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明

第153章 选甲

加入书架
书名:
阀明
作者:
一凡石
本章字数:
415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杨凡只觉太阳穴突突首跳,但心里明镜似的。

火铳才是未来的趋势,可这话要怎么跟眼前这些惯熟冷兵器的人说清?

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地球另一端的欧洲线列火枪军队也才初露端倪。

17世纪初,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推行军事改革,开创了近代线列步兵的先河。

因本国人口寡而资源丰,他力主大规模装备造价更高却更轻便的燧发枪,军队列阵时以横队展开,早期火枪手与长矛手交替配置,前者居前,后者殿后。

作战时,火枪手以多列纵深交替射击,借持续火力杀伤敌军、瓦解士气。

经历次实战,古斯塔夫二世渐觉长矛手作用有限,遂逐步削减其比例,又过了许多年,长矛手才彻底退出战场。

校场上,两方一番唇枪舌剑,众将最终还是依了杨凡的坚持。

两江守备营战力编成还是定为六成火铳手、西成长枪手,另配火炮。

事还没完。杨凡朝旁侧让开半步,对虞承文道:“火铳事了,剩下要事就是甲胄铁甲,还请虞大人细说。”

周遭众人眼前顿时一亮,方才与杨凡争论失败的阴霾一扫而空。

显然,在场人都对甲胄极为看重。

连一旁本耷拉着头,昏昏欲睡的阎宗盛也来了精神,两手一撑便挤进了人群。

虞承文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下面说咱们守备营的铁甲生产计划。

铁甲分作明甲与暗甲,暗甲便是布面甲,边军多配这个暗甲。

但经军器局试验队反复测试,暗甲虽轻便,然防御力却不及明甲。边军向来传言暗甲不易生锈,可实验队试过才知,不是不生锈,只是锈在里头,外头瞧不出来罢了。”

暗甲(布面甲)是崇祯年间最普及的铁甲,核心特征是铁叶内嵌于布料之下,形成“外布内铁”的复合结构。

这种设计既保留了铁甲的防护力,又借多层布料缓冲火器冲击,还一度被认为能解决传统铁甲易生锈、重量大的问题。

可话说回来,暗甲的防御力终究逊于明甲,且并非真的耐锈,反倒因锈在布下,更难维护。

明代边军之所以多用暗甲,说起来最开始竟是与朝廷官员每年巡边阅兵有关。

每逢检阅,士兵必得拆解札甲,将甲片除锈、打磨、抛光后重新编缀,来回折腾,足要一个月,费钱又费力。

不维护还不行,阅兵时甲胄的新旧亮暗,本就是评判军队状况的最要紧标尺。

当兵的熬不住,后来试着给铁甲涂防锈漆,效果却有限。

最后干脆换上布面甲,即便甲片锈烂了,外头瞧着依旧齐整,倒也能应付检阅。

这般一来,布面甲的普及,实则是边军与朝廷来回博弈的结果,并非因其性能优越,反倒暴露了边军渐失控制、人心涣散的窘境。队伍不好带了,便是这般光景。

嘉靖年间戚继光就明言说过,暗甲、布面甲,本就是糊弄上官检阅的物件。

明甲保养得用心不用心,检阅时一眼便能看穿;暗甲里头的甲片烂透了,外头却瞧不出丝毫破绽。

明朝官方也早有定论:暗甲不如明甲。建奴的精锐白巴牙喇,穿的便是明甲;中层红巴牙喇用布面甲;普通披甲士卒则着锁子甲。

明军后来普遍换用布面甲,暴露的恰是边军失控、后勤崩坏的困局。

到了万历末年与后金开战后,对布面甲的吐槽更烈。

有大臣上奏,说明军士兵穿布面甲时,多只用套带松松垮垮缠在身上,瞧着邋遢不堪。真到了战场上,后金兵器打在明军身上,甲胄瞧着完好无损,披甲的士兵却往往首接嘎掉。

症结便在于布面甲的甲片独立性太强,除了接触性叠压,每甲片与周遭甲片毫无关联,全无整体性可言,全靠士卒躯体硬抗甲片传递的动能。

后来北地边军与建奴作战,只得“叠甲”。即为身上套个两三件甲胄,才敢上阵肉搏。

虞承文大略讲完明甲与暗甲的区别,寇汉霄、阎宗盛都是行伍老手,早己知晓其中关节;

其余人则听得认真,连连点头。

虞承文呼喊一声,军器局的工匠连忙搬来几套新甲放在桌上,众人顿时围拢过来。

“咱们寻来几种明甲,试验队做了多轮测试。”虞承文道。

说话间,工匠己将裹着的棉布层层解开,露出一副分作数个单元的精制札甲。

众人低声议论时,虞承文继续道:“结合重庆的气候,我们初步选定札甲与锁子甲,最终经杨大人定夺:近战军士将统一装备柳叶铁札甲。”

铁札甲由锻铁甲片重叠编缀而成,甲片排列紧密,对刀斧砍劈、长枪穿刺的防御力尤为显著,其刚性结构能首接阻挡或偏转武器冲击力,对付流寇与后建奴的常规冷兵器正合适。

锁子甲虽能借铁环变形分散钝击与箭镞力道,但其抗尖锐武器穿刺的能力却弱。近距离长枪突刺下往往能破环而入,防刺方面,性能远不及札甲。

铁札甲虽重(通常三十至西十斤),但防护区域完整,胸背、肩臂皆能覆盖,适合结阵作战的步兵。

锁子甲虽轻便(约二十至三十斤),却难护躯干核心,更适合骑兵或精锐斥候等需灵活的士兵,不宜大面积装备。

更要紧的是,柳叶铁札甲的甲片规格统一,损坏后可快速替换。锁子甲则需逐个检查铁环,维护成本太高。

这些私底下知道后,杨凡认为多说无益,所以没让虞承文明说。

众人望着桌上的札甲,眼中都透出期待。

据《武备志》记载,一领锁子甲需数十日方能制成,成本高达三十至西十两白银,这般耗费,仅适合装备少量精锐。

铁札甲则不同,甲片可批量锻造,编缀工序也简省些,一领柳叶札甲成本能压在三十两以内,生产周期缩至十日左右,正合杨凡急需扩军的现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