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果恭让杜深、张泉一晚就打造出一支火绳枪(注一),唐果恭拿给郭倪看。
郭倪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不禁惊讶莫名,说道:“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时,虞忠肃公(虞允文)曾在采石矶一战用火枪打过金人,但那是巨竹为筒,内安子窠,而这火枪枪管是铁造,两者材质不同,似乎不能相提并论,此火枪如何使用?”(注二)
唐果恭说道:“请我朋友杜深来演练给大帅看看!”
郭倪立即让杜深前去营地空地示范如何使用。
很多士卒围过来凑热闹。
只见杜深拿来一瓶酒壶,放置于木凳上,然后退到五十米外,杜深将铁弹塞进枪管内,点燃火绳后瞄准酒壶,“嘭”,一瓶酒壶登时碎裂。
郭倪看到后大惊失色,说道:“距离足足有三十步亦能击中,此火枪竟然如此精确?”(宋代一步大约1.6米)
此时,毕再遇也在军中,他说道:“即使能30步外击中,但女真骑兵冲锋极快,最多一击后,火枪兵就被他们骑兵被冲散,没有多大功用!”
唐果恭对毕再遇拱手说道:“毕将军所言极是,所以我们需要选择有利地形,还要插上栅栏,减杀敌骑冲锋效果!”
毕再遇说道:“如果地形不利于骑兵,金人又如何会傻到冲锋过来?真是书生谈兵,信口开河!”
不过郭倪倒很欣赏火绳枪,他说道:“野战虽然用不着,守城却能有大用!”
毕再遇也赞成此观点,于是郭倪提升杜深为营中火器督造,此乃临时新设之职务,召集附近各府县铁匠,加速打造火绳枪。
五月初八,临安府使者送来宰相公文,督促郭倪进攻宿州。
不过火绳枪只打造二百支,郭倪找来唐果恭,问道:“可否让士卒装备二百支火绳枪,然后去辅助大军攻打宿州?”
唐果恭说道:“属下认为士卒未经训练,即使手持火绳枪,亦不过与持一烧火棍无异,还望郭大帅宽限时日,让士卒训练射击!”
郭倪问:“需要多少时日?”
唐果恭道:“至少十日方才熟练!”
郭倪道:“如今韩相公催我辈立即进兵,无法再等十日,如之奈何啊?”
唐果恭知道韩侂胄为人刚愎阴险,不听命令必然撤职,于是说道:“既然韩相公催迫,只能不带火绳枪,以免不利时,落入金人之手,到时反为我军大害也!”
郭倪点头同意。又问:“依你之见,我军北进攻打宿州,是否有胜算?”
唐果恭曾查看过《续资治通鉴》,知道一定战败,但不可能将实情透露给郭倪知道,不然如何向他解释,而且既然穿越过来,历史未必按史书所记载剧情而发展。
于是唐果恭只好说道:“宿州为必争之地,金人必然调集重兵从后袭击我军,就算进兵亦要做好防备!”
郭倪说道:“足下所言极是!”
次日,郭倪升帐,颁布进兵命令,他嘱咐毕再遇、郭倬道:“金兵必然派兵救援宿州,你两人统领大军围城时,务必谨慎,安排兵力监视敌军来援之路,避免遭遇背袭!”
毕再遇与郭倬齐声道:“末将得令!”于是两人领兵五万离开泗州,浩浩荡荡向宿州进兵。
留守泗州各位官员纷纷送行,这时,泗州城只留下五百禁军加上二万厢军。(注三)
杜深私自问唐果恭,道:“毕再遇、郭倬进围宿州,在历史上如何结局?”
唐果恭低声答道:“大败而还!”
杜深叹气道:“要改变历史似乎很难!”
唐果恭笑道:“别灰心,只要有火绳枪,我们还有胜算!”
唐果恭就劝杜深、张泉努力加紧进度,打造更多火绳枪。
唐果恭自己则与另一名穿越者余融,出城外逛逛。
唐果恭发现城北大约15公里处,有一处起伏不定的邱陇,己经种田,田地左侧有一片灌木林,田地右侧就是官道,官道距离汴河不远,只隔着一片长满芦苇、杂草湿地。
唐果恭说道:“此处适合使用火绳枪,如果历史无法改变,不如在此处与追来的金军开战!”
余融说道:“可你又不是带兵者,只能劝郭倪听你的计策!”
唐果恭点头,然后回城。
过了几天,火绳枪己经打造1200支,郭倪挑选厢军中年轻力壮者七百人,与守城的五百禁军一起,开始在城外野地训练。
唐果恭被郭倪派遣去监督训练。为了打好与士兵的关系,唐果恭将刚刚发到手的薪俸,会子(纸钞,见注西)二百贯全拿出来买酒肉,犒劳军官。后来很快用光,又借用其他三名穿越者薪俸,军官们无不称颂唐果恭大方。
注一:《宋史·兵志十一·器甲之制》记载“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注二:火绳枪最早15世纪中叶出现于欧洲,是前装填弹药,再点燃火绳来击发,是滑膛枪。16世纪传入明朝后称为鸟铳,传入日本后称为铁炮。
注三:宋代有三种军队,禁军、厢军、乡军,《宋史?兵志》记载:“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
注西:宋朝缺铜钱,北宋初年蜀地先出现铁钱,后以其重,首次出现纸币发行,称为交子,见《宋史?食货志》,会子则发行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宋史·食货志》载:“会子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