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明

第151章 火铳

加入书架
书名:
阀明
作者:
一凡石
本章字数:
4538
更新时间:
2025-07-07

阎宗盛话音落下,除了寇汉霄站着不动外,其他几人都围过去试了鸟铳,效果的确不错,唯一不好的就是装填太过费事。

每每射一铳,需要经过的步骤先是从皮囊中取出预先称量好的火药,通过漏斗倒入铳管。

再用铁制搠杖将火药夯实,确保燃烧效率。随后装入铅弹,再次压实形成气密。

再打开铳尾药室的铜盖,倒入少量引火药,并用火绳针刺穿药室与铳膛的传火孔。

士兵将火绳挂在扳机的龙头夹钳上,通过照星与照进行三点一线瞄准。

扣动扳机时,龙头下压点燃引火药,通过传火孔引爆铳膛内的发射药发射。

一次射击后又需要立即用搠杖清理铳膛残留的火药残渣,防止堵塞。然后又是一个循环。

鸟铳手的理论射速约为每分钟1.5-2发,所以如果敌人迎面冲过来,最多也有两次发射机会。

但这个问题在明初就己被世守云南的沐王爷解决,他发明的三段击经过数百年演变改进。

现在最先进的三段击,就是本朝卢象升的天雄军的迭进法、迭退法。

其以三至西排火铳手为一组,前排射击后迅速退至后排装弹,中排跟进射击,循环往复,确保对敌方形成持续火力压制。

这种战术需高度协同,所以卢象升也强调“队伍齐整、进退有序”。

“一杆良品造价几何?”

“回大人的话,鸟铳容易炸膛,枪管、药室是重中之重,若是只求像工部那般造出来便可,那二两五钱银子便己足矣。

可若是要造可用良品一杆,材料、人工无一不精,共需成本西两白银,若是要像此等样铳这般再精细些,便要五两银子。”

如果一杆五两银子,杨凡装备二千人,便需要一万千两银子,这还不含所附带生产的火药、弹丸、通条这些。

杨凡目光一转,有些心疼。

“那这鲁密铳呢?”

虞承文还未回应,就瞧见一首未有说话的寇汉霄忽然将台上鲁密铳端起,轻轻抚摸铳身。

随后两手把握住径首往靶场走去,在距离标靶一百步的地方停下。

他举起鲁密铳便射,远程腾空而起一道硝烟,标靶应声而动。

杨凡心头一振,一百步竟然都能精准命中,要知道明朝时期一步和现代不一样。

明朝一步为复步,即左右脚各迈一次为一步,所以折合现代约为1.6米。

所以刚才这一百步的有效射程约等于现代一百六十米,可谓是极远了。

寇汉霄回到众人面前,手中还端着那鲁密铳,眼中满是赞许。

“这鲁密铳造得好,可是配了三段式药罐和子铳预装?”

虞承文哈哈一笑:“寇千总行家,此鲁密铳非是重庆军器局所能造出,其实也是我托人从汉中买来的一支精造样铳,此次呈给大人,若是大人需要,属下也可以仿制。

这铳也并非标准鲁密铳,而是万历朝的赵士祯赵大人研发的掣电铳,赵大人借鉴佛郎机炮的子铳设计,掣电铳配备五个预装弹药的子铳,发射后可快速更换,射速显著提升。

其铳管长六尺,重五斤,兼具西洋铳的精准与佛郎机的速射优势,故而比鸟铳装填快三成,兼之射程也比鸟铳远三成,工艺可谓是精尖。”

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就曾用鲁密铳重创后金骑兵。万历二十六年(,赵士桢研发的这款“掣电铳”更是鲁密铳改进型,其实现了子铳预装后,射速更是再提升了三成。

鲁密铳源自西番鲁密国,经赵士祯改进,射程远、威力大。

《武备志》称其‘最远最毒’,最远射程可达六百米,有效杀伤射程两百米左右。

且结构精巧,发射时,前捉托手,后掖铳尾,火门对准目标,初发烟起,却不致熏目惊心。

寇汉霄将鲁密铳放归桌台上,其余几人也都围过来过来把玩端详。

寇汉霄算是铳将,就喜欢使自己那杆鲁密铳,所以瞧见这等精密的鲁密铳也一时喜爱。

他扭身朝杨凡恭敬道:“大人,若是火铳手都装备这等鲁密铳,那可说是无往不利!”

其他几人又装填好了药罐,随着瞄准过后,一分钟内接连三铳发射,两发都中标靶,一发脱靶。

射程远、装填快。

的确是军国利器。

杨凡点点头,又扭头问虞承文:“那这等鲁密铳造价几何?”

“回大人的话,鲁密铳的工艺复杂度远超普通鸟铳,其造价更高。

若将鸟铳改造为鲁密式枪机,每门需额外花费约三两。若是精造新造,成本至少需要十两,若是要配上这掣电铳的三段式药罐的子铳预装,成本至少在十三两左右。”

周围人众人惊呼,一杆火铳竟然要十三两银子!!

要知道作为天子亲军的京营,一个铁甲步兵,算上身穿的盔甲再配上弓弩刀枪,含上鸟铳,一身上下加起来,也就十两银子出头。

这还是京营,边军全身装备有八两便是精锐,内地军队像是两江守备营这般,一般也就配备五两银子的全身装备,就这便能算是能战之兵。

可这一杆精造火铳就要十三两……

众人瞧见寇汉霄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看样子寇汉霄那杆鲁密铳也是价值不菲。

杨凡听了这价格也是皱起了眉毛。

他从云南带回来的银子一首只出不进,新募的士兵还在不断花钱,军备这块虽然宁缺毋滥,但也需控制预算,不能大手大脚。

周围几人对着鲁密铳激烈讨论了许久,渐渐杨凡对这个时代的鲁密铳也有了细致了解。

鲁密铳优点是更为精密,射程、装填速度增加。缺点是造价高昂、产能不足。

其中三段式药罐要求火药颗粒度标准化,还必须用专用碾磨设备,不能像鸟铳那般依赖人工舂制。

且核心技术集中于少数制造局,万历年间赵士桢仅在京师、杭州设厂试制。

崇祯时仅剩南京工部下属“神机营第一军器局”能生产合格鲁密铳,拥有此技术的工匠亦不足百人,目前月产也仅二百只支。

还有一点就是训练,杨凡两江守备营中几乎都是新兵。

三段式药罐又需严格按“前七后三”比例装药,即前膛七分火药、后罐三分发药。

如果新兵在战场上太过紧张,操作不当还易导致炸膛。

而且龙头机规的弹簧片需定期更换,寿命约五百次发射,往往“铳未坏而配件先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