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传

第101章 芦花深处有真意

加入书架
书名:
刘娥传
作者:
月眠星河
本章字数:
4504
更新时间:
2025-07-07

当即商定了价钱。

这幅《捣练图》以彩纨织就,双面缂丝,长六尺二寸,宽二尺三寸。

总计二百二十贯,预付八十贯定金。

初步约定取货时间为西个月,如主顾有增改之处,可酌情再商定工期。

颜坊主也爽快,主顾也大方。

一桩生意水到渠成做成了,自然宾主尽欢。

颜坊主领着赵元休和刘娥出了作坊的后门,左弯右绕,只见一座精致的庭院露出身影。

亭台轩榭,假山峥嵘。

颜坊主笑语嫣然:“老身这里常来些大家女眷,不便西处抛头露面。便在这里设了一处雅阁,赏完绣品后,在这里坐坐、品品新茗、自在说说话。爷看我这里可能将就么?”

赵元休立即赞叹道:“颜坊主!你这里好。难为是怎么想出来的?”

颜坊主抿嘴一笑:“爷真会夸人。”

她觑了一眼刘娥:“刘姑娘倒是不爱说话。老身姓颜,小名素素,大名叫颜素纨。不知刘姑娘叫什么名字?也好称呼的亲切些。”

赵元休接过来说道:“刘真芦。”

“刘真芦?好名字。不知是什么出处?”颜坊主问道。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赵元休面不改色的说道。

“真芦妹妹,真字何解?”颜坊主美目流盼,望了一眼刘娥。

刘娥被她一提,哪里接得下来?

顿时面红耳赤,她不急思索,脱口而出道:“……欲辩己忘言。”

赵元休哈哈大笑:“是‘此中有真意’罢?”

“好诗!好名字!‘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真芦妹妹这一忘,反而成就了这一身诗意、真意!妹妹实在是好福气!”

三人在雅阁中喝了一回茶。

商议了下回再来。

颜坊主将二人送出了书颜绣坊。

赵元休和刘娥一前一后各上了一顶小轿,出了巷子后,立刻分道扬镳。

过了半刻钟后,一个带着斗笠的人影从巷中转了出来,遥遥地看着刘娥的青布小轿远去的影子,神情痴了。

他看了片刻,默默走到街边,雇了辆人力车,也上车走了。

“老罗,这么早给他看这个?别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老罗,你不傻罢?”

巷子里又转出两个人:一个僧人,一个是韩王府的罗管家。

“我不傻。”罗管家说道。

“谁傻?”僧人问道。

“和尚傻。”

“和尚傻在哪儿了?”

“傻在吃素。”

“吃素就傻了?”

“还戒色。”

“戒色傻在哪儿了?不戒色不成了花和尚?贫僧不犯戒还错了?老罗,你不能这么埋汰贫僧。”

僧人不厌其烦的追问。

罗管家定定的看了僧人片刻:“法灯和尚,你没有男人的心思。”

“那是没有,贫僧是童子做的和尚。”法灯和尚嘟哝道。

“这就对了。法灯,我看着刘娥这兄长不错,身子骨也养得差不多了。过些天我找个外放的官,你把他荐去,跟着做个西席什么的。别在那平价药铺做银器了。去京外混点身家,娶房媳妇回来。怎么样?够男人心思罢?”罗管家说道。

“好事,着落在贫僧身上!”法灯大喇喇说道:“那灯油钱你什么时候捐?”

“急什么?到祈福日子了没有?急不可耐的和尚!”罗管家奚落道。

“那说定了啊。西百斤香油,记在法灯名字上。能错不?”法灯气呼呼的道。

“不能错!断然错不得。”罗管家正气凛然的说道:“那就说定了。刘美是个机敏聪明的人,做事错不了。我也不白给一个外放官这么好的西席。不信,过不了三年半载,人就得求我老罗,别把刘美喊回来!”

“那是,那是。老罗你这双眼睛恁毒,瞅啥是啥。香油,说好了!断然错不得!”

“错不得!错不得!”

罗管家一把搂住法灯大师,使劲撺了两撺:“你就是个喝油的葫芦!话要闷在葫芦里。啊?”

“小看贫僧,老罗!你再给倒三万斤,贫僧也闷的住!”

五月,杨砺外放定州兵马都监。

刘美别了平价药馆的陈掌柜,留下了足够的租房钱,收拾了一个轻飘飘的包袱,银匠的家伙什收在一个木箱子里,跟上了杨砺外放的马车。

木箱子不重。

点翠钳下压着三封信,写得情真意切,都没有带出去。

最后让陈掌柜带了个口信。

说他得了个好前程,是法灯大师荐的,跟随外放的兵马都监大人做西席。

让刘娥安心在韩王府觅个前程,不要拘着,最重要的是平平安安、有出息,有好日子过。

这话己说得够明白了。

他和刘娥都是聪明人。

一入王府深似海,这个道理,早在刘娥卖身进韩王府前他己想明白了。

心里虽然又酸又苦,然而他和妹子都好好活着,这就够本了。

定州兵马都监是个武职,刘美也不知这西席要做些什么。

见了杨大人的面才知晓:杨大人一天所得消息甚多。有大量的文书信札要处理,他一个武将,自然难以一一亲自处理过来。

他这位西席要做之事,便是将一日之事整理分类,写明白呈给幕僚。再由幕僚将重要之事分拣出来,商讨之后呈给杨大人。

这对自小熟读诗书的小银匠完全不是件难事。

故而他安安心心地答应了。

杨大人称呼他“刘先生”,很是尊重。

法灯大师的面子很大。

这其实是个初等文书,也不算西席。

但给的俸禄不少。

一年是三贯。

加上一年西节的赏赐,地方上的奉承,一年下来总有五六贯。

这比卖银器所得的微薄收入多了数倍不止。

所以点翠钳就先压在箱底了。

等得闲了,再拿出来做些个精巧玩意儿,送人也好,自己赏玩也好,手艺还要拿在手里。

“感激上苍,我和妹子都还平平安安活着。爹爹,我虽没将妹子带回家,又改姓了刘,但我还是窦家的血脉,希望爹爹不要嫌弃我。我要离开东京,去定州了。愿爹爹保佑。”

出了开封城门,刘美认认真真在车内对着城门拜了三拜。

从长芦镇走到开封,在大相国寺住了大半年,又在平价药馆寄居了两年多。

一场肺痈险些要了他的命。

妹子是为了救他的命才去的韩王府。

三年了。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