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龙珠碎片的力量,天眼得了九成。
吸收上古真龙残余的神力后,天眼似乎又觉醒了些许,变得愈发玄妙。
此时,眉心淡金色竖纹神辉流转,映照周身。
体内每一根最细微的隐脉和穴窍,无不纤毫毕现。
周易本以为自已浑身的经脉已然尽数打通。
不料还有这么多细微的隐脉藏于小宇宙深处。
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
那些微不可察的隐脉,犹如天经地纬,密密麻麻,遍布整个内天地。
隐脉与主脉相连的节点,有无数穴窍暗藏,如诸天星辰般罗列。
这些穴窍,黯淡无光。
周易隐隐感到,只需一点星星之火,就能将之点亮,打开那无穷的神藏,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而天眼无疑就是打开内天地神藏的钥匙!
只可惜,周易如今修为有限,无法为天眼补充能量,激活更多妙用。
所幸天眼的三尺金光,也让他受益匪浅。
金光入体,势如开天,将数丈气海劈成两半!
丹田气海,乃武者要害,按说气海破裂,当身受重伤,内力尽失才对。
周易却是毫发无损。
天眼金光在劈开气海之时,亦绽放万缕神辉,护住他的丹田。
是以,气海虽然一分为二,却没对他产生半分影响。
气海裂开后,左半为阴,右边为阳,以混元紫气为阴阳界线,缓缓旋转起来。
初时极慢,如老龟爬行,似蜗牛蠕动,两个时辰才转动一周。
一日一夜后,渐渐加速。
三日后,越来越快。
......
张翠山、殷素素等人见周易伫立不动,不饮不食,心中颇为担忧。
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甚么忙也帮不上。
第六日。
殷素素实在忍不住了,准备去叫醒周易,却被谢逊和张翠山阻止了。
“弟妹,顿悟之境千载难逢,不可打扰。”
谢逊笑道:“你不用担心,怀道内息悠长,气血极盛,不会有事的。”
张翠山惊叹道:“怀道真是天纵奇才,顿悟何等难得,他却如探囊取物,短短半年已顿悟两次了。”
“易儿真没事?”
殷素素关心则乱,秀眸中满是紧张之色。
数月前,她趁周易昏迷做了逾礼之事,对这个义子就格外关心。
不知不觉间,少年的影子已印在她心中,挥之不去。
谢逊和张翠山并未多想。
殷素素向来温柔贤惠,对周易和无忌关爱有加。见义子六日未食,忧心如焚也是人之常情。
女人嘛,难免多愁善感一些。
周易对此更是毫不知情。
那日他苏醒时,虽然见到了殷素素落在枕边的天蚕丝帕,却以为是师娘替自已擦干海水后忘记带走。
后来悄悄归还丝帕,也未发现丝毫异样。
因此就没多想。
周易潜心武学,终日苦修,渐渐就将此事淡忘了。
在殷素素等人担忧的目光中,又是两日过去。
周易已有八天水米未进了。
虽然脸色依旧红润,气息绵绵,看似一切正常,但众人还是忧心忡忡,不禁焦急起来。
不仅殷素素担心,谢逊和张翠山也很忧虑。
无忌更是寸步不离的守在大哥身旁,将备好的食物捧在手中。
水囊也挂在腰间,只待周易清醒,就把食物和清水递给他。
第九日。
周易的气海已是旋转如飞,形成一个方圆数丈的旋涡。
气海并非实物,而是介于虚实之间,看似位于肚脐下三寸的丹田处,实则不然。
气海藏于人体内天地中,别说数丈见方了 ,若有能耐将之拓宽,千丈万丈也不足为奇。
单凭周易自身之力,要开辟数丈气海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有天眼相助,一切就不是问题了。
旋涡转动九九八十一圈后,气海已然达到十丈!
随后,气旋再次阴阳归一,化作混元紫气。
紫气如海浪奔涌,层层叠叠向四周激荡,以免刚拓宽的气海渐渐缩小。
一日一夜后,十丈气海终于稳固。
此番观海悟道,周易丹田中的混元紫气如滚滚浪潮,无穷无尽。
不仅生生不息,几无枯竭之虞,而且在无休止的奔涌中,时刻都在精炼提纯。
每隔两个时辰,就有一缕混元紫气凝成淡淡紫液,滴落在气海中。
待到紫气尽数液化,凝为真元,气海之说才名副其实。
十天后,周易悟道结束,缓缓睁开双目。
“大哥,你终于醒了。”
无忌大喜,将手中的陶碗递过去,关心道:“很饿吧?先吃点烤鹿肉。要喝水么,我这里也有。 ”
“义弟,你有心了。”
周易接过陶碗,摸了摸他的脑袋。
随后,他看向殷素素等人,歉然道:“弟子不孝,让您们费心了。”
“没事就好。”
殷素素嗔道:“你小子,每次悟道都是这般吓人。以后可千万别如此了,知道你师父和义父有多担心么?”
谢逊和张翠山笑而不语,也不揭穿她。
明明她才是三人中最着急的,此时却推说他们担心。近三十的人了,有时还如少女般顽皮娇憨。
周易恭听教诲,拱手称是。
这时,张无忌忽然指着远处叫道:“船!爹,娘,你快看,那边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