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第5章 宫廷风云变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2750
更新时间:
2025-06-07

元符三年(1100 年)正月,铅云低垂,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细雪掠过汴京宫墙,如刀刃般刮擦着琉璃瓦当。往日庄严肃穆的北宋宫廷,此刻却弥漫着压抑而混乱的气息。太极殿内,年仅二十五岁的哲宗皇帝骤然崩逝,这位正值盛年的君主未留下任何子嗣,只余下空荡荡的龙榻与未竟的朝政。这一噩耗如惊雷炸响,打破了宫廷表面的平静,原本有条不紊的宫廷秩序瞬间土崩瓦解。

宫人们面色惶急,脚步匆匆地奔走在九曲回廊间传递消息,脚步声与慌乱的低语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凝重地聚集在垂拱殿外,交头接耳间皆是焦虑与不安。整个宫廷仿佛被阴霾笼罩,人心惶惶,就连廊下悬挂的铜铃也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似在为王朝的未来哀鸣。

按照自古以来的惯例,皇位的继承人需从哲宗的兄弟中择选。朝堂之上,一场激烈的权力博弈就此展开。宰相章惇身着紫袍,腰悬玉带,目光如炬地立于群臣之首,言辞犀利地主张:“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依祖制礼仪,当立与哲宗同母的简王赵似即位。” 他双手抱笏,字字铿锵,将简王赵似与哲宗血脉至亲、继承大统名正言顺的道理娓娓道来,试图说服在场众人。他深知,在这动荡时刻,一个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对稳定朝局至关重要。

然而,垂帘摄政的皇太后向氏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考量。向太后端坐在垂拱殿后的凤座之上,明黄的珠帘微微晃动,透过珠帘,她眼神中透着威严与坚定。她缓缓扫视着下方争执的群臣,凤冠上的东珠随着动作轻轻摇曳,良久,她开口了,声音虽不高亢,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神宗诸子皆朕之子,皆有承继大统之资格。申王虽为长子,然眼疾缠身,难以肩负治理天下之重任。” 说到此处,她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柔和,“端王赵佶聪慧过人,举止风雅,平日对我关怀备至,晨昏定省从不间断。每逢佳节,必亲制书画相赠,孝心可鉴。” 想起赵佶的孝顺体贴,向太后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如此佳儿,堪当大任。” 正因如此,向太后力排众议,坚持主张立端王赵佶为帝。

章惇听闻向太后的主张,心中焦急万分,他毫不退缩,一步上前,袍袖翻飞间,大声反对道:“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这短短几字,如重锤般砸在殿内,首接而尖锐地指出了赵佶性格上的致命弱点,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阵波澜。他额头青筋暴起,双目圆睁,死死盯着向太后,试图让这位掌权者回心转意。他深知,若让性格轻佻的赵佶登上皇位,沉迷书画玩乐,恐将荒废朝政,给国家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但向太后早己心意己决,她微微皱眉,神色不悦。

此时,大臣曾布、许将和蔡卞纷纷站出。曾布整了整官服,恭敬地向向太后行礼,朗声道:“太后圣明,端王仁德兼备,必能开创盛世。” 许将与蔡卞也随声附和,阐述立赵佶为帝的理由,与章惇据理力争。一时间,朝堂上争论声此起彼伏,气氛剑拔弩张,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局势错综复杂。

最终,在向太后的强势扶持下,赵佶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缓缓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北宋的第八位皇帝,次年改元 “建中靖国”。登基大典上,礼乐齐鸣,群臣朝拜,然而表面的繁华之下,暗流涌动。这场宫廷风云暂时落下帷幕,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章惇被贬谪出京,而赵佶的统治,将北宋推向了一个充满未知的方向。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赵佶的命运,将他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也为北宋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迷雾,带来了诸多未知与不确定性,北宋的命运也由此悄然发生了转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