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弃子?逆袭登基

第44章 李世民妥协开仓,大战一触即发!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开局弃子?逆袭登基
作者:
往而深
本章字数:
3368
更新时间:
2025-05-17

长安城,清晨。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三匹浑身浴血的驿马接连冲入朱雀门,马背上的信使几乎是从鞍鞯上滚落下来的。

"急报!曹州民变!"

"濮州失守!"

"齐州官仓被劫!"

太极殿前的金吾卫接过染血的军报时,发现信使的指甲缝里还残留着黄土,那是山东特有的旱地土色。

李世民展开军报的手很稳,但站在最近的房玄龄还是注意到,天子食指上的玉扳指在绢面上磕出了一道裂痕。

"三州皆反?"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说说详情。"

兵部尚书杜如晦的汇报简短而残酷:

曹州三千饥民冲进刺史府时,府库里的粮食己经发霉;

濮州的暴民把刺史吊死在城门上,旁边用血写着"还我粮来";

齐州的乱局最蹊跷,有人发现暴动首领佩戴着岭南特制的雷纹腰牌。

"岭南的手笔。"长孙无忌冷笑,"薛万彻倒是会抓时机。"

殿内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想起那个被刻意回避的问题:这些暴动,真的只是薛万彻在操纵吗?

当日,户部的算盘声在偏殿响到深夜,当戴胄捧着账册面圣时,这位素来刚首的户部尚书脚步都有些踉跄。

"陛下,若开仓放粮平抑山东民变,征讨岭南的军粮就只能支撑两个月。"

李世民的目光扫过地图。

从长安到岭南,大军开拔至少要三个月。这意味着如果战事不能在三个月内结束......

"传朕口谕。"

他忽然起身,"即日起,关中、河东各州开常平仓赈济山东。另派御史巡查,有克扣赈粮者,诛三族。"

这个决定让几位重臣都变了脸色。常平仓是大唐最后的战略储备,动用了就意味着没有退路。

"那岭南......"侯君集忍不住开口。

"按原计划出兵。"李世民的手指重重按在地图上的五岭关,"但行军速度加快一倍。"

诏令传出后,长安城的粮价一夜之间翻了西倍。在东市最大的粮行后院,几个身着锦袍的男子正在密谈。

"陛下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啊。"博陵崔氏的代表着茶盏,"开了常平仓,往后三年都补不回来。"

"岭南那边开价多少?"太原王氏的管事突然问道。

黑暗中有人比了个数字,引来一阵抽气声。

"再等等。"为首的清河崔氏老者眯起眼睛,"等大军过了五岭,看看李靖能不能速战速决......"

——

灞桥军营里,即将南征的士卒们领到了双份军饷。但随军司马发现,不少士兵偷偷把铜钱串在贴身的布条上,这是预备阵亡后让同袍带回老家的做法。

"听说岭南王能呼风唤雨?"

"我表哥在雷州水师,说旗舰真是被雷劈沉的......"

"闭嘴!想掉脑袋吗?"

类似的窃窃私语在每个营帐里蔓延......更棘手的是,随军粮官报告说,新领到的军粮里掺了更多糠麸。

这意味着朝廷的储备比想象中更吃紧。

中军帐内,李靖盯着沙盘久久不语。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很清楚:一支缺粮的军队,翻越瘴气弥漫的五岭去攻打以逸待劳的敌人,胜算能有几何?

——

岭南神都的议事厅里,冯盎正对着沙盘哈哈大笑:"李靖老儿带着饿兵来送死?"

薛万彻却皱眉看向主座上的李宽:"真神,我们的探子说,李世民这次是铁了心要速战速决。"

李宽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这个动作让在座众将都屏住了呼吸,每当"雷神"思考时,空气中都仿佛有电流窜动。

"传令各州。"他最终开口,"放弃五岭以北所有据点,全军收缩到韶关一线。"

这个决定让众人愕然。冯盎急道:"白白让出三百里疆土?"

"用三百里换他十万大军的粮道。"李宽眼中闪过一丝紫电,"待五岭大战后,就把所有粮道烧毁。"

[情绪点+250000,来自战略博弈的深化]

——

当夜,山东灾区的某个村落里,几个老者围坐在仅剩的一口井边。

"听说了吗?长安终于开仓了。"

"呸!要不是岭南的粮队先到,早饿死人了!"

"小点声......朝廷的大军就要到了。"

黑暗中,有人悄悄摸出个木雕的小像,那是个踏云执电的少年模样。

很快,类似的木像在山东各地如野草般冒出来,被藏在灶王爷的神龛后面,藏在贴身的衣袋里。

而在长安的太极殿,李世民突然从噩梦中惊醒。他梦见自己站在干裂的大地上,头顶是万里无云的晴空。远处似乎有个声音在问:

"陛下可曾想过,为何谶语里的灾祸,件件应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