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故事集
首页 > 历史小说 > 中国古代名将故事集

中国古代名将故事集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历史
89.55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主角: 陈庆之等
作者:苦丁茶2024 更新至:第12章 镇边疆苏定方智退敌 传兵法育桃李满园 更新时间:2025-07-07 14:17:29
更新时间:2025-07-07 14:17:29
89.55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本书还有其他名称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286章节)

简介

中国古代名将灿若星河。孙武著《孙子兵法》,为军事学奠基,率三万兵入郢创造奇迹;白起一生 70 余战无败绩,长平之战坑杀赵军 45 万;韩信 “多多益善”,助刘邦奠定西汉基业;卫青七战七捷,收复河朔等地;李靖为唐开疆拓土,战功赫赫 。

第1章 寒门少年

永明二年春,细密如丝的江南烟雨,裹挟着新泥那股清新又带着些许质朴的芬芳,悠悠然漫过义兴郡国山县的每一寸土地。县城边缘,一座临河而建的竹楼内,新生命诞生的啼哭打破了屋内的宁静。接生婆双手稳稳抱着襁褓,低头看向襁褓中眉眼清俊的婴儿,微微摇了摇头,轻声叹道:“模样倒是周正,可惜不是将门虎子,往后怕是难有大出息。” 谁都没料到,这个出身寒门的婴孩,多年之后,竟会以一袭染血白袍的傲然之姿,震惊整个南朝大地。

陈家祖祖辈辈皆是耕读传家的普通庶族,父亲陈邕在县衙谋了个书吏的差事,那点微薄俸禄,勉强能让一家人不饿肚子,可若想再有点余钱购置书籍,就着实艰难了。每年省吃俭用,也仅够换来半卷竹简。即便如此,陈邕坚信 “书中自有千钟粟” 的道理,在自家茅屋东墙,特意隔出半间狭小书房。窗棂破旧漏风,他便找来一块旧青布,仔细缝制成布帘,用以遮挡。每逢初一、十五,父子俩天不亮就起身,踏着朦胧晨雾,一路赶往县城的书肆。在那里,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积攒许久的铜钱递给书肆老板,换回来的往往是油墨尚未干透、偶有残损的书卷,可父子俩却视若珍宝,满心欢喜地捧回家。

八岁那年的寒食节,陈庆之如往常一般,迫不及待地翻看着父亲刚带回来的《孙子兵法》残卷。不经意间,他发现书页夹缝中,夹着半页破损严重的《白起传》。那一夜,昏黄的烛火在屋内摇曳闪烁,少年趴在简陋的书案上,手中握着炭笔,一笔一划,在粗糙的麻纸上认真描摹着 “料敌如神,出奇无穷” 八个字。正沉浸其中,忽然,窗外竹林传来一阵簌簌响动。陈庆之猛地抬起头,心 “砰砰” 首跳,他点亮一盏破旧灯笼,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查看。月光如水,穿透竹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一片片斑驳光影,恍惚间,少年竟好似看到万马奔腾的壮阔沙场,喊杀声、马蹄声仿若就在耳边。他下意识地攥紧手中竹简,掌心早己沁出层层汗渍,晕染在青简之上,留下一片片深色痕迹。

转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倾盆而下,肆意冲刷着大地。陈家茅屋后院那本就破旧不堪的土墙,终究没能扛住这股力量,轰然倒塌。雨停之后,陈庆之跟着父亲去清理废墟,准备修缮。在一堆残砖碎瓦中,他意外发现了一枚锈迹斑斑的青铜箭簇。少年如获至宝,双眼放光,赶忙将箭簇擦拭干净,用一根细绳仔细系在腰间。此后,每日清晨,他对着家中那面有些模糊的铜镜,依照书上记载的阵前礼仪,一招一式认真演练。有一天午后,烈日高悬,陈庆之想起《吴起兵法》中 “治兵如治水” 的理论,灵机一动,喊来同村的几个孩童,带着他们来到村边溪流旁。众人齐心协力,用石块、树枝在溪流中搭建起简易堤坝。没想到,这看似孩童的游戏之举,竟真的发挥了作用,成功用分流之法化解了下游农田的水患。此事在村里迅速传开,就连县学里颇有学问的夫子,都特意赶来查看。夫子站在溪边,看着浑身沾满泥浆、满脸兴奋的陈庆之,捋着胡须,眼中满是赞赏,感叹道:“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时光匆匆,陈庆之迎来了十五岁生辰。一家人简单吃了顿长寿面,算是庆祝。饭后,陈庆之在父亲的旧书箱底部,翻出一本前朝名将檀道济所著的《三十六策》抄本。他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当看到 “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这句话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好奇地放下书卷,快步走到门口。只见一队身着朱衣的驿卒,骑着高头大马,扬鞭策马,疾驰而过。驿铃在暮色中清脆作响,渐行渐远。少年倚着门框,目光久久凝望远去的烟尘,心中那颗蛰伏多年、渴望建功立业的种子,在这的江南春雨里,终于破土而出,鼓足劲儿向着未知的朝堂与战场,奋力伸展出发芽的渴望。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