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莹月首到躺在床上,也没想明白今天是怎么回事。自己精心准备了晚餐,又暗讽了沈清澜,可是沈清澜怎么凭借一句照料梧桐树,就抵过了一切?
她不知道的是,这棵梧桐树,是当年沈清澜的母亲和父亲一起,亲手种下的。沈清澜的母亲很喜欢梧桐树,她觉得梧桐是灵树,有凤来栖,寓意着祥瑞与安宁。每至夏日,满院的梧桐枝叶繁茂,翠影婆娑,微风拂过,沙沙作响,似是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年轻时的沈清澜的母亲,总爱坐在梧桐树下,手持书卷,轻吟诗词,那宁静温婉的模样,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深深刻在了沈耀祖的心底。
不得不说,沈耀祖是个很好的男人,他一生只娶了沈清澜母亲一位夫人,没有续弦、小妾和通房。父亲对母亲的深情,是沈清澜前世临死前回京才知道的。逃回家中躲避的她,误入了父亲书房的暗室,那里有很多母亲的画像和用过的东西,有几幅画的边缘,都被反复的起了毛边,一把母亲用过的檀木梳子,被盘的油亮。她那时才明白,父亲之所以不愿回家,也不愿与她多有接触,就是因为她长的太像她的母亲,父亲睹物思人,看到她,就会想起曾经的母亲。所以父亲选择了逃避,但也恰恰是这种逃避,给沈清澜的童年留下了深深地遗憾。
前世,沈耀祖归家那日,沈清澜高兴地很,为父亲在外寻了一套徽州的墨宝,献给父亲时,沈莹月说起了南方洪涝一事,百姓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又借机说起她这套墨宝的价格。相较之下,她便成了那个养在闺阁中好看却不中用的花瓶,挥金如土却不知民生疾苦。父亲看向她的眼神里,写满了失望,哥哥们也对她嗤之以鼻。所以,这一世,沈清澜没有再去寻什么宝贝,她只是默默地照料起了父亲院里的梧桐树。每每到这里,她就会想起父亲密室内的那些母亲的画像,多么明艳动人的女子,柔情似水,眼眸里却透着一股子坚毅。这个给予她生命的人,却没能陪伴她成长,想来,母亲也一定是很遗憾的吧。这一世的她,深深地明白一件事,什么都没有真情来的重要。
梧桐树下。
沈耀祖愣愣的看着院内的梧桐树失神,甚至不曾察觉沈清澜的到来。
“父亲。”沈清澜轻声呼唤。
“母亲虽己仙逝,然此树乃是她留给我们的念想。女儿自当竭力护持,让此树岁岁花开,以寄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也希望父亲不要太过执拗,母亲泉下有知,定希望一家和睦,您平安喜乐。”
沈耀祖回过神来,神情动容的看着这个女儿:“澜儿,你有此心,你母亲泉下有知,定当欣慰无比。这些年来,我每每离家之时,都会挂怀此树,幸而有你。之前,为父对你多有亏欠,日后,为父定常回家陪你们,同你们和你们母亲一起,守护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