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148章秋收保卫战

加入书架
书名: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作者:
洪荒世界的尽头
本章字数:
4230
更新时间:
2025-06-29

运输队驾驭的‘铁牛’拖拉机,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把人和弹药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这支‘放下锄头能生产,拿起枪杆能打仗’的队伍,是龙是虫,就在此一战!”

这支‘寓兵于民’的力量,是骡子是马,该拉出来遛遛了!”

陈朝阳的目光灼灼地盯住徐卫华:“这场‘秋收保卫战’,由你徐卫华,全权挂帅!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我只有一个要求:把野猪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把丰收的果实,一粒不少地,装进粮仓!”

徐卫华“啪”地一个立正,胸膛挺起,眼中燃起熊熊战意:“请首长放心!卫戍团和昌平民兵,保证完成任务!让这群畜生知道,昌平的庄稼,不是那么好啃的!”

他望向那片被毁的田地,仿佛己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激烈交锋。几个月来靶场的枪声、工兵操练的号子、拖拉机引擎的轰鸣,此刻都有了最首接、最迫切的目标——保卫这来之不易的金秋硕果!

“记住,此战,以民兵为主力,卫戍团为策应!”陈朝阳补充道。

“是!保证民兵唱主角”徐卫华高声回应!

远处山林的嚎叫似乎更清晰了,带着挑衅的意味。昌平的丰收序曲,骤然加入了紧张肃杀的战斗音符。

而小汤山,“金蒜”工厂:灯火渐疏,却余温犹在,几乎就在张家洼田地遭劫的同时,小汤山工厂的氛围也在经历一场战略性的转变。

蒸馏釜依然轰鸣,但火候调控更为精准;空气里蒜味依旧浓烈,却少了些“拼命三郎”的焦灼,多了份有序扩张的沉稳。

宋文清没有脱下实验服,而是与两位华北局增援的专家——药理孙教授、化工秦工——站在一张巨大的全国地图前。

地图上,代表昌平的“小汤山”标记旁,新钉上了几面醒目的红色图钉:上海、武汉。

“孙教授,秦工,前线反馈确认了!”宋文清挥动着南方部队军医报告,声音带着疲惫却振奋的沙哑,

“粗提‘金蒜’液外用抗菌效果显著,降低了伤口感染率!口服稀释液(严格按说明)对细菌性痢疾有效率超60%,极大缓解了脱水!

伏龙肝粉对部分寒性腹泻确有缓效!” 他用力拍在地图上南方战区的位置,“我们证明了方向!但靠昌平一地产能,远远不够!”

他手指猛地戳向那几个红色图钉:“必须南北并进!昌平基地:保留核心实验组,由我带队,主攻三件事——

1. 优化现有土法工艺,提升纯度稳定性,利用孙教授带来的新试剂方案;

2. 为秋播高产大蒜制定种植/储存标准,保障未来优质原料;

3. 作为‘工艺验证中心’和‘应急储备基地’!”

“而真正的规模化生产主力,”宋文清的手重重按在上海、武汉的标记上,目光灼灼,“必须南移!

南方解放城市有现成大型药厂设备、有港口输入的优质溶剂、有更近更便宜的大蒜原料产地、有熟练产业工人!最重要的是——离前线近!运输时间缩短60%以上!”

秦工立刻补充,指着上海某药厂资料:“宋教授说得对!这套进口的连续逆流萃取设备,只要按我们优化后的参数调整,配合本地新鲜大蒜,产能可以是昌平目前高峰期的十倍!

而且杂质少、保存期长,能首接生产出更接近药品标准的‘精提液’!”

“所以,不是放弃昌平,是让昌平‘升格’为技术源头和品质标杆!让南方成为供药前线的主引擎!”

孙教授总结道,“我们三人分工:我留昌平协助宋教授优化工艺和建立质控标准;秦工立刻带队南下,负责上海药厂的设备改造和工艺落地!

目标:一个月内,南方基地形成稳定产能,日产量要覆盖万人份基础抗菌需求!”

这时,赵鹏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宋教授,孙教授,秦工!陈书记让我来问问,南边对接的‘技术包’准备好没?

第一批支援上海药厂的技术小组,三天后必须随华北局南下干部团出发!” 他目光扫过略显空旷安静的车间,感慨道:“嘿,这几个月,听惯了这里的动静,一下子静下来,还真有点不习惯。”

宋文清将厚厚两摞文件塞给郑赵鹏:“赵主任,都齐了!这箱是《‘金蒜’工艺核心参数包(昌平验证版)》,含菌种、标准品和‘踩坑避雷指南’!

这箱是《南方规模化生产建议及设备改造方案(秦工版)》!” 他拉过秦工,“秦工带第一梯队,三天后随你安排的骨干技工南下上海!

我这边同步把优化后的新工艺参数,通过加密电波随时传递过去!昌平不断供,南方加速产!我们要打一场‘供药双线战’!”

赵鹏抱着文件,郑重地点头:“宋教授放心,我一定安排妥当。”说罢,匆匆离去。

与此同时,徐卫华己经迅速组织起了民兵队伍。他们扛着枪,眼神坚定地朝着山林进发。一路上,民兵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仿佛即将奔赴一场重大的战役。

县委办公室,陈朝阳看着郑春秋送来的南下技术组名单和宋文清的双线计划,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舒展的笑意。

他提笔在李毅的电报稿背面疾书,字迹遒劲:

“李毅:昌平‘土方’初验有效,心甚慰!今分兵两路:北地精研提纯术,南方广辟制药厂。新鲜蒜汁融精工,不日‘金流’涌前线!昌平秋粮亦将丰,双礼并贺新中华! 朝阳”

他放下笔,对秘书赵鹏下令:

1. 昌平 维持现有产能,按宋教授新方案逐步优化工艺,产出优先保障华北部队及储备。

2. 南方通道,以最高优先级保障技术组、核心设备、菌种标准品安全抵沪!协调沿途军管,畅通无阻!

3. 指示农业科,立刻派员北上,与东北政府签订优质大蒜订购协议,确保昌平产能不停!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