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手前辈的指点,如同一盏明灯,驱散了陆寒心中的迷雾,也让他对自己所面临的困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盘感干扰”与“精神力反噬”,这两个词如同两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他明白,自己赖以成功的“天赋”,并非万能,甚至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
接下来的日子,陆寒刻意减少了在铜期货上的操作。他听从了赵毅的建议,也采纳了鬼手前辈“避其锋芒”的策略,暂时将主战场转移到了波动相对温和,且市场参与者结构与铜有所差异的豆粕期货上。
他将鬼手前辈的教诲,逐字逐句地刻在心里,开始了一场艰苦的自我修行。
“心如止水,不为表象所动。”
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期货市场,价格的每一次跳动,都可能牵动交易者最敏感的神经。
陆寒开始尝试在交易前进行短暂的冥想,努力排除内心的杂念,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依赖盘中突如其来的“灵光一闪”,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盘前的准备工作中。
他仔细研究豆粕的基本面信息,从全球大豆的供需格局,到国内的养殖业状况,再到相关的政策影响,力求对这个品种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技术分析方面,他也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形态和指标,而是深入学习波浪理论、江恩角度线等更为复杂的分析工具,试图从更宏观的视角,把握市场的长期趋势和关键转折点。
每天收盘后,他都会雷打不动地进行复盘。除了总结交易的得失,他还会详细记录下自己在交易过程中的情绪波动——何时感到贪婪,何时产生恐惧,何时因为犹豫而错失良机,何时因为冲动而追涨杀跌。他像一个最严苛的解剖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层层剥开,无情地审视。
“天赋,应该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陆寒在交易笔记上写道,“它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我做出更精准的判断,但不能取代严谨的分析和周密的计划。”
他开始尝试将天赋的运用,融入到自己构建的交易体系中。比如,当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指向一个潜在的交易机会时,他会沉下心来,用天赋去感知市场的真实情绪,以及是否有主力资金在暗中布局。如果天赋的感知与分析结论一致,他才会果断出手;如果出现矛盾,他宁愿放弃这次机会,也不会轻易冒险。
这个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
起初,他常常因为过于依赖技术分析,而忽略了天赋给出的微妙提示,导致错失一些快速的短线机会。有时,他又会因为无法完全摒弃对天赋的依赖,在分析结论与天赋感知相悖时,陷入犹豫和纠结,最终因为举棋不定而两头踏空。
“小子,最近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以前那股子‘神棍’劲儿呢?”黑豹偶尔路过他的工位,看着他屏幕上那些画满了各种分析线的豆粕K线图,忍不住调侃道,“是不是上次在铜上栽了跟头,被吓破胆了?”
陆寒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反驳。他知道,黑豹虽然嘴巴毒,但并非恶意。而且,他现在也没有心思去争辩什么。
账户上的资金,在最初的几周,并没有显著的增长,甚至还因为几次判断失误和操作不当,出现了一些小额的回撤。交易大厅里,一些原本对他刮目相看的人,眼神中又开始流露出一些怀疑和观望。
赵毅也找他谈过两次话,询问他是否适应新的交易品种,是否需要调整策略。陆寒都只是表示,自己正在尝试一种新的交易方法,需要一些时间来磨合。
赵毅看着他沉稳而坚定的眼神,虽然心中存疑,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他。毕竟,陆寒之前创造的“奇迹”,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转机,出现在一个月后。
那是一个周三的下午,豆粕期货价格在连续几日的小幅盘整后,突然放量下跌,跌破了重要的均线支撑。市场上一片恐慌,各种看空言论甚嚣尘上。
陆寒的交易系统,也给出了明确的做空信号。然而,当他沉下心来,用天赋去感知市场情绪时,却意外地发现,在看似汹涌的抛盘之下,竟然隐藏着一股强劲的买盘力量,正在悄无声息地承接。而且,他的天赋隐隐感觉到,这次下跌,更像是一次刻意的“诱空”,是主力资金在为后续的拉升做准备。
技术分析与天赋感知,再次出现了矛盾!
若是以前,陆寒很可能会陷入纠结。但这一次,他想起了鬼手前辈的话:“让天赋成为你决策的‘催化剂’和‘验证器’,而非唯一的‘导航仪’。”
他没有立刻做空,也没有盲目抄底。而是打开了更小周期的K线图,仔细观察着价格在关键点位的细微变化。他发现,尽管价格在不断创出新低,但下跌的动能,却在逐渐衰减。每一次恐慌性的抛盘涌出后,都会有神秘的买单迅速将其消化。
“这是……空头陷阱!”陆寒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清晰的判断。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跳平复下来。他没有急于进场,而是耐心地等待着市场给出更明确的信号。
终于,在价格第三次下探,未能创出新低,反而收出了一根带有长长下影线的十字星后,陆寒敏锐地感觉到,市场情绪开始发生微妙的逆转。那些之前疯狂抛售的空头,开始出现犹豫,而潜伏己久的多头,则开始蠢蠢欲动。
“就是现在!”
陆寒果断地在支撑位附近,分批买入了五十手豆粕多单。他的仓位并不重,严格控制在风险承受范围之内。
下单之后,他便不再去过多关注盘面的波动,而是将止损位设好,然后开始处理其他的事情。他努力让自己做到“心如止水,不为表象所动”。
果然,在他建仓后不久,豆粕价格便止跌企稳,并开始震荡上行。尾盘时分,更是突然发力,一根大阳线拔地而起,几乎收复了当日的全部跌幅。
陆寒在价格接近前几日震荡区间上沿时,果断平掉了大部分多单,将近五万元的利润,稳稳地收入囊中。
这一笔交易,虽然盈利金额比不上当初棉花期货那般惊世骇俗,但对陆寒而言,其意义却非同凡响。这是他第一次,在技术分析与天赋感知出现较大分歧时,通过更深层次的逻辑思考和对市场本质的洞察,成功化解了矛盾,并抓住了一次漂亮的逆转行情。
更重要的是,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没有因为盘面的剧烈波动而慌乱,也没有因为盈利而沾沾自喜。
“看来,你小子最近是真的在‘修炼’啊。”收盘后,黑豹看着陆寒账户上那笔清晰的盈利记录,以及他脸上那份淡然的表情,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赞赏,“这笔豆粕,做得漂亮!有几分老手的味道了。”
陆寒微微一笑:“运气好而己。”
破局之路,道阻且长。但他己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且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天赋与技术的融合,心如止水的境界,这将是他未来对抗更强大对手,乃至应对“精神力反噬”风险的基石。
而那个在铜期货市场上,给他带来巨大麻烦的神秘对手,也始终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激励着他不断前进。他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堂堂正正地与对方再次交锋,并且,战而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