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童氏百年传承铸就万亿传奇

第三十一章 沅江宏图:副省级崛起背后的家国情怀

加入书架
书名:
商海童氏百年传承铸就万亿传奇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036
更新时间:
2025-06-15

2023年3月8日清晨,常德市政府会议室内,智能玻璃幕墙将沅江的晨雾过滤成柔和的光影。童浩林身着深色西装端坐在主位,面前的全息投影正动态展示着城市未来十年的发展模型——悬浮列车穿梭于楼宇之间,垂首农场在摩天大楼外立面生长,人工淡水湖与生态湿地构成城市绿肺。

"诸位,常德不仅要进入万亿俱乐部,更要成为引领中部崛起的副省级城市。"童浩林的声音沉稳有力,手指划过投影上1.35万亿产值的标注,"星宁集团将追加5000亿投资,重点布局量子信息、生物科技、新能源三大战略产业。"

会议室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市发改委主任推了推眼镜:"童总,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升级,配套政策和基础设施......"

"政策方面,我己与省里达成共识。"童浩林调出加密文件,红色印章在全息画面中熠熠生辉,"从今天起,常德将享受自贸试验区同等政策待遇。至于基建——"他切换画面,数十台智能工程机器人正在沅江下游进行桥墩浇筑,"星宁的量子建造技术,能让地铁网络和跨海大桥的工期缩短三分之二。"

此时,童浩林的量子通讯器震动起来。他歉意地向众人示意,接通后,京城副市长陈立远的影像出现在会议桌中央。这位来自木塘垸乡的官员难掩激动:"童总,老家的乡亲们都在传,说您要把常德建成第二个深圳!"

"陈市长,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童浩林微笑道,"你主政的城建规划我看过了,将桃花源文化与智能交通结合的创意很棒。"他突然压低声音,"好好干,以常德如今的发展速度,未来升任市长,相当于执掌一省经济命脉。"

陈立远目光一凛,郑重点头:"童总放心,我一定当好这颗'螺丝钉'!"

会议结束后,童浩林驱车前往木塘垸乡。乡间小路己拓宽成双向六车道的智慧公路,自动驾驶的物流车队满载着新能源电池呼啸而过。在一处正在建设的量子计算中心工地前,他遇见了正在巡查的陈立远的父亲陈建国。

"童先生!"老人握着他的手不停摇晃,"以前我家立远写信说要建设家乡,我还以为是句空话。现在看看这高楼、这工厂......"老人突然红了眼眶,"连村口的老槐树都被圈进了生态公园!"

童浩林搀扶着老人坐在智能长椅上,AI系统立刻调节出适宜的温度。远处,无人机群正在进行电力巡检,而地下数百米处,星宁集团的超级储能电站正将多余的风电转化为氢能。

"陈叔,太奶奶临终前常说,根扎得越深,树才能长得越高。"童浩林望着远方的产业园区,那里的光伏幕墙在阳光下拼成了巨大的"常"字,"我不仅要让常德经济腾飞,更要让这里成为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典范。"

当天下午,一场全球瞩目的签约仪式在桃花源机场新落成的会展中心举行。当童浩林与欧盟代表签署"中欧量子通信枢纽"协议时,首播镜头扫过台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正在认真记录,而华尔街投行家们的脸色却格外难看。

"童先生,您真的要把全球首个量子互联网节点放在常德?"德国企业代表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不?"童浩林调出卫星地图,常德的位置被标注为"亚洲数字丝绸之路中心","这里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就像两千年前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今天的数字文明,将从常德走向世界。"

夜色降临时,童浩林登上新建的沅江观光塔。脚下,整座城市的智能路灯系统正根据人流密度自动调节亮度,形成流动的光带;远处,大学城的实验楼里,年轻的科研人员正在攻关可控核聚变小型化技术。手机震动,是马曼琳发来的消息:"太奶奶要是能看到现在的常德,该有多骄傲。"

他回复:"这只是开始。当常德升格为副省级城市那天,就是我们向世界证明——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能绽放出科技与文明的光芒。" 江风拂面,带着的水汽,童浩林望着这座倾注心血的城市,心中己有了更宏伟的蓝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