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 日,夜里丑时。
借着微弱的月光,赵云骑着马,带领着 2000 名身着木甲的士兵,在黑夜中悄然潜行。
在他们身后 5 公里处,大批大乾军民兵队伍也正缓缓跟进,渐渐靠近西城常山军骑兵军营。
这座军营与北城门的军营并无二致,都如同纸糊一般,仅起到警戒作用。
毕竟常山军既无法抽调大量兵力围城。
人手不足,也不能只派少量士兵 。
形同送菜。
而且常山军人马有限,分兵容易被各个击破。
因此只分别派出五百骑兵,在北城门和西城门附近游弋,监视大乾军,防止其逃走。
赵云率领的 2000 将士,就这样悄悄逼近了常山军营。
当抵达合适位置后。
赵云下令:“全军分为 4 队,每队 500 人,从东南西北西个方位将敌军包围。”
“抵达位置后,歇息半个时辰。今夜寅时三刻,一起发起进攻。目标敌军马匹,务必全力阻击敌军,不让其逃走!”
众位将领齐声应道:“是!”
随后便各自带领队伍,朝着不同方向慢慢潜行而去。
赵云则带着自己的首属部队留在原地,同时派传令兵前往后方,通知民兵大军原地休息,待前方部队与敌军交手后,立即赶来支援。
之后,众人便静静等待着时辰的到来。
与此同时,邹乾也带着大乾骁骑团,悄悄摸到了城北常山军骑兵军营附近,让士兵们稍作休息,等待约定时间。
之所以选择统一时间行动,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
然而巧合的是,常山郡此时也有五千人绕了个大圈来到南城门,准备在内应协助下从南门攻进城中。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赵云抬头望向天空,判断时辰己到,一声令下:“进攻!”
便一马当先,朝着敌军军营冲去。
瞭望塔上的士兵发现动静,高声喝问:“什么人?”
回应他的却是一轮密集箭雨。
几十支利箭如蝗虫般飞射而来,刹那间,士兵身中数箭,重重地倒了下去。
巡营士卒们反应过来,纷纷举盾防御,并敲响锣鼓示警。
然而,这一声锣鼓却引来了西面八方更为密集的鼓声。
大批大乾军士兵从各个方向涌出,迅速包围军营并冲入其中。
数公里外,一条 “火红长龙” 也突然出现。
那是举着火把的民兵大军,正快速朝着常山军骑兵军营奔袭而来。
常山军韩校尉此时才惊觉己方被围,连忙下令:“上马上马!冲出包围!”
可他刚翻身上马,正西面的拒马桩便被打开,大批大乾军士兵蜂拥而入。
为首的是一位骑着高头大马、身披白甲、手持长枪的英武将领。
只见他在常山军中左冲右突,短短几分钟,便有十几人倒在他的枪下。
韩校尉瞬间意识到这是敌军中的重要将领,顿时起了取下其首级的念头,随即在几个亲兵护卫下,朝着这位将领冲杀过去。
短短几分钟内,整个军营中常山军与大乾军便混战在一起,战斗异常激烈。
虽然大乾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他们多是邹乾麾下的二线部队,战斗力有限。
士兵们身上的甲胄五花八门,大多是木甲或用布片拼凑而成,只有从一线部队选拔的 200 多名军官身着皮甲。
反观常山军骑兵,作为军中精锐,大多身着皮甲。
只是因为半夜遭袭,部分士兵来不及披甲。
因此,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有的常山军士兵试图骑马突围,刚上马就被大乾军士兵一枪挑落;
也有少数人成功上马,在营地中策马狂奔。
一时间,整个军营杀声震天,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