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大唐第一帝

第160章 技术壁垒,越高越好

加入书架
书名:
朕乃大唐第一帝
作者:
楼顶望远
本章字数:
4512
更新时间:
2025-06-29

“殿下,所有的金属弹壳都回收了,一个不差。”

“丝绸包弹的编号、颗粒火药和粉末火药的数量也对的上。”

“比较难核查的是弹头的数量,前期使用滑膛枪的时候,因为后山发生过一次滑坡,有两箱铅弹和两组模具没找到。”

从一开始,李宽便对火器的管控采取了很严格的措施,倒查起来很是方便快速。

听过何不求的汇报,他觉得有些奇怪。

“真的没人动过火器的主意?”

不应该啊,以老头子的那种性格,就算是表面上不说,暗地里也会去查的。

难道真跟许敬宗说的那样,百骑司的探子渗透不进来?

反正他是不信的。

组织的再严密,人本身就是最大的漏洞,五百护卫、小西百的研究人员,再加上后山做其他事情的人,加一块都超过一千了,怎么可能没有老头子收买的人?

何不求道,“殿下其实不需要担心弹药和火药配方的流失。

小人不敢保证绝对的万无一失,不过就算是把成品弹药和火药配方给到其他人,他们也不可能制造出足以当做推进药使用的火药。”

“您知道的,未经提纯处理的原料根本无法做到精确配比。”

李宽点点头,“话虽如此,但技术壁垒这种东西设置的越高越好。”

“好了,你先回去吧,尽快把雷酸汞的敏感度降低,彻底淘汰掉外部点火装置,火器上的技术壁垒才算真正建立起来了。”

技术的流失和扩散不可怕,只要技术壁垒设置的够高,后来者就难以追赶。

技术的复杂度越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扩散流失的风险就越低,安全性就越高。

这套设计在科学技术大爆发的年代只能称之为专利护城河,别人想要超越不容易,但抄袭模仿上的追赶很容易。

可在这个时代,它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没有一整套的基础理论、大量基础实验和生产经验的积累编织成的庞大网络,别人即便是偷到李宽的技术,最终也只能建成一座一推就倒的空中楼阁......

李宽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老头子去建这样一座空中楼阁。

他又找来了接触过火器的程星宇和张顺和。

他很好奇,这两人明明是老头子的眼线,难道就没有给老头子透漏过口风。

一番试探下来,他发现,二人真的没有给老头子打过小报告,也没有与王府之外的人提起过火器的事情。

闻乐的一举一动也有人盯着,没有任何的异动。

这种情况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和人之间真的存在无条件的信任吗?

这种接近哲学范畴的问题让他毫无头绪。

苏定方一路上都是心神不宁,磨磨唧唧耗到第二日早上才到了别院。

李宽跟他说了兵部调兵到长安戍卫的事,他悬着的心才放回肚子里。

“殿下,臣准备一下,三日后便出发!”

有兵部的调令,他就不怕了。

“等等,本王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办。”

李宽的语气十分正式,“此事关乎大唐国运,乃至于未来百年的大格局,容不得半点差错!”

苏定方还未放稳的心立即悬了起来。

认识楚王几个月,他还是第一次见楚王如此的正式。

到底是何要事,能让楚王如此郑重?

“本王发明了一种可以改变当下战场力量平衡,颠覆战争方式的全新武器。”

“本王需要你将这种武器亲手交到皇帝手中,在没有得到皇帝同意之前,你不可告知任何人,如有违背,本王亲自将你枭首!”

听他说的更严重了,苏定方干脆一躬到底,“殿下,臣以全家老小二十七口之性命保证,臣可信!”

李宽满意点头,将他扶起,“你随本王来,你将会亲眼见证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苏定方忐忑的跟着李宽来到后山的靶场。

何不求己经将换好新枪管和枪机的火绳枪准备好了。

前装火绳枪,没有膛线,用的还是加料的粉末火药,其作战效能可想而知。

很多人有个不算误区的误区,觉得滑膛枪的精度很差。

首观感受上来说,这种认识没有错,但这是在滑膛枪和枪弹引入标准化生产工艺前的情况,等到加工精度提升上来,标准化生产的滑膛枪和弹药配合,在有效射程内的精度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少比非专业的步弓手射箭准的多。

所谓排队枪毙战术,实质上是对单兵火力不足的补充,而不是枪打得不够准。

不过李宽给苏定方展示的这两把枪的作战效能实在不敢恭维。

三十米人形靶,命中率不到三成,能击穿皮甲,但靶子换上官军常用的文山铠、明光铠之类的重型甲胄,除非命中薄弱的连接处,否则也就是打个小坑罢了。

“殿下,这......”

观看了几十次的射击效果,苏定方欲言又止。

他还以为楚王拿出来的会是什么神兵利器,结果就这?

除了声音大点,能吓唬住敌人,还不如弓手好用呢!

李宽冷声道,“怎么?觉得它没什么用?”

苏定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点头不是,摇头也不是。

李宽道,“发射药可以改进,经过计算,它的最佳打击效果可以做到在二十步外击穿明光铠!”

“技术上的事情你不懂,你只要记住,它能发挥出多大的威力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一个从未接触过它的士兵,哪怕是一个未经任何训练的农夫,只要能拿得动它,只需要三天时间学习,就能拿着它在十步以内轻易放倒一头野猪。”

“如果再用三到五天的时间让士兵学会编队齐射,不需要多,只要三千名火枪手编队,便可以无惧任何敌人!”

“三到五天!"苏定方瞬间打起精神来,“殿下,使用它真的只需要三到五天?!”

这个时间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

培养一个专业的步弓手,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就算是培养一个近战的长枪兵也需要最少一个月的时间!

选兵也是个高成本的事情,必须是青壮人口,大唐一共才有多少青壮?

都去打仗,谁来种地?

如果真如楚王所言,是个人,只要拿的动枪,稍加训练便能形成战斗力......这种武器的意义可就不一般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