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犁地
钱旭带着威风来到田边,父亲和大哥已经犁了好几亩地。春日的阳光下,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收获如何?”钱旭问道。
“稻田已经全部翻耕完毕,收获了约莫三公斤的泥鳅。”钱峰指着胶桶说,“都是好货。”
桶里的黄鳝有拇指粗细,最大的能有两个手指并起来那么粗,在阳光下油光发亮。
“老弟,快来,又有一条大的!”钱父的喊声传来。
一条比拇指还粗的黄鳝被扔了过来,钱旭连忙接住放进桶里。威风在一旁兴奋地摇着尾巴,时不时用鼻子嗅着桶里的黄鳝。
田边的小蒜长势不错,威风总能找到最好的地方,然后等着钱旭去挖。这条德牧现在肩高七十二,体长八十一,比普通德牧都要大一圈,是钱旭的得力助手。
中午收工时,钱父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把买的稻谷和玉米种子给我,趁着这两天天气好,得抓紧时间播种。”
“好。”钱旭点头应下。种子他早就准备好了,就放在家里的仓库里。
“这批泥鳅我们自个儿吃了吧,难得有这么多。”钱峰提议道。
“等田都犁完了再说,”钱旭笑着说,“多了可以卖点,现在黄鳝的价钱不错。”
回到家,钱旭将小蒜交给巧云,又按她的要求上楼去拿腊肉。二楼窗口还挂着二十二条腊肉,三条火腿,加起来近三百斤。
这些腊肉经过精心腌制,表面干净得连一丝霉菌都看不到,切开后的横截面红白相间,油脂均匀分布。
“天热了得挪到楼下去。”钱旭自言自语着,挑了一条小的下楼。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腊肉上,映出一层油亮的光泽。
“巧云,来把这腊肉炒一下。”钱旭将腊肉递给妻子,目光温柔地看着她忙碌的身影。
巧云接过腊肉,熟练地将其切成薄片。刀刃与砧板相击,发出清脆的声响。她动作利落地将切好的肉片放入已经烧热的锅中,“滋滋”的声响立即在厨房里回荡。
浓郁的香味在热油的激发下愈发,肥肉在高温中变得半透明,瘦肉则愈发红亮。巧云的手腕轻抖,锅铲翻动间,腊肉的香气四溢。
“小蒜切好了吗?”钱旭探头问道,眼睛紧盯着锅中翻炒的腊肉。
“早就准备好了。”巧云将切好的小蒜倒入锅中,快速翻炒两下。蒜香瞬间与腊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垂涎的味道。
“好香啊!”晓霞站在厨房门口,小鼻子动了动,眼睛亮晶晶的。她踮着脚尖想看清锅里的情况,却因为个子太小而看不到。
钱旭笑着走过去,一把将女儿抱起来:“马上就能吃了,再等一下下。”
饭菜上桌,钱旭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腊肉外焦里嫩,咬一口满口留香。“这味道绝了,”他赞叹道,“小蒜的香味和腊肉简直是绝配。”
“爸爸,我也要。”晓霞举着小勺子,有些笨拙地往嘴里送。
“来,爸爸喂你。”钱旭接过碗,耐心地一口一口喂着女儿。看着女儿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他脸上笑开了花。
吃完饭后,钱旭坐在院子里晒了会太阳。春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照在身上格外舒服。院子里的老柳树抽出了新芽,绿意盎然。
半小时后,他起身进屋,从柜子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种子。这些种子是他特意从省农研院买来的良种,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爸,这是我买的种子。”钱旭将种子拿到祖屋递给父亲。
钱父接过种子,仔细查看包装上的说明,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突然,他的眼睛瞪大了:“这…这亩产能有一千斤?”
“是啊,”钱旭笑着解释道,“这可是省农研院的良种,只要按时施肥打药,产量不会差。”
“真要是能产这么多,咱们以后年年都买这种子。”钱父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声音都有些颤抖。
“对啊,这些地算下来就能收八千斤粮食。”钱母也兴奋地说道,脸上露出憧憬的神色。
“福州那边的农民都在用这种子,效果确实不错。”钱峰适时走进院子,补充道。
下午,钱旭跟着父亲去田里犁地。春日的田野上,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大黄牛迈着稳健的步伐,拉着犁在田里缓缓前行。
“爸,我来试试。”钱旭接过犁把,握紧了手中的缰绳。
大黄牛似乎感受到了新主人的力道,依旧稳步向前。犁铧在土地中划出一道道整齐的沟壑,泥土被均匀地翻起,露出下层的黑土。
“这牛真好使。”钱旭由衷感慨道。他能感受到大黄牛的力量,也能体会到父亲平日里劳作的辛苦。
犁完一块田,钱父接过犁把,继续干活。。
钱旭坐在田坎上休息,威风蹲在他身边,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这条忠实的狗一直是他的好伙伴,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山上。
“老弟,今天运气不好,就抓到一条黄鳝。”钱峰提着木桶走过来,脸上带着些许遗憾。
“旱田本来就少见黄鳝,能抓到一条已经不错了。”钱旭并不在意地笑道。
回家路上,仨伙计研究开工计划。夕阳西下,给田野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第二天一早,钱旭完成晨练,徐波勇已经带着五个工人来到了绿柳村。
那些个工人都是附近村子里的老实人。
钱旭开始分配工作,让徐波勇带人打地基,其他人则跟着上山砍树。他仔细交代道:“除了我特意留下的,手臂粗细以下的树都可以砍了。”
心里盘算着,二十斤人参种子需要二十多亩地,这片林子的面积和环境都很合适。柴油锯的轰鸣声在山间回荡,小树一棵棵倒下。
“钱老板,这锯子真快。”有工人羡慕地说。钱旭笑着将柴油锯借给他们试用,看着他们熟练地操作起来。
两个小时后,钱旭下山查看建房进度。徐波勇他们已经按图纸放好了线,正在挖地基。
“钱老板,你看这样行不行?”徐波勇指着地基的位置问道。
钱旭拿尺子仔细量了量,满意地点头:“不错,就按这个来。”
“屋顶用木头还是钢结构?”徐波勇又问。
“就用木头吧,钢结构运输太麻烦。”钱旭考虑了一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