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学生和观众的陆续入场,许多人都注意到了坐在前排的沈歌,因为太亮眼了。一袭藏青色长衫,人长得又帅,再加上坐在前排,想让人不注意到都难。
尤其是他桌子上摆放的身份铭牌还和其他人的不一样,“沈歌”这两个字后面还有括号另外标注了“梨春楼”三个字。
想来他就是今天来比赛现场招人的那个戏班了。
不过沈歌这个名字戏曲学院中的很多人都听说过,就是最近在网上唱《梨花颂》的那个网红。看着前排他的身影,众人纷纷猜测,他就是这个叫梨春楼的戏班负责人?
不能吧......
明明看着和他们差不多大年纪,甚至可能比他们还小一点,就建了个戏班,今天来学校招人?
转眼他们便抛掉了这个想法,这个猜测太不切实际了,且先不说现在戏班已经绝迹的问题,单说成立一家戏班剧团对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讲,就已经很离谱了。
应该是这梨春楼负责招人的HR。
不过这哥们儿长得实在是有点儿牛逼了,这一身青衫衬得他将一些扮上的参赛演员都比了下去,这让他们这些燕京彭鱼晏、吴晏祖怎么办?
“这梨春楼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长得这么帅的吗?等下比赛结束我就去试试,这梨春楼我进定了!”
一个女生双眼放光地开口说道。
“你不是说要去剧团的吗?而且不是已经计划好了,这个寒假里先去实习适应一下,毕业后就直接进团了.......”
身边的闺蜜疑惑劝道:“以你的成绩,如果在这次国戏杯大赛上拿了好名次,别说是进省剧团,国家级的说不定都有可能。没必要进这什么梨春楼瞎掺和,浪费时间,没有编制先不说,能不能养活自己都是一回事。”
“实习是实习,毕业是毕业嘛,这两个又不冲突,”女生盯着前排的那个背影说道,“而且戏班新鲜,说不定还真能再练练实力,更上一层楼呢。”
“你这是为了提升实力吗?我都不好意思戳穿你,一个帅哥就把你的魂儿给勾走了?”
闺蜜说道。
女生摆摆手,“那倒不至于,该怎么做我还是能分清的,现在就是对这个梨春楼感兴趣嘛。等下比赛结束后你跟我一起去试试呗,反正又不会掉块肉。”
“行。”
闺蜜点点头,随后又补充了一句,“说不定人家还看不上你呢。”
......
此次国戏杯比赛共有三种形式,戏曲表演类、戏曲绘画类和器乐演奏类,不过乙组专业组是没有戏曲绘画类的,毕竟对于专业的戏曲演员来说要考察的是唱念做打,戏曲绘画类面向的选手群体主要是青少年小学生。
所以今天在燕京戏曲学院这个赛点,只有两大组,京昆青年组和地方戏青年组,在这两组内则细分为戏曲表演和器乐演奏。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舞台上灯光骤亮,主持人身着一袭月白色改良旗袍,踩着细高跟款步登上舞台,她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地说道: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在燕京戏曲学院,共同迎来国戏杯大赛的精彩时刻。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比赛的嘉宾,著名张派戏曲表演艺术家李茹云老师,著名剧作家.......”
主持人一一介绍到场有分量的嘉宾。
台下的沈歌对这些名字都不怎么熟悉,他着手中的折扇,静静地等比赛正式开始。
随后就听主持人宣布道:“国戏杯,作为全国性的重要戏曲赛事,一直致力于发掘和培养优秀的戏曲人才。今天,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将看到来自各个专业组的青年才俊们一展身手。现在,我宣布,本次国戏杯大赛燕京戏曲学院赛区的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位登台的选手是一位身穿淡蓝色卫衣搭配牛仔裤,扎着高马尾的女生,她唱的选段是《锁麟囊》中,薛湘灵与赵守贞同在春秋亭避雨那一段,也就是《春秋亭外风雨暴》这段二六。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
“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度鹊桥......”
与端庄大气的梅派不同,程派以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风格著称,共鸣位置靠后,也就是常说的“脑后音”。
“这段《锁麟囊》还可以。”
“我觉得情绪可能有点不到位,因为这里的情节是薛湘灵和赵守贞两人同一天出嫁,同时在春秋亭避雨,她很好奇对方为什么要在大喜的日子哭,既纳闷,又在猜测原因时对赵守贞有同情之心......”
“我也觉得唱得不错。”
台下的观众小声议论着。
“哎沈歌,你觉得怎么样?”
白灵溪坐在了沈歌的后面,此刻当第一位选手开始表演后,她探头靠近沈歌,开口问道。因为她这个小助理当的十分称职,她手中有一份选手的名单,如果沈歌对台上选手评价不错十分看好的话,她会在纸上重点标注。
“一般。”
沈歌淡淡道:“虽说程派的唱腔特点就是幽咽,或者说有厚度,但却不是刻意的闷哑。而且在唱时也不要一直沉闷,该亮时嗓音同样可以清亮,一口丹田气托着,低腔的时候可以细若游丝、幽咽泉流,但是高腔的时候同样也得能清亮有神!”
“现在的年轻演员,有点儿刻意地主动去模仿程派的闷哑了。”
闻言白灵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那就是不太满意了。
随后第一名女生表演完毕,下一位选手登台。
因为现在是初赛,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严格,很多沈歌挑出来毛病的选手大都成功晋级了下一轮。
整体来看,唱旦角的以女生居多,男旦沈歌还真没看到几个。
“已经登台十二个人了,一个得到好评的都没有。”
白灵溪看着手中的记录本,心中暗道沈歌还真是严格,自从比赛开始到现在,他对出场的选手最好的评价就是——“还行”。
就在这时,又有一位选手登台,引起了些许议论。
原因无他——
这个选手是扮上出场的。
国戏杯大赛只有到半决赛、决赛时才必须要求彩唱,预赛是没有这个规则的。
因为评委仅从选手的唱上就能分辨出个大概,彩唱作用不大。
再加上化妆和戏服举办方是不会提供的,需要选手自备,所以绝大多数选手为了省时省力又省钱,都不会在初赛就化妆穿戏服。其他人要么穿自己的衣服,正式一点儿的就套上西装。
因此这第一位扮上出场的选手还是挺引人注目的。
“老旦。”
白灵溪道。
“嗯。”
沈歌点点头。
与正旦青衣、老生小生武生这些角色行当相比,老旦的演员相对较少,一方面是老旦这个角色形成的比其他角色晚,在戏本中也多是配角,最早期多由其他演员兼任,直到后来慢慢发展,才有了专职的京剧演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老旦的唱腔特点与青衣、老生都不一样,虽然老旦用的是真嗓,但却不像老生那样刚劲有力、发声平直,而是如青衣一般,迂回婉转。
所以与其他行当相比,老旦演员更少一点,更别说这戏曲学院里的青年老旦演员了。
沈歌在看到这名老旦选手时,也稍稍诧异了一下。
弦声响起。
只见这位老旦选手在台上站定,抬抬袖子,双手架在腰间。
不用开唱,从他的扮相上就能看出来他唱的是哪一出戏了。
《打龙袍》。
只听台上老旦选手开口唱道:
“一见皇儿跪埃尘,开言大骂无道君。”
“二十年前娘有孕,刘妃郭槐他起下狠毒心......”
不错。
闻听沈歌眉梢一挑,微微点头,“竟还是位乾旦!”
老旦演员少,男老旦演员就更少了,大熊猫一样的稀罕物,没想到燕京戏曲学院里还藏着这样的学生。他唱《梨花颂》的那天晚上并没有看到对方,想来是对方不想参加,又或者是对方登台时他已经唱完《梨花颂》离开了。
“他是男生?”
白灵溪愕然,“扮上这个老旦我完全没看出来他是男生,而且听他唱的声音,也很像戏曲里那种老妪的声音......”
“所以说他水平不错,”沈歌平静地说,“再加上你也不是行内人,乍一听听不出来也很正常。”
“哦。”
白灵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后在手中的选手名单上,将“童鸿才”这个名字给标注了出来。
“这童鸿才平时在学校里不声不响,但本事比咱们大部分人都强多了。”
“人家敢学老旦,尤其还是男老旦这个行当,肯定是喜欢这一行,而且也有那个实力。”
“就他露的这一手,学院里工老旦的还真没几个能打的。”
台下的学生也都小声议论着。
“一计不成二计生,约定了八月十五火焚冷宫庭。”
“多亏了恩人来救应,将为娘我救至在那破瓦寒窑把身存。”
“白天讨饭苦吃不尽......”
沈歌盯着台上这位名叫“童鸿才”的老旦选手表演,忽然轻笑了一下。
老旦传承至今,与其他行当相比流派不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四派,龚派、李派、新李派和大嫂子派。
龚派老旦行腔婉转,嗓音清脆苍劲,独有特色,不过这一派传人极少,已几近消失。
李派,是李多奎先生创立的,唱腔古朴苍劲,尤其注重老旦口中苍老的韵味,是传统老旦的经典。
新李派是在李派的基础上融合了青衣唱腔的特点;而大嫂子派,则是根据现在京剧的发展,弱化了李派老旦注重的“衰音”,唱腔更加的高亢明亮,包括老旦的整体衣着,都变得更加靓丽了,被很多老戏迷调侃为“大嗓青衣”,而不称其为老旦。
童鸿才明显学的是经典的传统李派老旦,沈歌之所以笑倒不是因为对方唱错了,而是感慨他这是真正学到了李派的精髓。
那股闭着眼摇头晃脑的劲儿,可算是将李多奎先生的特点全学去了。
“若不是老陈琳他记得准,险些儿你错斩了那架海金梁擎天柱一根,我越思越想心头恨,不由得哀家动无名。内侍看过紫金棍——”
《打龙袍》这出戏是华国剧作的经典戏码,李后回朝让包拯用紫金棍打皇帝,包拯是高情商,就让皇上脱了龙袍,以打龙袍替代......
一曲结束。
童鸿才这一段《打龙袍》赢的掌声比前几位出场的选手响亮了很多,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他与其他选手的实力差距明显。
“我已经记下这人了。”
白灵溪在一旁对沈歌道。
沈歌微微点头,这人是个好苗子,可以争取一下,但人家愿不愿意来他这梨春楼,就不得而知了。
“张学文登场了!”
“我今天来比赛现场就是冲他来的。”
“话说他今天要唱什么?”
“好像是《空城计》!”
伴随着下一位选手出场,台下坐席上的学生顿时出现了些许骚动,低声兴奋地讨论着关于刚出场的这位学生。
“他是很受欢迎吗?怎么好像都在议论他?”
白灵溪疑惑道。
沈歌没做声,对方厉不厉害一听便知,他的招人要求也不单单只限于戏曲基本功,如果有特长或者什么过人之处,一样可以收纳入梨春楼。
弦声一响,就听台上这位似乎很受欢迎的“张学文”选手开口唱道: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空城计》!”
白灵溪道。
这是京剧里的经典名段,常年跟着白绍礼耳濡目染之下,连她都能不知不觉地将这一段哼唱完整。
听完他唱的这第一句,沈歌眉梢一挑,露出一抹古怪之色。
“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听到这里沈歌就恍然明白了,为什么在这位选手上台后,台下的学生们议论纷纷了。
这位唱《空城计》的选手,他唱的是关派!
只不过不是关肃霜大师的那个“关派”。
而是关正明的“关”。
值得一提的是,关正明老师还有个别称——
关老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