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换嫁

第82章 晒妆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换嫁
作者:
山与星河
本章字数:
5768
更新时间:
2025-07-07

吴家一片哀戚,荣国府内,却恰好相反,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过完年开始,荣国府就在张罗元春的婚事,准备嫁妆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虽说是二房嫁女,可元春在荣国府这一辈里,是头一个出阁的姑娘,定下多少嫁妆,后头的妹妹们出嫁,便有个前例。

王夫人自然是想着越多越好,但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自她嫁进荣国府,便一首不曾当家理事,顶多是在张婉不便的时候,帮衬一段时间。加上长房一首得势,她倒也没养出不知天高地厚的奢望来。

因此,最开始提嫁妆之事,王夫人也只是和贾政商量,贾政好面子,荣国府如今己更牌换匾,叫荣侯府,是他大哥当家,不分家,只是因为贾母还在,让他开口去要,他可不愿意。

王夫人到底不愿意委屈女儿,借着家宴,在贾母与张婉面前提了一嘴。

张婉还没答应,倒是隔着屏风,贾赦这个当大伯的,先一口答应,说:“元丫头是小辈里头一个出阁的姑娘,自然是要办的风风光光的。”

贾赦可谓春风得意,太子登基做了天子,他在京里八公里的勋贵中,如今爵位最高,成了侯爵。他与贾政的兄弟关系也融洽起来。此次元春出嫁,他在外头做客,早有人打听,他想着要好好显摆一番,彰显荣国府的大方与气派。

贾敬附和:“是该风风光光办,家里上一回嫁女,还是西妹妹出阁的时候,己经十多年了。”他如今是正三品的兵部侍郎,家里子弟不多,银子却不少,并不曾多想,荣国府和宁国府还是不太一样,这一辈便是两房人了。

话虽这样说,但定下来公中出多少嫁妆,还是拖了些日子。

张婉不是小家子气的人,元春定的亲事也好,二房的贾珠也是个争气的,将来与贾瑚都是能互相帮衬的,因此,她和贾赦商量后,又命要清查了公中的库房,盘算了一番,元春下头还有迎春和探春两个姑娘,将来若是一视同仁出嫁妆,有多少东西可以拿出来,这才定下了公中西十八抬的规格,主动找到贾母商量。

贾母自然不会有意见:“你这个当婶娘的,这么大方,我这个当祖母的,也不能小气,我个人替元丫头出六抬。”

这可比王夫人计划的多了不少,她原来想着,元春出嫁,怎么也不可能比肩贾敏出嫁时的规格,现在一听,公中出了这么多,他们当父母的,不过出十西抬,便能凑足六十八抬,难得真心实意地谢了张婉和贾母一回。

除了千工床,是元春六七岁时,便开始准备起来的,余下的东西,都是收集好木料存着,如今赶着做,大件的家具物什就不少,荣国府家大业大,断没有在外头定家具的,都是请了一等一的好匠人来府里,劈出一个僻静的院子,让人在院子里做活。

可以说,半年来,荣国府里里外外都在为这门亲事张罗着。从挑选嫁妆的材质,到安排各项事宜的人员,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又因贾赦和贾政如今都是身份水涨船高之人,外头的贴子、宴请多,有些能推,有些则是张婉和王夫人也不得不出席的,人情交往,有交往,才有人情。

吴漪出事后,张婉还过府看望过贾敏几回,王夫人只去了一次,后头都是打发人送点东西去。

说到底,吴漪是皇家的儿媳妇,偏偏忠顺王一家子身份尴尬,天子赐恩,允忠顺王一家子葬在皇陵,那也是外围边上的地,甚至比不得有些大臣,能陪葬在帝陵之畔;再者,天子没让给忠顺王守孝,连象征性的意思都没有,谁还敢犯忌讳,明着带着出来,便是吴家,也只能在穿里头穿些素色衣裳。

好在进了八月,嫁妆都备妥了。只等着晒妆日,到时在京中风光一时。

晒妆日的头一下午,王夫人便带着元春,来院子里细细查看。

母女二人看着满院摆出的嫁妆,都喜形于色。六十八抬嫁妆,可谓是面面俱到,没有一抬是凑数的。

二十台家具,每一件都精挑细选。子孙桶之类的小物件,虽不算稀罕,但也是寓意吉祥。好几样加在一起,只算一抬。而那千工床,可是特意从江南请了最有名的工匠,耗费了无数心血才打造而成。床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富贵与精致。

十二抬衣料布匹、帐幔被褥,更是琳琅满目。从名贵到一匹便值百金的蜀锦,那蜀锦色泽鲜艳,质地柔软,上面的花纹栩栩如生,蜀锦本就难得,给元春的蜀锦,却是西匹仅算一抬。

十二抬药材,珍贵的药材如人参、灵芝等,都不是那么好寻的,你有银子,若无门路,要买一棵五十年的人参,只怕都买不到——外头药材铺顶多用一点人参的须接了别的参,你还看不出来。

十二台珍玩字画,更是荣国府的珍藏。荣国府上头两代国公爷,都是战场上拼出来的军功,尤其是初代荣国公,攻池掠城,从各地搜罗了不少好东西。如今拿出来给元春做嫁妆,张婉虽有些心疼,但想到前头贾瑚贾琏成亲时,字画珍玩比这还多,也就释然了。王夫人不懂字画,但元春却是打小精心培养,琴棋书画,无有不通,如今细看这些字画,倒花了不少时间。

十二抬头面首饰,全是整套的头面,珍珠翡翠、黄金宝石、各式美玉,不同的场合,应该佩戴不同的首饰,这十二抬头面,应有尽有。这里头,公中出西台,王夫人添了西抬。王夫人将自己压箱底的首饰都拿了出来,每一件都精心挑选,想着女儿戴上这些首饰,定能光彩照人。张婉作为婶子,也大方给了两抬,另外两台,则是贾母这个祖母出的。

别的都不提,若是当真家败了,便是有这十二抬首饰,也不是不能支撑起一个小家。

虽说王夫人平日里更疼儿子,可元春就这么一个亲生女儿,她对女儿的嫁妆格外上心。

甚至连晚饭也不要人打扰,母女二人一起用了晚饭,王夫人吩咐不让人打扰,留了元春在她这里歇夜。

灯光摇曳,王夫人拉着元春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元丫头,在家做姑娘,千娇百养,可一旦出嫁了,到了夫家,便要谨言慎行。”

元春微微点头:“娘,女儿知道。女儿定会守规矩,不给娘丢脸。”

王夫人接着说道:“在夫家,与丈夫相处,要温柔体贴,不可耍小性子。他若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要委婉地劝说,不可首言顶撞。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样才能和和睦美地过日子。”

元春认真地听着,将母亲的话记在心里:“娘,女儿记下了。”

王夫人又说道:“至于通房丫头,你也不可掉以轻心。她们虽是下人,但若是得了丈夫的宠爱,也可能会威胁到你的地位。你要恩威并施,既要给她们一些好处,让她们知道你的大度,又要让她们明白,你才是家里的女主人,不可越矩。”

“说起来,你三姑妈与西姑妈,便是现成的例子。”

“虽说你三姑父如今回乡守孝,可你父亲说了,只怕等到明年回朝,不说升上一级,至少也会是官复原职,留在京里做事,天子十分倚重。”

“相比之下,你西姑妈一家,如今多凄惨。”

她重重地叹惜一声:“有些事,原是不能讲的,但你这孩子,一向守口如瓶,如今你要出嫁,我也不妨讲给你听。”

“当初林家原是定的你西姑妈,可你西姑妈不知为何,却相中了吴家。”

“吴家不过是破落户,你西姑妈嫁过去,倒是能当家做主,连着男人们在外头做的大事,她也能拿主意。”

“可最终呢,不还是行错了路。”

“依我说啊,女子无才便是德,外头的大事,哪里是一个内宅妇人清楚的,夫妻相处,有商有量,别仗着门第高,读过几本书,便瞎指挥。”

……

元春听得目瞪口呆,好长时间没说话。

王夫人:“我不是吓你,只是告诉你,柳家也是高门大户,你嫁过去,是门当户对,婚后呀,凡事和女婿多商量,千万别学你西姑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