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147章 秋收前的危机

加入书架
书名: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作者:
洪荒世界的尽头
本章字数:
4382
更新时间:
2025-06-29

建议:陈朝阳同志的经历、能力、魄力及其在基层实践中展现的复合素质,堪称我军后勤战线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未来若面临更大规模、环境更复杂(如高寒、跨国境、强敌立体封锁)之战争后勤保障重任,陈朝阳同志应列为负责人之首要考察对象。

其此次在昌平的极限应对,可视为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后勤组织保障能力一次成功的‘高压测试’,其表现堪称‘合格’以上。

宜持续关注其成长,适时委以更重之担。

这封绝密附录,连同会议的决议和那份沉甸甸的昌平报告,最终被装入标有【绝密·亲启】的档案袋。

它像一块沉默的基石,被悄然安放在通往未来更宏大、也更残酷战场的历史坐标上。

昌平这个夏天混合着汗、泪、硝烟与浓烈蒜味的悲壮努力,以及这场高层会议上关于“科学”、“经验”与“生存”的激烈碰撞,都在这份档案里,成为了一个名字通往历史性使命的、无可辩驳的注脚。

时间悄然滑入1949年9月昌平大地,己然换了人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醉人的甜香。

这是汗水和土地共同酿造的醇酒,是新生的共和国即将诞生前,大地献上的第一份厚礼。万亩新垦的土地上,景象醉人:

红薯地里 墨绿的藤蔓下,垄起的土包裂开缝隙,露出里面得几乎要涨破皮的紫红块茎,像大地悄悄藏起的珍宝。

土豆田里植株开始枯黄,但扒开松软的泥土,一串串大小匀称、沾着新鲜泥巴的土豆便滚落出来,沉甸甸的收获感令人踏实。

水稻田里那是一片金黄麦浪,在秋风中起伏,穗头低垂!

棉田雪白的棉桃次第炸开,己然快到了收获的季节。

县广播站的高音喇叭里,《南泥湾》的旋律欢快流淌,与田间地头传来的号子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昌平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喜悦之中。

然而县委办公室,气氛却并非全然轻松。

陈朝阳放下手中一份刚刚译出的加密电报,电报来自南方,署名李毅:

“老陈:‘金蒜’、‘伏龙肝’己到。味冲效猛,粗粝如沙,然确能止血退热、缓泻救急!卫生员言,此乃绝境甘霖!谢昌平拆灶砸锅、倾家荡产之情!减员之势稍遏,然疫魔未绝,奎宁磺胺仍缺如星火…盼后续支援,救兄弟于水火!”

短短数语,陈朝阳仿佛能看到南方闷热丛林里,战士们涂抹着气味刺鼻的浓缩液、吞咽着土褐色粉末的场景,也能感受到李毅字里行间那份沉重如山的感激和依旧焦灼的期盼。

“拆灶砸锅…倾家荡产…”他低声重复,心头五味杂陈。昌平的努力得到了前线最珍贵的认可——它确实在救命!

“书记!”“首长!”许明远和徐卫华几乎同时推门闯入,两人脸上密布的阴云,瞬间冲散了许明远身上带来的麦穗清香和徐卫华裹挟的秋日凉意。

“明远,卫华,坐。”陈朝阳示意,将电报小心锁入抽屉,“看你们这脸色,丰收的锣鼓还没敲响,‘恶客’倒先登门了?”

许明远将一份揉得有些皱的报告放在桌上:“陈书记,靠山的张家洼、黑山峪、柳沟村,这几天连续有老乡报告,夜里听到地里‘轰隆’响,还有野兽嚎叫。起初以为是零星野猪,但昨晚…张家洼老刘家那三亩上好的红薯地,遭了大殃!”

“走!去看看!”陈朝阳霍然起身。

张家洼村外,红薯地。

眼前的景象令人窒息。昨日还生机勃勃的田垄,此刻满目疮痍!

大片的薯藤被连根拱起、粗暴地撕扯得支离破碎,出的红薯坑坑洼洼,或被啃噬大半,或被踩踏成泥,混合着汁液的泥土散发出甜腥气。

地面仿佛被巨大的犁无序地翻过,遍布深达半尺的狰狞蹄印和恐怖的拱坑,新鲜的黄土翻涌在外,像大地的伤口。

几个老农瘫坐在田埂上,望着被糟蹋的心血,捶胸顿足,浑浊的老泪无声滑落。

一个半大孩子死死攥着半个残留着巨大、狰狞齿痕的红薯,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茫然。

徐卫华伏低身体,指尖精准地测量着最大的蹄印深度和间距,又捻起一撮翻出的湿土在鼻尖嗅了嗅。

他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声音低沉而紧绷:

“首长,明远同志!情况糟透了!看这蹄印的分布密度、冲击深度…绝不止小股流窜!这是一个超过二十头的野猪群!而且,”

他指向几处异常深陷、前端带着明显向前掘进划痕的蹄印,声音更冷,“有头猪!体型绝对骇人,这獠牙刮蹭的痕迹,深得像犁头开沟!”

他首起身,环视这片被暴力蹂躏的田地,下结论道:“这不是觅食,是有组织的扫荡!专挑薯类块茎下手,又快又狠!它们是在跟我们抢粮!”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残酷的判断,远处黑黝黝的山林深处,蓦地传来几声沉闷、悠长、充满野性与挑衅意味的嚎叫,穿透秋日的空气,让在场所有人脊背发凉。

陈朝阳沉默地伫立在这片狼藉之中。丰收的画卷被粗暴地撕开,露出底下残酷的现实。他缓缓弯腰,捡起一块仅剩残渣的红薯,冰冷的泥土和残留的汁液粘在手上。

他五指猛地收拢,指节因用力而惨白。这不是骚扰,这是对昌平军民数月来开荒、播种、挥汗如雨所有心血的赤裸裸的掠夺与践踏!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扫过悲愤的村民、神情严峻的许明远和徐卫华,最后投向远处金黄与翠绿交织的丰收田野,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钢铁意志:

“粮食!是乡亲们熬过寒冬的命根子!是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底气!野猪,必须打!而且要狠狠地打,打出水平,打出威风!”

他倏然转向徐卫华,字字千钧:

“卫华同志!这不仅仅是一场保粮战!这更是检验我们这几个月来,民兵训练成果的实战考场!我要看到:

靶场上打出十环的手,在野猪獠牙扑到眼前时,能不能稳如磐石?

工兵操练挖出的战壕沟壑,能不能变成困死这些畜生的天罗地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