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阅尽心未安,犹恨魔鬼舞蹁跹。
痛惜文明遭践踏,难忘黎民受熬煎。
春秋纷乱一朝定,冬夏冷暖两重天。
中华自有飞剑在,永保万里好河山。
卫都市卫都大学。
校门外右侧,挂有写着《卫都大学》字样的木牌。
校园内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简首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
舞台的上方,悬挂着写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字样的横幅会标。
舞台正中偏后的地方,有一张讲桌儿,讲桌儿后有一把椅子。桌上放着麦克风之类的设备,从麦克风里引出来的一条电线,和放在舞台右侧前方的一个老大的喇叭相连。
舞台左侧稍后的地方有一张条桌儿,桌儿后的两把椅子上坐着的两个女子,或许就是大会的主持人吧。
舞台的两侧,也挤满了人 ,把本来很宽敞的舞台,挤得只剩下一个并不怎么宽阔的小地方。台下的过道儿里,甚至就连大门的外边,也都站满了亟待听讲的民众,有学生,有工人,有商贩,也有其他各界人士。
舞台下面的听众们中间,有老大的一片是卫都大学的学生。
在那些大学生们中间,有一个正中的位置上的三个女大学生特别引人注目。
这就是卫都大学的三朵校花儿。不仅是个个都那么惹人喜爱、雍容华贵、靓丽可爱,而且个个都有那么子一股潇洒得如玉树临风的气质,她们这三朵校花儿走到哪里,就会把爽快和欢乐带到哪里。
她们是代金玲、百惠子、田玉秀。
同样十分显眼儿的是,两位《大公报》的记者。每个人都扛着一架照相机,在台上台下的听众过道儿中穿梭。
出奇的是,还有一位名叫和田春子的日本女郎,十分斯文娴静,也跟在人家两位记者的身后,举着个小小的照相机,游鱼一般地来回走动。
一个主持人模样的女青年,也是一个与众不同,居然是一位英国女郎,而且,也颇有那么一种潇洒得惹人喜爱的气质。她飘然地走到了舞台的中央,摆出一副要对大家讲话的姿势。会场内乱哄哄的说话声,顿时停止下来。
多丽娅用熟练的汉语说道:“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多丽娅。现在,我宣布——卫都市各界抗战演讲大会开始——!
下面由卫都大学的学生——林若飞,给大家演唱田汉先生作词、冼星海先生作曲的歌曲——《热血》,大家欢迎啦!”
掌声未息,一位身穿长袍的青年学生走上了舞台。
“热血
谁愿意做奴隶,
谁愿意做马牛。
人道的烽火,燃遍了整个欧洲。
我们为着博爱、平等、自由,
愿付出任何的代价,
甚至我们的头颅。
我们的热血,
地泊尔河似地奔流。
任敌人的毒焰,
胜过科利色母当年的猛兽。
但胜利终是我们的,
我们毫无怨尤。
瞧吧,黑暗快要收了,
光明己经射到古罗马的城头!”
台下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那么好的一位青年,唱了那么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曲,报以热烈的掌声,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令人吃惊的是,原来就十分显眼儿的三朵校花儿,居然从自己的座位儿上站了起来,特别起劲儿地鼓掌,就像偌大的一群羊群中间,蓦然冒出来三只大骆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