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第119章 应急改革的“暗礁”与林轩的“借势”

加入书架
书名:
汉东棋局,我为祁同伟执牛耳!
作者:
爱吃开花白糕的余皇
本章字数:
6622
更新时间:
2025-05-25

“祁书记,您是说,有人在针对‘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这件事,做文章?”林轩在电话那头,声音平静,似乎早己料到会有此一劫。

祁同伟嗯了一声,语气凝重:“没错。最近部里内外,出现了一些奇谈怪论,对我们的改革方案,指手画脚,甚至对我本人,也有些不好的传言。”

“我怀疑,这背后,有高人指点,绝非宋老那些不成气候的余孽所能为。”

林轩沉吟片刻,道:“祁书记,您还记得,我们之前分析过的,京城那位‘曾老’吗?”

祁同伟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这次的麻烦,是他搞出来的?”

“八九不离十。”林轩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曾老此人,城府极深,手段也远比宋老高明。他不会像宋老那样,与我们硬碰硬,而是更喜欢在暗中布局,借力打力,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他的圈套。”

“这次,他选择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这个节骨眼上发难,目的,恐怕不仅仅是想干扰我们的改革,更深层次的,是想借此机会,试探您的深浅,也试探中央对您的态度,甚至,是想将您,纳入他的掌控之中。”

祁同伟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他没想到,这位看似与世无争的曾老,竟然有如此深沉的算计和如此庞大的野心。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祁同伟有些焦急地问道,“这项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因为这些干扰,而中途夭折,或者偏离了方向,那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

林轩安慰道:“祁书记,不必过虑。曾老虽然老谋深算,但他也并非无懈可击。”

“他最大的弱点,就在于,他过于自信,也过于迷信自己的权谋和影响力,而往往忽略了民心向背和时代潮流。”

“‘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符合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正确方向,更是深得民心,大势所趋。”

“只要我们牢牢抓住这个‘势’,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和利用,就一定能够粉碎曾老的阴谋,将改革,顺利推向前进。”

祁同伟精神一振:“林轩,你快说说,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

林轩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祁书记,曾老不是喜欢在暗中布局,借力打力吗?那我们就干脆,将计就计,也来一招‘借势而为,顺水推舟’。”

“首先,对于那些针对改革方案的所谓‘质疑’和‘杂音’,我们不必急于反驳和澄清。”

“相反,我们还要表现出‘从善如流’,‘广纳谏言’的姿态,主动将这些‘质疑’和‘杂音’,都收集起来,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分析’。”

“然后,我们可以组织一次更高规格,也更具权威性的专家论证会,邀请那些真正有水平,有良知,在国内外应急管理领域,都享有盛誉的顶级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在论证会上,我们要将那些所谓的‘质疑’和‘杂音’,都摆到台面上,让真正的专家,来辨别真伪,明辨是非。”

“我相信,在事实和真理面前,那些别有用心的谎言和谬论,一定会不攻自破。”

祁同伟听得连连点头:“好主意!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那些负面影响,更能借此机会,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改革方案,使其更加科学,更加严谨,也更具可操作性。”

林轩继续道:“祁书记,这还不够。”

“我们还要想办法,将曾老那些隐藏在幕后的‘小动作’,都巧妙地‘暴露’在阳光之下,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据我了解,曾老在京城,虽然影响力巨大,但他也并非一手遮天。在中央高层,同样也有一些真正有担当,有远见,对曾老的某些做法,心存不满的领导。”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将曾老暗中干扰改革,培植私人势力,甚至企图挑战中央权威的某些‘蛛丝马迹’,‘不经意’地,透露给这些领导。”

“我相信,这些领导在了解了真实情况后,一定会对曾老的行为,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制衡和敲打。”

祁同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妙啊!林轩,你这一招‘借刀杀人,敲山震虎’,实在是太解气了!”

“如此一来,曾老必然会投鼠忌器,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林轩微笑道:“祁书记,对付曾老这种级别的对手,我们既要有勇,更要有谋。”

“我们要让他明白,时代变了,他那套陈旧的权谋和把戏,己经行不通了。”

“在真正的人民利益和国家大义面前,任何形式的阴谋诡计,都注定要失败!”

在林轩的精心策划下,一场围绕“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京城,悄然打响。

祁同伟首先以极高的姿态,宣布将对原有的改革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完善”,并公开邀请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

这一举动,赢得了舆论的普遍好评,也让那些原本准备看祁同伟笑话的人,大跌眼镜。

紧接着,一场由内务部牵头,多个国家部委共同参与,数十位国内外顶级应急管理专家云集的高规格论证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在论证会上,祁同伟亲自将那些针对改革方案的“质疑”和“杂音”,一一摆上台面,与专家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辨析。

经过数天激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祁同伟主持制定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方案”,总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符合中国国情,也顺应了国际应急管理发展的趋势,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对于那些所谓的“质疑”和“杂音”,专家们也逐条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和澄清,指出了其在理论上的荒谬和实践中的危害。

这场论证会,通过各大主流媒体,向全国进行了全程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那些曾经散布谣言,攻击改革的所谓“大V”和“公知”,在事实和真理面前,哑口无言,狼狈不堪,其公信力,也因此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祁同伟,则凭借着他坦荡的胸怀,务实的作风,以及对改革事业的坚定执着,赢得了更多人的敬佩和支持。

与此同时,林轩也通过一些高度机密的渠道,将曾老暗中培植私人势力,插手重要人事安排,甚至试图影响国家重大决策的某些“证据”,巧妙地传递到了中央几位核心领导的手中。

这些领导,在得知曾老的这些“小动作”后,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内心,却都对曾老的行为,产生了高度的警惕和不满。

他们开始在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场合,有意无意地,对曾老的某些“提议”和“想法”,进行“善意”的提醒和“委婉”的纠正。

曾老很快就察觉到,自己周围的政治空气,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他发现,自己以往那些无往不利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似乎正在悄然减弱。

而祁同伟,则像一匹挣脱了缰绳的烈马,在他原本认为可以掌控的棋局上,纵横驰骋,势不可挡。

曾老的心中,第一次,对祁同伟和林轩,产生了一丝真正的忌惮。

他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遇到真正的对手了。

这两个年轻人,远比他想象的,要更难缠,也更可怕。

他原本想借“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这件事,来敲打祁同伟,掌控祁同伟的计划,不仅彻底落空,反而还暴露了自己的某些底牌,引起了中央高层的警惕,可谓是得不偿失。

“看来,是我小看他们了。”曾老在书房里,对着棋盘,长长地叹了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复杂和不甘。

但他并没有就此认输。

他知道,京城的这盘棋,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还有其他的棋子,可以动用。

他还有更长远的布局,需要完成。

他只是需要,暂时蛰伏,等待更好的时机,再与祁同伟和林轩,一决高下。

而祁同伟,则在林轩的助力下,成功地化解了这次危机,并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顺利地推向了深入。

这项改革的成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应急管理能力,也进一步巩固了祁同伟在内务部的领导地位,为他未来的政治生涯,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林轩,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再次展现了他作为顶级谋士的卓越智慧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他用他的“阳谋”和“大势”,成功地破解了曾老的“阴谋”和“暗算”,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人的敬佩和尊重。

然而,林轩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和懈怠。

他知道,曾老这样的对手,绝不会轻易放弃。

京城的暗流,依然汹涌。

新的博弈,也随时可能开始。

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因为,他肩负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辱,更是祁同伟的信任,是汉东改革的成果,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他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继续乘风破浪,勇往首前,书写属于他自己的,更加辉煌,也更加不朽的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