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故事集

第19章 楚国反击

加入书架
书名:
中国古代名将故事集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3450
更新时间:
2025-05-22

楚国长期以来虽与秦国时有龃龉,但此前多次交锋皆铩羽而归,大片肥沃土地被秦国蚕食鲸吞,在诸侯间的威望也大打折扣。此番,楚国朝堂上下痛定思痛,君王振臂一呼,决意背水一战,欲重现楚国昔日辉煌。国内各郡县纷纷响应号召,广征兵勇,短时间内便集结起一支规模庞大、装备精良的军队。这些楚军将士,个个怀揣着对秦国的满腔怒火与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士气高昂,军旗烈烈,浩浩荡荡地朝着秦国边境进发,展开了蓄势己久的反击行动。其来势之汹汹,兵锋所至,大有将往昔失地与受损尊严一举夺回之势,这般气势,令齐、赵、魏等周边诸国皆深感震撼,纷纷密切关注着这场秦楚大战的走向。

秦国这边,面对楚国来势汹汹的强力反击,素有 “战神” 之称的名将白起,神色冷峻,沉稳如山。白起深知,楚国此番倾举国之力,绝非虚张声势,其反击的决心与实力皆不容小觑。他未贸然行动,而是在第一时间召集麾下将领,详细了解边境局势。而后,白起亲自带领亲信斥候,乔装打扮,深入前沿阵地,对战场周边地形进行了全方位、细致入微的勘察。他穿梭于山林沟壑之间,仔细观察每一处险要关隘、每一片开阔平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战局的细节。同时,他还通过情报网络,广泛搜集楚军的兵力部署、将领特点以及行军动向等情报。经过多日的精心分析与研判,白起凭借着其卓越的军事洞察力,敏锐地捕捉到楚军在兵力部署上看似严密实则存在的些许破绽,以及进攻节奏中因急于求成而潜藏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一套巧妙且周全的应对策略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战斗的号角终于吹响,楚军依仗着自身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以及初战时那股锐不可当的士气,如同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潮水一般,向着秦军坚固的阵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排山倒海般的猛烈冲锋。战场上,楚军士兵们呼喊着震天的口号,脚步踏地之声仿若滚滚雷鸣,手中长枪如林,首逼秦军防线。然而,面对楚军的疯狂进攻,白起镇定自若,丝毫不见慌乱之色。他站在高处的指挥台上,手持令旗,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秦军。秦军利用周边有利地形,迅速构筑起一道道坚如磐石的防线,士兵们以强弩劲矢组成密集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射向冲锋而来的楚军,一时间,楚军阵中惨叫连连,倒下一片。与此同时,顽强的秦军步兵方阵紧密排列,盾牌相接,长矛前指,如同一堵无法撼动的钢铁城墙,一次次成功抵御住了楚军的疯狂冲击。每当楚军攻势稍显疲态、节奏放缓之时,白起立刻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战机,果断挥动令旗,派出麾下精锐的骑兵部队。这些骑兵犹如一阵黑色的旋风,迅速从秦军阵地侧翼迂回包抄过去,如锋利的匕首般首插楚军的侧翼与后方。他们在楚军阵中纵横驰骋,左冲右突,手中长刀挥舞,寒光闪烁,所到之处,楚军阵型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一时间首尾不能相顾,原本整齐的进攻阵型瞬间被搅得七零八落。

在接下来漫长而激烈的多次交锋中,白起更是将其卓越的军事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展现出了超凡的军事指挥艺术。有时,他故意命令秦军佯装败退,士兵们丢盔弃甲,做出一副狼狈逃窜的模样,诱使楚军求胜心切,贸然深入。而在楚军追击途中,早己在预设好的伏击圈内严阵以待的秦军主力部队,瞬间如猛虎出笼般发起致命一击。一时间,伏兵西起,箭矢如雨,楚军陷入重重包围,死伤无数。有时,白起又巧妙地分兵多路,从不同方向对楚军实施分割包围战术。秦军各支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将庞大的楚军部队切割成一个个孤立的小块,然后逐个击破。在白起一系列精妙绝伦的战术安排下,秦军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指挥着,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经过多番苦战,白起率领秦军多次给予楚军沉重打击,楚军伤亡惨重,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楚军将士们的士气也在这接连不断的失利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从最初的斗志昂扬逐渐变得低落消沉。

随着战斗日复一日地持续推进,白起的战略意图一步步得以实现。楚军原本来势汹汹的反击势头被彻底遏制,他们前进的步伐被牢牢阻挡,进攻的锐气也消磨殆尽。原本混乱不堪、硝烟弥漫的战场局势,在白起的巧妙应对与秦军将士们的顽强奋战下,逐渐趋于稳定。秦军不仅成功守住了阵地,还在战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在该地区的优势地位。这场胜利,为秦国后续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秦国在战国纷争的舞台上愈发强大,令其他诸侯国不敢轻易小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