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风云智谋商途与青梅情缘

第十三章 华商聚首:擘画东方资本新秩序

加入书架
书名:
沈氏风云智谋商途与青梅情缘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486
更新时间:
2025-06-13

2003年3月29日下午,港城维多利亚港的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掠过中环的摩天大楼。沈浩林倚在洲际酒店顶层套房的落地窗前,望着海面上来往的货轮,手机屏幕在掌心亮起——李泽楷的名字跳动闪烁。

“浩林!听说你在京城和杭城的项目干得风生水起,连我爸都在关注!”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带着麻省理工求学时的熟悉腔调。沈浩林转身坐在真皮沙发上,笑道:“多亏学长当年在学校罩着我。这次找你,是有件大事想商量。”他顿了顿,指尖着茶几上的青瓷杯,“学长,你觉得咱们华商为何始终被西方资本压一头?福布斯排行榜上,前十永远是欧美面孔。”

李泽楷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还不是因为咱们各自为战?西方资本抱团百年,而我们华人企业……”他话音未落,沈浩林己接过话茬:“所以我想成立‘华商联盟’,打造东方版华尔街!南洋的沈氏集团、港城的长江实业,再联合内地的万达、万科,咱们整合资源、共享渠道,把资本话语权夺回来。”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沉默,良久,李泽楷沉声道:“我立刻跟父亲汇报。不过浩林,这事牵扯太广,各方利益怎么平衡?”沈浩林早有准备,调出全息投影,华商企业版图在空气中徐徐展开:“用《孙子兵法》的‘合之以文,齐之以武’——设立轮值主席制,重大决策投票表决;同时建立内部仲裁机制,矛盾不过夜。”

挂断电话不到半小时,李嘉诚的专线回拨过来。沈浩林接通视频,画面中,这位商界巨擘身着藏青色中山装,目光如炬:“浩林,泽楷跟我说了你的想法。打造华商联盟,确实是时候了。但光靠我们几家还不够……”他端起紫砂壶轻抿,“东南亚的郭氏兄弟、澳洲的周泽荣,这些隐世华商也该聚一聚。”

三天后,一场绝密会议在港城深水湾的私人会所召开。沈浩林踏入宴会厅时,二十余位华商领袖己围坐圆桌。李泽楷起身引荐:“这位是沈氏集团的沈浩林,提出华商联盟构想的年轻人。”现场议论声骤起,有人打量着沈浩林年轻的面庞,低声质疑:“乳臭未干,能担此重任?”

沈浩林不慌不忙,打开随身带来的檀木盒,取出一卷泛黄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图》:“诸位前辈,千年前,我们的祖辈靠帆船与算盘,在南洋开辟商业版图;百年前,又在西方坚船利炮下守住家业。”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星罗棋布的商埠,“如今,我们坐拥全球最庞大的华人市场,却要仰西方资本鼻息,这说得过去吗?”

宴会厅陷入死寂。李嘉诚敲了敲桌面:“浩林,说说你的具体计划。”沈浩林调出全息数据模型,红色光点如星火燎原般覆盖全球:“第一,成立华商投资基金,首期募资500亿美元,主攻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第二,共享情报网络——沈氏的安全联盟、长江实业的航运渠道、内地企业的政策资源,全部打通;第三……”他突然话锋一转,“在座各位谁没被西方资本‘阴’过?当年某投行做空港股,让多少企业血本无归?”

这句话如重锤落地。郭氏兄弟集团的代表拍案而起:“没错!我们在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业,被欧美期货商联手打压!”气氛瞬间沸腾,众人纷纷讲述被西方资本“收割”的经历。沈浩林趁机举起一份文件:“这是《华商联盟公约》,约束条款、利益分配、风险共担,都写得明明白白。”

会议持续到深夜。当晨曦染红维多利亚港时,二十三个签名落在公约末尾。李嘉诚握着沈浩林的手:“后生可畏。下个月,我亲自带队去南洋拜访你母亲,商讨联盟总部选址。”临别前,李泽楷搂着沈浩林的肩膀笑道:“当年在MIT,就知道你小子不简单。这次,咱们要让华尔街知道,东方资本不是好惹的!”

消息传出,全球金融圈震动。《华尔街日报》惊呼“沉睡的巨龙苏醒”,而沈浩林早己投入新的战场——他在星宁银行设立“华商专项贷”,为联盟企业提供低息融资;安全联盟的情报网络开始整合全球华商资产数据;杭城项目的招商手册上,“华商联盟战略合作单位”的烫金字样熠熠生辉。

深夜,沈浩林站在港城太平山顶,俯瞰万家灯火。手机震动,苏婉婷发来消息:“奶奶说,沈家祠堂的长明灯,今晚格外亮。”他望着维港璀璨的夜色,想起会议上某位老华侨的话:“我们这代人,不能让子孙后代还活在西方资本的阴影里。”

山风呼啸而过,沈浩林握紧拳头。他知道,华商联盟的成立,不仅是资本的联合,更是文明的觉醒——千年前的丝绸之路,百年前的南洋拓荒,此刻都化作新时代的号角,引领着东方资本,向世界金融之巅发起冲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