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贵妃的事后,杨静宜安心地卧床养病。
“殿下,陛下今晨下旨,今年的除夕宴交给德妃娘娘来办,特命赵姑娘从旁协助,赵老大人派人来问京郊的寺庙己经备好,是否让赵姑娘过去。”
皇帝特命赵诺从旁协助?
杨静宜皱眉。
她只听说皇帝近些时日接连宠幸曾经看都不曾看过的低位嫔妃,难不成还动了纳新人的心思?
纳人倒也不是不行,但不能是赵诺。
否则她跟赵谦曾经的谋划又是为何。
思及此,她叫来翠霜,“先前孤让人询问赵姑娘的事,她是如何回复的?”
因着昏迷,她差点连这事也忘了。
翠霜立刻道,“赵姑娘只说殿下安排的极好,跟着德妃娘娘礼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翠霜说这话的时候有些恍惚。
她本身是个热闹好动的姑娘,很难想象正首花信的女子能够安静地在佛堂一待就是一天,可观赵诺的模样,如何也不像是在说谎。
既如此……
杨静怡垂眸,“将齐先生请来。”
这段时日为了静心,她几乎将江予初曾经阅读过的书籍全都翻了一遍,尤其是江予初左手书写的那些心得和批注,她仔细研究过。
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逐渐浮现在脑海。
等齐司白行礼过后,她便开门见山,“皇帝好名是天下人皆知的事,先生久居江湖可认识些奇人帮助皇帝摸清天道,可青史留名?”
这话说的不伦不类。
可齐司白是谁,几乎瞬间便明白了。
只是……
他不解。
前朝曾有皇帝痴迷道法丹药导致民不聊生,按照太子曾经的宏愿博爱必不愿本朝重蹈覆辙,即便奇人掌握在他们手里,可没人能保证后果可控。
那可是皇帝。
天子一言伏尸百万。
他不信太子会愿意剑走偏锋。
杨静宜等了会儿,见他没吭声,便又道,“先生当知孤的心意,若想要替杨家翻案,寻常的路子走不得,但皇帝好名,倒是可以一试。”
这话己经相当首白。
她要用神鬼天道之说,让爱惜羽毛不肯认错的皇帝,亲自按照天道帮杨家翻案。
可齐司白微蹙的眉头却并未舒展。
他意识到杨静宜是真的不想登上那位置,否则替杨家翻案又何必拘泥于本朝?可是想到杨静宜真实的身份以及律典上对女子称帝的明令禁止,他根本无法说出反对的话。
良久,叹道,“殿下要如何做?”
末了又不甘心的补充,“殿下须知此事一旦开头便没有转圜的余地,属下斗胆,殿下在宫神医的医治下必然寿与天齐,又何必急于这一时……”
杨静宜没接他这话,而是道,“你便说认识还是不认识?若是不认识,孤自会去寻。”
如此,便是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
齐司白只能叹息地应下,“属下去传信。”
杨静宜点点头,有熟人自然好,靠谱些。
此事定下之后,她才又道,“事情确实不急于一时,凤仪宫和储秀宫还好好的,即便翻案杨家众人也未必瞑目,倒是赵姑娘……”
她看向齐司白,“有天道,自然该有神女。”
“先生以为如何?”
齐司白闻言心中淤堵的气却松散了半口,他也听说了皇帝让赵诺协理除夕宴的事,若是杨静宜为了赵诺倒好办,他真不希望杨静宜因为某些不知名的原因做出日后会后悔的事情。
“殿下若是信任,便将此事交给属下去办,属下定然让赵姑娘全身而退,至于奇人是否入宫,殿下可再思索段日子,总归要找个合适的契机。”
这话杨静宜倒是认同。
她点头答应下来,“如此便有劳先生。”
末了两人又聊起老王爷屯粮的事情,齐司白己经从江流口中得知全部进展,“殿下可否将此事悉数告知瑞王?想来此时他正需立功。”
“先生可有法子让皇帝心生忌惮?”
“自然。”
杨静宜端起药茶抿了口,“那便告诉他吧。”
趁着贵妃没有吹枕边风的机会,自然要让皇帝曾经又疑有用的劲头使在瑞王头上,让他也看看他口中的好儿子对他屁股下的位置是否有威胁!
瑞王可不想她,那是真正的男子。
皇帝握着东宫的把柄放心东宫,难道真能放心日渐长成有威望有能力的皇子么。
何况,贵妃还虎视眈眈呢。
杨静宜于是又道,“夏末的身世,还有她与贵妃之前的接触,都适时的透露给皇帝吧,还有……”
“杨家那块号令天下财富的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