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146章评价与建议

加入书架
书名: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作者:
洪荒世界的尽头
本章字数:
4280
更新时间:
2025-06-29

“我们讨论的是,在战士的生命和任何可能的条条框框之间,哪个更重要?!”

“我们讨论的是,在绝对的绝望和哪怕带着巨大风险的一线生机之间,该选哪个?!”

“我的结论是:昌平没有错!陈朝阳没有错!宋文清没有错!马先生也没有错!”

“他们在绝境中,用尽了一切能想到、能做到、能拼凑的手段,去回应前线的呼救!

去履行‘救人为先’的责任!他们交上来的,不是一份完美的科学答卷,而是一份‘绝地求生’的战报!一份在废墟里寻找生机的血书!”

罗重文斩钉截铁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因此,决议如下:

1. 昌平报告标注 【甲级·后勤应急范例】,核心摘要(含陈朝阳预警原文与本次处置的因果关系、关键数据及宋、马的技术背书)由罗重文亲自审定,首送军委总后勤部及相关最高首长案头。

2. 立即协调山东,东北等大蒜主产区,为昌平秋播预留出品质最优的蒜种,全力支持“金蒜”项目的后续研发。

3. 再抽调两名经验丰富的药理及化学专家,三日内进驻昌平小汤山实验室,“协助宋文清同志稳定基础工艺,目标非速成,而在夯实根基,为未来可能的应用积累可靠数据。”

4. 责成钱思明同志负责,立刻组织一个精干的中西医结合观察小组,随下一批补给前往南方部队!

任务:在‘谨慎试用’的前提下,追踪记录‘伏龙肝’在寒性腹泻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无论好坏),所有条件收集样本,并同步整理相关古籍文献及民间经验!

形成一份战时实用性的初步评估报告。不神化,不否定,用前线战士的生命体验和实际效果来说话!”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钱思明和周维汉:“钱教授,周教授,这个观察小组,就拜托你们两位共同牵头!

一个代表现代医学的观察与记录,一个代表对传统经验的梳理与求证!我要的是客观、严谨、及时的报告!

为的不是争论对错,而是为了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绝症,我们能多一点准备,多一点依据!”

钱思明重重地点头,眼中闪烁着使命感的光芒。

周维汉教授虽然眉头依然微蹙,带着对“泥土入药”的本能不适,但在罗重文明确的任务要求和“用事实说话”的框架下,也缓缓地点了头,这至少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符合科学精神的方案。

“另外,”罗重文的目光最后落在赵伟身上,语气缓和但不容置疑,“赵伟同志,军需部立刻清点,从其他非紧急方向,挤出一批最基础的止泻药、消毒粉,哪怕数量不多,也要以最快速度发往南方!

昌平送去了‘可能’,我们后方,也要竭尽所能,送去一点‘确定’的支援!”

赵伟站起身,挺首腰板:“是!罗书记!我马上去办!” 之前的质疑和焦灼,在罗重文清晰的决断和更重的责任面前,化为了执行命令的坚决。

会议结束。当众人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时,罗重文独自留在烟雾尚未散尽的会议室里。

他重新坐下,铺开一份专用的信笺,提笔蘸墨。笔尖悬停片刻,随即落下刚劲有力的字迹:

致昌平县委并转陈朝阳、宋文清、马先生及全体参与支援行动的同志们:

惊悉南方前线疫病危局,感同身受!欣闻你县临危受命,举全县之力,融科技之芒、采古法之慧、聚民心之诚,于七十二小时内制成‘金蒜’、‘伏龙肝’等救急物资火速南运!

此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之精神典范,展现了新区人民与我军官兵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赤诚之心!

你部半年前之预警,今日以血火验证其深谋远虑;你部当下之应对,更显临危不乱、勇于担当!

所报‘粗提浓缩’、‘土方慎用’之策,乃实事求是、救人为先之果敢决断!

望密切追踪前线使用反馈,总结经验,戒慎恐惧,为后续工作夯实根基。

此役,昌平非一县之力,实为我部我军在极端困境中自力更生、创新求存意志与智慧之缩影!特予嘉勉!望戒骄戒躁,发扬此精神,为革命事业再立新功!

—— 华北局 罗重文(签名/印章)

一九西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这封嘉勉电,通过加急渠道,飞向昌平。它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压力下的肯定和宝贵的喘息机会。

然而,在罗重文心中,对昌平、尤其是对陈朝阳的评价,远不止于这一纸嘉奖。

他铺开另一份专用信笺,写下了仅供极少数核心领导人参阅的绝密附录,标题为:

《关于昌平县委书记陈朝阳同志在南方疫病危机中表现的评价与建议》

(内容摘要)

陈朝阳同志在此次应对南方前线XX部队突发严重疫病危机的行动中,展现出极其稀缺且复合的后勤统帅核心素质:

1. 卓越的战略预判力:其半年前提交的《南下作战卫生防疫风险报告》(原文附后),精准预警疟疾、痢疾、水土不服等非战斗减员风险,非事后诸葛,具有显著前瞻价值。

2. 非凡的危机决断力:在资源枯竭、时间紧迫、常规手段失效的绝境下,敢于顶住压力,支持并全力保障宋文清提出的高风险“粗提浓缩”方案,将实验室雏形技术以最快速度转化为战场应急物资,责任担当溢于言表。

3. 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在72小时极限时间内,高效串联科研(宋文清)、生产(郑春秋/张文杰)、基层动员(许明远)、传统医学(马先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拆灶献土),构建起一条涉及多领域、调动全县之力的应急生命线,组织协调能力极为出色。

4. 务实的创新能力:不拘泥于现代医药教条或传统偏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兼容并蓄“土法科技”与“验方智慧”,在绝境中创造性地开拓出可用手段,思路开阔,方法灵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