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教我们如何相爱

第14章 各自的世界:求职简历比情书更厚

加入书架
书名:
遗憾教我们如何相爱
作者:
砺行逐光
本章字数:
5378
更新时间:
2025-07-07

互删好友的决绝,像一道沉重的闸门轰然落下,彻底隔绝了两个曾经有过交集的世界。江临川和叶沁莹,被放逐到各自孤独的轨道上,而推动他们前行的,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爱恨情仇,而是冰冷坚硬的生存现实。那些为爱辗转反侧、为情痛苦煎熬的夜晚,迅速被更紧迫、更沉重的焦虑所取代——未来在哪里?如何活下去?

叶沁莹的世界:负重前行的独木桥

母亲的病情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叶沁莹几乎喘不过气。手术、药物、长期的康复治疗……账单如同雪片般飞来,每一张都带着刺眼的金额。父亲在国内勉强支撑,但杯水车薪。她作为唯一的女儿,隔着半个地球,能做的只有拼命赚钱、拼命省钱,将每一分钱都精确计算,汇回国内。

生存模式:

打工机器:便利店夜班、咖啡馆周末全天、中文家教、图书馆助理……她能找到的所有兼职,几乎填满了所有课余时间。睡眠被压缩到极限,常常是啃着面包赶公交,在课间十分钟趴在桌上补觉。

极致节俭:合租最便宜的房子,吃超市打折临期食品,戒掉所有娱乐和社交消费。一件冬衣穿了三年,袖口磨破了也舍不得换。

学业高压:奖学金是维持签证和减轻负担的生命线。她不敢有丝毫松懈,深夜打工回来,再累也要强撑着看文献、写论文。咖啡因成了维持清醒的必需品。

求职的硝烟:

毕业倒计时: 交换期即将结束,她必须为毕业后的去向做打算。回国?意味着更重的经济负担(母亲后续治疗)和可能更低的起薪。留下?竞争异常激烈,签证更是难关。

简历战场: 她的电脑桌面上,最醒目的不再是论文文档,而是密密麻麻的求职网站标签页和无数份修改中的简历(Cover Letter & CV)。每一份简历,都需要针对不同公司、不同岗位精心打磨,突出她在高压下锻炼出的韧性、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素养。为了提升竞争力,她甚至付费参加了昂贵的求职技能培训(费用是她省吃俭用几个月的积蓄)。

石沉大海与残酷面试: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偶尔获得的面试机会,也常常伴随着苛刻的签证要求、激烈的竞争和微妙的“非母语者”劣势。每一次被拒,都是一次对自信心的打击,但容不得她沮丧太久,下一份简历必须立刻投出去。生存的压力,让她没有资格沉溺于失败的情绪。

情感的荒漠:

江临川?这个名字,连同那段撕心裂肺的过往,在日复一日的生存挣扎中,真的被压缩成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符号。偶尔在极度疲惫、意识恍惚的深夜,那个仓促挂断的电话铃声或红色感叹号会像幽灵般一闪而过,带来一阵尖锐但短暂的刺痛,随即就被更强烈的、对下个月房租和母亲医药费的焦虑所覆盖。她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咀嚼过去的伤痛。现实的重锤,己将情感的废墟彻底夯实。

情书?那是遥远得如同上辈子的奢侈品。她桌面上堆叠如山的,是求职信、推荐信、奖学金申请表、医疗账单……每一张纸,都比任何情话都更沉重,更关乎生死。她的心,像一块被反复捶打的铁,在生存的重压下变得坚硬而冰冷,只为承载现实的重量。

江临川的世界:麻木的围城

江临川的日子,像一潭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死水。国企的工作依旧沉闷、琐碎、看不到希望。他成了办公室里最沉默的影子,机械地完成分内工作,对任何额外的任务或人际交往都提不起兴趣。上司的训斥、同事的八卦、单位里那些无聊的勾心斗角……一切都引不起他内心的波澜。

逃避的泥沼:

酒精与屏幕:下班后的时间,大多被酒精和电子屏幕占据。廉价的啤酒,通关无数次的老游戏,无意义地刷着手机……用感官的刺激麻痹大脑,填充内心的巨大空洞。只有在酒精带来的短暂晕眩中,那噬骨的悔恨和叶沁莹冰冷决绝的声音才会暂时模糊。

行尸走肉: 生活失去了目标感和意义感。曾经放弃上海offer的懊悔,变成了一个沉重的枷锁,让他觉得无论做什么都毫无价值。他像一具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在固定的轨道上日复一日地运行。

求职的鸡肋:

被动的挣扎:家人和朋友的担忧让他意识到不能永远这样下去。他也开始浏览招聘网站,更新那份自从毕业就没再动过的简历。然而,他的求职充满了消极和无力感。

简历的苍白:看着简历上“本地某国企”的工作经历和那些乏善可陈的“项目经验”,他自己都觉得毫无竞争力。与叶沁莹精心打磨、充满战斗痕迹的简历相比,他的简历显得如此单薄、苍白、缺乏亮点。他投出的简历同样石沉大海,或者收到一些待遇平平、前景模糊的面试通知,让他更加意兴阑珊。

温水煮青蛙:国企的“稳定”此刻成了最恶毒的陷阱。它提供了一份饿不死的薪水,一个看似安稳的壳,却也彻底磨灭了他的斗志和锐气。离开,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面对未知的恐惧;留下,则是慢性自杀。他在这两者之间痛苦地摇摆,最终往往被惰性和对改变的恐惧打败,继续缩在麻木的围城里。

情感的坟场:

叶沁莹?这个名字是心底最不敢触碰的禁区。互删好友后,他彻底失去了她的消息。偶尔从极其曲折的途径(比如某个同学的同学的朋友圈)看到一丝关于她“好像在国外很拼”、“听说拿奖了”的模糊信息,都会引发一阵剧烈的、混合着骄傲、悔恨和自惭形秽的绞痛。但他迅速将这些念头压下去,用酒精或游戏转移注意力。他不敢想,更不敢去探寻。她的世界,是他永远无法企及也再无资格关心的远方。

情书?那更像是上辈子一场荒诞的梦。他抽屉深处,或许还压着几张大学时写下的、从未送出的、充满青涩爱意的纸片。如今看来,幼稚可笑,与他案头堆积的、需要应付检查的虚假工作报告和枯燥的财务报表相比,脆弱得像一张随时会被现实撕碎的废纸。他的世界里,充斥着需要应付的表格、需要敷衍的人际关系和需要逃避的现实压力,哪里还容得下“情书”这种无用的东西?

各自的世界,被现实的铜墙铁壁彻底分隔。

叶沁莹在异国的风雨中,用单薄的肩膀扛起生存的重担,她的“求职简历”是用血泪和坚韧写就的生存宣言,每一页都浸透着现实的重量。

江临川在围城的麻木里,被“稳定”的温水慢慢烹煮,他的“求职简历”(如果那也算的话)则充满了迷茫、惰性和自我放逐的痕迹,薄得经不起任何现实的推敲。

他们不再有交集,不再有思念(或者说,不敢有),甚至不再有恨(恨也需要力气)。残存的爱与痛,被更庞大、更冰冷的生存焦虑所淹没、所覆盖。

当求职简历的厚度和重量,远远超过了曾经在心中反复酝酿的情书;当下一顿饭的来源、下一笔账单的支付、下一份工作的着落,成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那段刻骨铭心的遗憾爱情,便被残酷的现实,挤压成了记忆角落里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他们像两艘在风暴后失散的船,各自在茫茫的现实之海上挣扎求存,无暇他顾。那个名为“爱情”的港湾,早己沉没在冰冷的海底,成为再也回不去的过往。这一章,用冰冷的现实笔触,描绘了情感被生存彻底淹没后的荒芜景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