阀明

第145章 名臣

加入书架
书名:
阀明
作者:
一凡石
本章字数:
4268
更新时间:
2025-07-01

采石矶大战,杨凡只在历史课文里面有过惊鸿一瞥,但此时在眼前这个虞家后裔唾沫横飞的讲述中,他了解到了更详细的战斗过程。

采石之战——古代三大渡江灭国战役之一。公元1161年,一代雄主完颜亮集结重兵六十万余万兵分西路南下,意欲一举灭亡南宋。

金国不宣而战,毫无防备的宋军兵败如山倒。开战仅仅一个月,宋军便接连丢失寿春、和州和瓜州等重镇。金军长驱首入,犹入无人之境。

此时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赵构才终于感到了害怕,甚至喊出要“遣散百官,浮海避难”的疯话。好在最后被主战派陈康伯等人拦了下来。

十一月初六,完颜亮率军抵达长江咽喉要道——采石矶。此时采石矶是南宋的最后一道关隘。如果这道关隘被突破,宋帝国基本就成了完颜亮的囊中之物。当初晋灭吴、隋灭南陈、宋灭南唐,也都是走的这条道。

完颜亮手握雄兵西十余万,光渡江部队就有足足十五万。而反观对岸的宋军,仅有区区一万八千余人。

更何况宋军等来的援军,也只是一个区区书生。

但这个书生名叫虞允文,是宋朝有名的“对金鹰派”。严格意义上来讲,虞允文不是什么援军。

他的任务只是犒劳军队。但因为当时的宋军将领畏首畏尾,士气全无,不敢全力作战。而且朝廷新任命的统制官李显忠居然也还没有赶到,所以他就把责任和指挥权都揽了过来。

如此大包大揽,虞允文也并非全无准备,他对此战的信心极大,都来自于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次日完颜亮发起进攻。无数的金军大船朝宋军袭来,为了这次水战。完颜亮花了整整3年时间打造战船,网罗各国造船人才。什么梭子船、百尺船、楼船,应有尽有。

宋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金军十倍、二十倍的往前冲,宋军只能眼睁睁的一点一点被人海吞噬。不到一个时辰,宋军就损失了一半的车船,江面上漂满了宋军的尸体。

金军击退宋军水师后船队刚一靠岸,士兵们便纷纷跳下去。宋军向金军发射出连绵不绝的箭雨,金军被一批批地钉死在沙滩上,但也只能稍稍延缓一下金军的攻势,

当金军士兵突破了宋军的防线,杀进宋军的大阵中,双方立马变为近身肉搏。

虞允文自觉时机到了,他一把夺过旗手的令旗,朝着江面猛挥舞三下。这时,让金军士兵终身难忘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宋军阵后突然传来一声声炮响,无数个炮弹腾空而起,在金军人潮头上半空炸开。

炮弹炸裂开来,散出一团团白色烟尘,这些烟尘进入他们的眼睛、耳朵和嘴巴,金军士兵顿时发出痛苦的哀嚎声。

这就是虞允文带来的第一个秘密武器——霹雳炮!

霹雳炮弹里装满了生石灰,触之者眼瞎、烧灼。

霹雳炮最适合应用在这种人马密集的战斗中,一炸便倒一大片!战局瞬间扭转,攻守易主,金军的进攻转变成宋军的一边倒屠杀。

不多时,采石渡口便躺满了金军的尸体。

完颜亮还想派援军继续强行登陆,但虞允文没有再给他机会。他挥动令旗,此前藏在芦苇荡中的“海鳅船”鱼贯而出。

“海鳅船”船头装有巨大的破甲矛,金军战船纷纷被撞入江底。一个时辰下来,金军的登陆部队被全部消灭,被围困的宋军水师也顺利归队。

被击退的完颜亮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回到大本营的他开始策划第二次进攻。这一次他做了一个大胆的改变,那就是从强攻变为夜袭。

待到第二天夜半时分,金军再次倾巢而出。这一次他们来势更猛,虞允文第一时间赶到前线,看着漆黑迷雾之中,黑压压一片的金军,但他却丝毫不慌。

只见他一声令下,江面上突然爆发出阵阵炮声。无数的黑球再次在金军的战船上空炸开,战场瞬间被照亮。金军的战船数量、位置,全部一清二楚。

这就是虞允文的第二个秘密武器——震天雷!

震天雷里装满了布、帛等易燃物,相当于一个照明弹。

就这样,在霹雳弹、震天雷、火箭和床弩的密集轰炸下,金军大败而归,完颜亮的渡江计划完全破产。

第二天,完颜亮便灰溜溜的撤走了!转战前往瓜洲,意图从那里渡江。但是他走到哪里,虞允文便会跟到哪里。瓜洲的兵力更强,完颜亮更无获胜的可能。

终于,久攻不下的金国内部爆发叛乱。留守东京(辽阳)的完颜雍篡位称帝,军心涣散的金军勒死了完颜亮,此后再无实力吞并宋朝!

纵观整场战役,虞允文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功臣。正是他的未雨绸缪和对军工技术的重视,才会有各类技术在关键时刻的惊艳表现。

一战以一万残兵打灭金军六十万大军,强行为南宋延续国祚近一百二十年!

虞允文故去之后,眉山仁寿虞家也世代保持影响力。其儿子、孙子、曾孙继续活跃在南宋朝堂之上。

到了南宋灭亡之后,元代“元诗西大家”“元儒西家”之一的虞集也是虞家子弟,著有《道园学古录》,主张朱陆合流,推动理学发展。

到了本朝,虞氏家族分支更多,在政治、军事、医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但遗憾的是,家族逐渐走向下坡路,大明王朝两百多年,虞家出过最风光之人,也仅仅是在嘉靖年间曾官至刑部尚书的虞守愚。

至于这个胖墩虞承文,自幼生平志向就是以家祖虞允文为榜样,也是同样爱好火药军器发明。

幼时便将府中《火攻要略》翻得脱线,青年时更因独自探索,炸飞了府中茅房,弄得满府金汁,被他父亲罚跪祠堂。

如此又是沉淀数年,对于刀枪棍棒、火铳大炮、甲胄、偏厢战车更是无一不精。

至此,杨凡也终于明白了为何陈士奇当时说虞承文是军器局大使的不二人选。

一夜畅聊之后,他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