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故事集

第39章 白起的谋划

加入书架
书名:
中国古代名将故事集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3246
更新时间:
2025-05-28

长平战场上,狂风呼啸,军旗烈烈作响。白起,这位在秦国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名将,身披厚重的黑色战甲,屹立于一处高耸的山巅之上。他那深邃而锐利的双眸,仿若寒夜中的鹰隼,冷峻且专注地俯瞰着广袤无垠的长平大地,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地形起伏与战略要点。

在白起的心中,这场即将全面爆发的秦赵之战,无疑是决定天下局势走向的关键一役。他深深知晓,此次与赵军的正面交锋,其结果将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的涟漪足以影响整个战国的战略版图。为了实现彻底歼灭赵军这一宏伟且艰巨的目标,白起己连续多日未合眼,日夜思索,殚精竭虑,全身心投入到防线的精心布局之中。

此刻,在他有条不紊的指挥下,秦国的士兵们犹如训练有素的机器,迅速而有序地行动着。一批批臂力惊人、箭术精湛的强弩手,背负着沉重的强弩,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艰难攀爬,最终抵达那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岗之上。他们熟练地将强弩架好,密密麻麻地排列开来,弩箭在日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每一张强弩的箭头,都精准地指向赵军可能突围逃窜的各个方向,仿佛一张无形却致命的大网,己然悄然张开。这些强弩手组成的火力网,堪称战场上的绞肉机,一旦发动,将给予试图突围的赵军以毁灭性打击。

而在防线的最前沿,是秦国最为精锐的步兵方阵。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戈,盾牌相互交错,紧密相连,宛如一道由钢铁与血肉铸就的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这些步兵,个个目光坚毅,面容冷峻,久经沙场的磨砺让他们散发出一种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他们的存在,不仅是阻挡赵军正面冲锋的坚实屏障,更是给予后方士兵以强大信心的定海神针。

与此同时,秦国的骑兵部队也在白起的巧妙部署下,迅速向两翼展开。这些骑兵胯下皆是膘肥体壮的战马,骑士们身披轻甲,手持长刀,在阳光的照耀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矫健与威武。他们犹如潜伏在暗处的猎豹,随时准备凭借着骑兵独有的机动性与冲击力,如闪电般对赵军进行包抄和追击,将陷入困境的赵军彻底围歼。

白起站在高处,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的防线逐渐成型,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放松与自得。他十分清楚,成功消灭赵军仅仅只是这场战争的第一步,而更为重要且深远的,是如何妥善处理战后的复杂局势,以及如何从长远角度为秦国的战略利益谋划布局。他明白,历经这场惨烈的大战之后,赵国必然会遭受重创,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往日的强盛。然而,周边的其他诸侯国,如齐国、楚国、魏国等,绝不会对秦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的巨大胜利坐视不管。他们必然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担心秦国势力的过度膨胀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从而极有可能联合起来,趁秦国在战争中损耗兵力、国力之时,对秦国发动突然袭击。

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白起在全力以赴布置防线、力求全歼赵军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战略警觉,预留了一部分精锐兵力作为预备队。这部分兵力被妥善安置在防线后方一处隐秘且交通便利的山谷之中,时刻处于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无论是来自赵军的垂死挣扎,还是其他诸侯国的突然干预。

白起早己在心中绘制好了一幅宏伟的战后蓝图。他计划在成功战胜赵军之后,迅速派遣得力将领率领军队,对占领区域进行全面而有效的管控,稳定当地的社会秩序。他深知,民心的向背对于巩固占领成果至关重要。因此,他会下令对当地百姓采取安抚政策,开仓放粮,救济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民众,让他们感受到秦国的仁慈与关怀。同时,他将组织人员对赵国遗留下来的各类资源,包括粮食、兵器、马匹以及各类战略物资等,进行系统的清查与整理,逐步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秦国强大的战争储备,进一步充实秦国的国力,为秦国日后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白起的心中,这场长平之战,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军事较量,更是秦国迈向统一霸业征程中的关键一环。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精心布局,谋定而后动,力求在这场战争中实现军事胜利与战略利益的最大化,为秦国的未来开辟出一条光明而广阔的道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