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天下

第281章 扇面题字

加入书架
书名:
名扬天下
作者:
李丽质
本章字数:
8332
更新时间:
2025-06-30

“甲组即非专业组的预赛规则表演形式是清唱,不用化妆不用正式演出服装,而乙组专业组的表演形式不设限制,清唱彩唱都行,到决赛的时候就必须彩唱了。因为是全国性赛事,非专业组可以通过录视频的形式来参赛,咱们去的是燕京戏曲学院赛区,专业组表演。”

白灵溪对沈歌道。

通过她的介绍,沈歌对这次国戏杯有了大致的了解。虽说这门赛事是全国性的,但实际上重点还是围绕着京津冀附近的各大戏曲高校开展的,专业组更为重要;非专业的甲组则是以票友、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为主。

“不过咱们华夏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再非专业组肯定也能出现一些不曾见过的高手。”

白绍礼悠悠道。

“这话你可说对了,”白灵溪对他道,“眼前不就有一个么!”

“这倒是,光想着别人了,反倒是把近在眼前的沈歌给忘了。”

白绍礼无奈地笑了笑。

因为话说回来,现在沈歌也不过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学生而已,符合这次国戏杯大赛青年演员的身份,再加上他又不是戏曲院校的学生,不能参加专业组的比赛,只能被分到甲组。如果他真的参赛的话,对其他选手来说可不就是一个高手么。

“沈歌上了其他选手就没得玩了,参赛是不可能的,现在可还有正经事儿要办,”白绍礼开口道,“而且叶文轩也说了,这次来看比赛,是以半个评委的身份来看的,咱们的目的是点评招人,而不是竞争。”

不多时,出租车停在燕京戏曲学院门口。

沈歌三人下了车。

因为今天是国戏杯大赛的缘故,校内比平时都热闹了很多,路上都是拿着参赛道具或者是披着戏服化好妆的学生,同样也有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穿西装打领带的参赛选手。

但在这种情况下,一行三人还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白绍礼穿的是他经常穿的日常休闲的太极练功衫,一旁的白灵溪则是上身穿着粉色带盘扣的新中式上衣,下身是缀着流苏的白裙,走动间,流苏轻轻摇曳,给人一种十分灵动活泼的感觉。

而沈歌,一袭藏青色长衫,长身玉立,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再加上他那一双桃花眼,宛如从画卷中走出来的翩翩公子。

“快看那个帅哥,好帅......”

“长得跟明星一样。”

“哪个系的,怎么从来都没见过?”

“看他穿的一身长衫,应该也是来参赛的吧。可能是其他戏校的来我们这边参赛?”

一路上,沈歌三人惹得周围的人频频侧目,不断低声窃窃私语。

这就是回头率啊。

白绍礼在心中感慨一句,虽然沈歌现在仍是年岁不大,平时的衣着也简约朴素,性格温文尔雅、淡然平静,但此刻举手投足间却露出了一丝丝贵气,和他当年在张钰鹤身上看到的一样,能冠绝京华声震四九城,又岂能是俗人?!

而这样的气质,沈歌已俱足。

大赛还未开始,叶文轩正忙着不得闲,裴飞鸿将三人带到了办公室里。

沏好茶后,裴飞鸿看着沈歌,心中暗道,和前几次相比,今天他身上却多了股不同的气质,虽然看起来年纪不大,但让人一眼看去并不会觉得他是学校里的学生。因为那从容的姿态和出尘的气质是学生所不具备的。

刚开始裴飞鸿还有点儿纳闷为什么沈歌明明没什么变化,但气质却与前几次见面时截然不同了,随后转念一想便明白过来——

今天他的身份可不是学生,而是梨春楼的沈班主!

放在以前,真正敢挑班唱戏,真正能挑班唱戏,一张嘴养活整个戏班几十口人的角儿,肯定跟常人与众不同。

更何况今天招的还都是和他年纪一般大,甚至比他还要大几岁的同龄人,自然要拿出气势了。

裴飞鸿盯着沈歌,忍不住赞道:“沈班主今天这身行头,好似有当年梅先生的几分风骨。”

这句夸奖可有分量了。

“裴教授您过奖了,”沈歌谦虚道,“我师父说‘扮戏如扮人,先要立得住人’,既然是为梨春楼物色人选,自然不能失了规矩。”

“这话说的对。”

裴飞鸿点点头,紧接着开口向沈歌问道:“今天的招聘,是如何安排的?”

“今天这一场是初赛,叶院长的计划是让我先在台下观摩一遍学生的整体水平,待比赛结束后,再借由比赛场地对想要应聘或者成绩不错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招聘、试戏。”

沈歌回道。

“这个安排不错。”

裴飞鸿点点头。

这时,白绍礼目光在沈歌身上再次扫过,忽然开口:“飞鸿,你这儿可有折扇借来一用?”

裴飞鸿微微一怔,顺着他的视线看向,旋即明白了白绍礼话里的意思。

因为沈歌身着藏青色长衫,此刻他负手而立,宽袖垂落如行云流水,但偏偏手中无物,倒像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少了点睛之笔。

“沈班主这扮相,确实该有把扇子才相称。”

裴飞鸿恍然一笑,转身从博古架上取下个檀香木匣,“前几天刚好有人送了把空白扇面,原想着有机会找人题字,倒没想到今日用上了。俗话说得好,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这扇子也是跟沈班主有缘分......”

匣中折扇展开,素白扇面泛着珍珠光泽。

裴飞鸿对白绍礼说道:“绍礼,你平日里不是最喜欢待在房间里写写画画吗?那不如就由你来给这幅扇面题字?”

“这......”

白绍礼犹豫几秒,见裴飞鸿已经拿好了笔墨,却忽然摇头拒绝道:“我这字自己写着乐呵乐呵还行,题在这上面,算是玷污了这方好扇面。还是让沈歌自己来吧。”

通过孙女白灵溪,他早就知道沈歌不但戏曲唱功了得,在画画方面同样也是一绝,不如让他自己在这空白扇面上题字写画。

沈歌跟白绍礼推辞了几句,但对方坚持让他来写,最终拗不过他,只得答应下来。

他接过笔时指尖在扇骨上轻轻一叩,清越的竹声好似檀板轻敲。

他略一沉吟,随后提起笔来,笔锋饱蘸浓墨,在素白泛着光泽的扇面上写下“梨春楼”三个大字,笔势如刀劈斧凿,却又仿佛暗含水袖翻转的柔意。

“好字!”

裴飞鸿凑过来看了一眼,惊叹一声,他没想到沈歌不仅在戏曲唱功上厉害,这书法竟然也这么好!

“颇有大家之风!”

在白绍礼和裴飞鸿忍不住赞叹时,沈歌又换了支笔,将扇面翻转。

字为正,画为反。

沈歌谦然一笑,随后提笔在纸上画起了花,梨花。

淡墨勾出虬曲枝干,白粉层层叠染花瓣,最后细笔点蕊,仔细看时,整幅画上的梨枝舒展,竟仿佛有暗香浮动。

待墨迹干透,沈歌将折扇轻轻合拢。青色扇骨与长衫浑然一体,开合间梨花瓣若隐若现,恍若真有春风穿堂而过。

“好个‘梨花开遍春满楼’,”白绍礼忍不住开口说道,“沈歌,不论是你这一手字还是这一幅梨花图,都比我画的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白老师过奖了。”

沈歌谦虚一笑。

白灵溪打量着沈歌,重重地点了点头,“有了扇子就好多了,更衬你的气质!”

沈歌了几下手中质地温润的扇骨,忽然抬眸看向裴飞鸿,“裴教授,你这里有没有大一点纸?刚才写这把扇子的时候,忽然想到应该做一张更醒目的招贴。”

闻言裴飞鸿笑着从柜子里取出这个洒金宣纸,笑着对沈歌道:“你想得还挺周全。”

沈歌接过宣纸,身旁的小助理白灵溪给他清理桌子并把宣纸铺好,他再次拿起笔,墨色在笔锋流转间晕染开来。

“莫叹梨园声渐远——”

沈歌笔走龙蛇,挥笔写就七个大字。

随后紧接着又写到:“梨枝待撷起新声。”

“好,好一个莫叹梨园声渐远,梨枝待撷起新声!”

裴飞鸿办公室里备着文房四宝,自然也是对书法有所涉猎的,此刻凑近观看时,心里顿时觉得沈歌这笔法在书写时似乎也暗含了戏曲的味道,“‘叹’字竖笔好像长枪直刺,‘声’的墨笔似水袖翻卷......”

再往下看,则是“梨春楼试戏招生”几个大字。

“试戏,招生?”

裴飞鸿一怔。

试戏他知道,就是检验一下学院学生的能耐,看看他们符不符合要求嘛,不过这里为什么写的是“招生”,而不是“招聘”?

“这是要......收徒弟?”裴飞鸿好奇问道,“我学院学生虽然未入科班,但基本功......”

“有叶院长和裴教授你们这些学院的老前辈教导,学生的基本功自然是扎实的,不过要想登上梨春楼的戏台,还需打磨。”

沈歌对裴飞鸿解释道:“就像蒙尘的璞玉,底子已经很好了,但还需要掸去灰尘,细心雕琢。”

此时此刻就算是一旁的白绍礼,都略显吃惊地微微瞪大眼睛,虽然他当初在与叶文轩打赌时有说过“挑好苗子,学生想来沈歌还未必愿意收呢”这种话。

但没想到沈歌不仅打算在学院里挑好苗子,还要在把这些“好苗子”招入戏班后,再进行培养!

所以他写的是“招生”而非招聘,招生招的是学徒、学生,招聘招的是技术成熟的员工。

“梨春楼要求这般严格,将来说不定真能把梨园再给发扬起来......”

白绍礼心中暗道。

兵在精而不在广。

沈歌此举,说不定也是他师父霍绍翁的授意。如果能加入梨春楼,未来可能有机会得到京城双绝之一的霍绍翁教导?只是这个概率应该很小,不过若是兴致来时稍微指点一二,都够这些学生受益匪浅了。

以前学徒跟在师父身边学艺,那都是师父心情好了,才能被提点两句。

这种教学方法自然是弊大于利,只能说是以前时代的特征。

裴飞鸿也明白了沈歌的意思,看着桌子上的这一张招贴,笑着说道:“这哪里是一幅招贴,说是一件墨宝都不为过。”

“裴教授您这话就过奖了。”

沈歌说道。

对方这话的确有些言过其实了,他并没有专门练习过书法。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先过去吧。”

白灵溪提醒道。

此时已临近比赛开始。

说罢她将沈歌写好的这幅招聘海报收起来,几人一同去了国戏杯比赛现场。

沈歌的位置在前排评委席的最边上,这个安排足以看出叶文轩对他的重视,毕竟他在梨园行内没什么名气,让他能在比赛现场进行招聘活动已经算是破格了。

桌子上摆放着他的身份牌:沈歌(梨春楼)。

除了沈歌外,旁边的人基本上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有学院里的老教授,有燕京京剧院、国家京剧院的演员,很多都是现今梨园行有名有姓的人物。

沈歌一个年轻人,在这其中还是比较亮眼的。

......

与此同时,学院的观众和选手也都陆续入场。

“今天不是说有戏班子也来吗,怎么什么都没看到?”

学器乐演奏的许听寒开口问道。

“我听说这个戏班叫‘梨春楼’,这什么戏班?完全没听过,”身边的室友陈静涵自言自语道,“不会是什么社团吧?现在大家都想进剧院,哪里还有戏班这种东西。”

“那应该不至于,通知都说了,加入这个戏班算是寒暑期实习作业,那肯定是正经公司,”许听寒说道,“我倒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梨春楼......”

说着,她忽然眼睛一亮,“梨春楼不是前段时间唱《梨花颂》吗?他用这个假名在咱们学校预热活动的舞台上唱了《梨花颂》这首京歌。后来就知道了,这人不是咱们戏曲学院的学生,是网上一个博主,叫沈歌?”

“难道说这个沈歌就是梨春楼的人,他那天写的是戏班的名字。也就是说,他唱《梨花颂》,是为了在咱们学校做招聘宣传工作?”

许听寒猜测道。

梨春楼这个戏班子之前从未听过,学院里的大部分学生也都是持好奇的态度,不过如果和“沈歌”这个名字有关的话,她有点兴趣了。毕竟最近这人可是在网上火得很,一首京歌《梨花颂》、一首《探清水河》、一首《琵琶行》刷屏网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