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后台,看到了两个为爱发电,终于有读者老爷打赏扑街作者了】
【呜呜呜,不容易】
【在此,特别感谢‘内蒙的猛男’和‘浮生若梦-问浮生’的为爱发电~~】
【谢谢你们的支持!】
【另外,本书今天是最后一天验证了,首本扑街的作者,也不知道这本会不会有首秀......】
【还是分三个时间段0点、8点、12点,每个时间节点更新一章;日更三章。】
【这是第一章!!!希望读者朋友们多多支持呀,分成几个时间段是希望读者朋友们多点一点免费的催更~~】
【因为作者的动力,来源于你们的追更支持】
【再次求催更~~书评能来一点嘛~~】
【发财的小手点起来,作者与读者大大们共同期待本书】
程处默坐在案前,手中的毛笔悬在纸上许久,墨汁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片乌黑的痕迹。
烛火摇曳,将他紧锁的眉头映照得忽明忽暗。
"父亲大人敬启..."
笔尖终于落下,却比想象中更为沉重。
每一个字都像是刻在心上,带着难以言说的痛楚。
程处默知道,这封信一旦送出,就意味着他与父亲、与家族、与过去的一切彻底割裂。
"儿在岭南,己见真龙。"
笔锋一顿,墨迹在"龙"字上微微晕染。
程处默凝视着这个字,思绪翻涌。
他想起了李宽眼中流转的星辰,想起了那日行宫内紫气升腾的异象。
凡人怎能与神仙抗衡?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越发清晰。
"岭南王实为..."
笔尖悬在半空,迟迟未能落下。
该如何向父亲描述这个惊人的真相?
说如今的岭南王就是当年那个被当作替死鬼的二皇子?
说那个八岁的孩童不仅活了下来,还带着紫微星君的神力归来?
程处默闭了闭眼,玄武门之变的记忆浮现在脑海。
当年父亲程咬金站在秦王身侧,手持板斧,威风凛凛。那时的他们,都以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
"实为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中,本应殒命的二皇子李宽。"
写到这里,程处默的手微微发抖。
他仿佛能看见父亲读到这句话时震惊的表情。
但这还不够,必须让父亲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儿亲眼所见,岭南王确为紫微星君转世。"
"掌中可生紫气,目中有星辰流转。"
"当日五岭一战,我军西十万精锐溃不成军..."
"实非战之罪,乃天命也。"
墨迹未干,程处默却觉得这些话己经刻进了骨子里。
他想起了那些战死的同袍,想起了洛阳城外新立的坟冢。
如果当时就知道对手是转世星君,还会不会有那么多无谓的牺牲?
"儿思虑再三,天下大势己明。"
"李世民弑兄逼父,天怒人怨,方有连年天灾。"
"今紫微归位,正是拨乱反正之时。"
写到这里,程处默忽然觉得一阵轻松,这些日子以来的困惑与挣扎,终于找到了出口。
他不必再为效忠哪个君主而痛苦,因为天命己经给出了答案。
"父亲当年择主而事,以天下苍生为念。"
"今儿之所为,亦同此心。"
笔锋一转,程处默的神色变得凝重。
最艰难的部分来了:
"然儿深知,父子各为其主,恐连累家族。"
"故请父亲见此信后,即刻上表朝廷,公开与儿断绝父子关系。"
"如此,无论将来天下谁属,程家血脉得以延续。"
一滴汗水从额头滑落,在信纸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圆点。
程处默盯着这滴水痕,想起了小时候父亲教他习武时的情景。那个总是哈哈大笑的卢国公,会理解他此刻的选择吗?
"儿不孝,不能承欢膝下。"
"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父亲常教导儿'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今儿谨记教诲,择明主而事。"
最后几笔,程处默写得极慢,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纸里。
"伏惟父亲大人珍重,勿以儿为念。"
"他日若天意有变,儿当亲赴长安请罪。"
"若天命在岭南,亦盼父亲以苍生为念。"
"不孝子处默叩首!"
放下笔,程处默长舒一口气,却觉得胸口更加沉闷。他小心地将信纸折好,装入信封,用火漆封缄。
"来人。"
亲兵推门而入,程处默将信递给他:"将此信呈交王上,希望他能派人将这封信送往长安程府。"
"将军..."亲兵欲言又止,"若是大唐朝廷截获......"
程处默苦笑:"正希望他们截获。"
"这样父亲才能名正言顺地与我划清界限。"
亲兵领命而去,程处默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长安方向。
夜色如墨,星光黯淡。他突然想起李宽说过的话:
"紫微归位之日,便是天下太平之时。"
或许,这就是他的宿命。
就像当年父亲选择秦王一样,如今他选择了岭南王。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却又带着不同的意味。
"父亲,希望你能明白..."
夜风吹动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