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第24章 兄弟托付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2856
更新时间:
2025-05-28

乾清宫丹陛前的铜鹤香炉青烟几近断绝,唯有檐角铜铃在北风中发出幽咽的声响。殿内二十西盏羊角宫灯皆蒙着素纱,烛火在镂空云龙纹灯罩间摇曳,将朱漆蟠龙柱的阴影投在金砖地面,恍若游动的蛟龙。药香与血腥味裹挟着浓重的艾草气息,自寝殿深处漫出,熏得守在廊下的宦官们眼眶发红。

朱由校斜倚在金丝楠木龙榻上,明黄色云锦被面滑落至胸口,露出嶙峋锁骨。太医局新进的千年老参熬成的汤药还冒着热气,却驱不散他唇上的青灰。往日能执墨斗在梁柱间穿梭如燕的双手,此刻枯瘦如柴,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他望着蟠龙藻井,那里还留着自己少年时偷偷刻画的榫卯纹样,恍惚间竟不知今夕何夕。

当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朱由校猛地睁开眼,琉璃珠帘晃动间,他看见朱由检青袍上沾着雪粒,玉带扣上还凝结着冰碴。这个总在文华殿苦读到深夜的弟弟,眼下形容比自己更显憔悴,两鬓竟生出几缕白发。回忆如潮水涌来 —— 那年先帝崩逝,十二岁的自己被推上皇位,是七岁的由检攥着他的衣角,在灵前哭得昏天黑地。

“由检,快过来。” 朱由校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磨过楠木,他挣扎着要起身,却牵动了肋下伤口,闷哼一声跌回枕上。当弟弟的手覆上来时,他下意识收紧手指,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双手曾为自己临摹《鲁班经》,曾在御花园偷偷为他藏匿木工器具,此刻却带着帝王家少有的温度。

“来,吾弟当为尧舜。” 这句话在喉间反复咀嚼了半月,此刻说出口却比雕琢象牙还艰难。滚烫的泪水砸在朱由检手背上,恍惚间他又看见十年前,自己带着弟弟在西苑冰嬉,由检不慎落水,也是这般紧紧抓着他的衣袍。殿外北风呼啸,将窗棂纸刮得簌簌作响,仿佛大明江山在历史的洪流中摇摇欲坠。

朱由检扑通跪倒,龙袍下摆铺陈在金砖上如血色蔓延:“皇兄放心,弟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他俯身时,朱由校瞥见其发间藏着的孝簪 —— 原来弟弟仍在为母亲守孝。记忆突然闪回先帝殡天时,兄弟俩蜷缩在乾清宫角落,由检颤抖着为他系好冕旒的模样。此刻他却要把整个江山的重担,压在这个比自己更瘦弱的肩膀上。

檀木匣开启时,发出一声沉闷的叹息。鎏金刻花墨斗、犀角裁纸刀、紫檀刨子...... 每一件都裹着细绸,连最不起眼的凿子都用银丝缠了柄。“记得那年中秋,你用这把刻刀,给我刻了只会转动翅膀的玉兔。” 朱由校的指尖抚过刀刃缺口,那是为了给弟弟削糖葫芦,不小心崩了口,“这些物件,望你好生保管,见物如见兄。”

朱由检抱着木匣的手微微发抖,匣底压着的《髹饰录》残卷露出一角,那是他们兄弟最珍贵的回忆。那年瞒着群臣,二人在御花园搭起工棚,一起钻研漆器工艺,由检负责调配漆色,他则设计纹样。泪水滴在墨斗的朱砂线上,晕开一片暗红,恰似大明江山浸透血泪。

“由检,还有一事万不可忘。” 朱由校突然抓住弟弟的手腕,枯槁的指甲几乎掐进肉里,“魏忠贤及其党羽祸乱朝纲己久,务必尽早铲除,整顿朝纲,还我大明一个清明!” 他想起三年前杨涟弹劾魏忠贤的血疏,想起苏州百姓为周顺昌鸣冤的哭声,喉间泛起腥甜。

朱由检郑重地将木匣贴在心口,那里藏着先帝遗诏:“匡复社稷,惟尔是赖”。殿外突然传来晨钟,撞碎了漫漫长夜。他俯身亲吻兄长手背,感受到那层薄皮下跳动的微弱脉搏,如同风中残烛。这一刻,兄弟之情与家国重任在心头翻涌,化作沉甸甸的承诺。

在这凝结着血泪与期望的乾清宫内,一场生死离别,一次沉重的托付,不仅承载着兄弟间的深情,更关乎着大明王朝的未来。血色残阳穿透云层,将朱墙金瓦染成暗红,恰似帝国最后的余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