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山下,风中带着尘土和煤灰的味道。
那座新起的高炉,如同一尊沉默的土褐色巨人,静静地耸立在山脚下,俯瞰着黑压压的人群。
“乖乖,王爷建这么个大土堆是干啥?”一个百姓仰着头,满脸困惑。
“你懂啥,”旁边的人压低声音,“我听说是要炼仙丹!”
“我看像是在祭天,你没看那烟囱,都快捅到天上去了吗?”
人群议论纷纷,好奇、敬畏、怀疑的目光,全部聚焦在那座奇特的巨物之上。
高炉前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新任知府周忱坐立不安,他看着那座高炉,又看了看身边神色平静的朱瞻圻。
“王爷……”周忱忍不住开口。
朱瞻圻:“说。”
周忱:“如此大的投入,万一……”
朱瞻圻:“没有万一。”
周忱一窒,看着朱瞻琪那张年轻却不容置疑的脸,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朱瞻圻站起身,走到台前,俯瞰着下面数千名参与建设的工匠和工人。
“今天!”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我们将共同见证一个奇迹!”
“我们将用这座炉子,炼出大明最好的钢铁!”
他指向远方的广州港。
“用我们自己炼的钢,去造最快的船!”
他又指向了身后的群山。
“去铸最利的炮!”
最后,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声音铿锵有力。
“去保护我们的家园!”
人群静默了片刻,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王爷千岁!”
“王爷千岁!”
朱瞻圻没有再多言,他走下高台,接过亲卫递来的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
在万众瞩目之下,他亲手将火把,扔进了高炉底部的点火口。
“轰——”
巨大的鼓风机开始转动,发出震天的轰鸣!熊熊的烈火,被狂风瞬间吹入炉膛,将整个高炉的内部映得通红!
“加料!”朱瞻圻下令。
工人们按照他的指令,将一车车的煤炭、一筐筐的铁矿石,交替着从高炉顶部的加料口,缓缓倒入。
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
第一天。
“王爷,炉温上来了!”老铁匠喊道,脸上被熏得漆黑。
朱瞻圻:“不够!风量再加三成!”
“可是王爷,再加,那大风箱就要散架了!”
朱瞻圻:“散了,就再造一个!执行命令!”
老铁匠一咬牙:“是!”
第二天。
“王爷,您……您去歇会儿吧。”喜儿端着一碗水,心疼地看着朱瞻圻。
朱瞻圻的眼睛布满血丝,声音己经嘶哑。
他摆了摆手,目光死死盯着炉壁上的一个观察孔,那里面的火焰,己经从橘红色,变成了刺眼的亮白色。
“水的颜色。”他喃喃自语。
冯源大师站在他身后,不解:“王爷,什么水?”
朱瞻圻:“铁水的颜色。”
他没有回头:“告诉工匠,准备出铁。”
第三天,黎明。
朱瞻圻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他亲自观察火焰,感受炉温,调整风量,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
冯源和那些老工匠们,从最初的怀疑,到中间的困惑,再到现在的敬佩。
他们看着那个和他们一样满身油污、满脸黑灰的年轻王爷,看着他对那些他们完全不懂的“术语”指挥若定,心中再无半分不服。
“王爷,时辰到了!”老铁匠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朱瞻圻深吸一口气,下令:“开闸!”
出铁口的泥堵被奋力凿开!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伸长了脖子。
然而,流出来的,却不是他们想象中那金色的火龙。
而是一股黑红色的、粘稠的、混杂着大量杂质的液体,慢吞吞地,如同呕吐物一般,涌了出来。
铁水流进沙模,冷却后,黑乎乎的,又脆又硬。
老铁匠拿起锤子,只轻轻一敲。
“啪!”
铁锭应声而碎,断口处全是蜂窝状的气孔。
失败了。
彻底的失败。
围观的百姓中,发出了失望的叹息声。
“唉,还以为是神仙手段呢。”
“我就说吧,王爷这是瞎胡闹,那么多钱,都打了水漂了!”
“散了散了,没啥好看的了。”
流言如同瘟疫,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高炉前,气氛死寂。
工匠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如同斗败的公鸡。
“王爷……”冯源大师看着那堆废铁,满脸痛心。
朱瞻圻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气馁。
他走到那堆废铁前,蹲下,捡起一块碎片,仔细地看着。
“失败一次,算什么?”
他的声音不大,却驱散了现场的沉寂。
“任何新事物,都要经历挫折!”
他站起身,将碎片扔在地上,掷地有声。
“给炉子降温!”
“检查问题!”
“我们,再来!”
那股不容置疑的决心,再次感染了众人。
“是!”工匠们重新燃起了斗志。
书房内,油灯下。
朱瞻圻、冯源、徐宾、还有几个核心的老工匠,围着那块失败的铁锭。
朱瞻圻:“都说说吧,问题出在哪?”
老铁匠:“王爷,依小人看,是炉温不够。”
冯源摇头:“不,炉温己经到了。问题……可能在料上。”
朱瞻祺:“料?”
冯源:“铁矿石里,杂质太多。光靠火烧,烧不干净。”
朱瞻祺的脑海中,一个化学名词一闪而过。
他看向徐宾:“徐先生,城西的采石场,可有一种白色的石头?”
徐宾一愣:“王爷是说……石灰石?”
朱瞻祺:“对!就是它!”
他又看向老铁匠:“下次,在加料时,按照十份矿石,三份焦炭,一份石灰石的比例,加进去。”
老铁匠满脸困惑:“王爷,加那玩意儿干啥?那东西不助燃啊。”
朱瞻祺:“它能把矿石里的杂质,‘吃’掉。”
他又看向冯源:“大师,鼓风机,还能不能再改进?”
冯源:“能!老朽己经有了想法!可以再做一个更大的水轮,带动两个风箱同时鼓风!”
朱瞻祺点头:“好!”
“焦炭的质量,也要提高!”
“矿石的配比,严格执行!”
他看着众人,眼中闪烁着疯狂而理性的光芒。
“这一次,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
三天后。
第二座高炉,在所有人的期盼与忐忑中,再次点燃!
这一次,准备更加充分。
鼓风机的轰鸣声,比第一次更加有力!
炉火的颜色,也更加纯青!
又是一个不眠不休的三天三夜。
当出铁口的闸门,再次被高高举起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成败,在此一举!
“开!”朱瞻圻嘶哑的声音,下达了最终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