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总裁的大秦科技逆袭

第一百一十六章 跨海传音授典章 扶桑择道启新章

加入书架
书名:
现代总裁的大秦科技逆袭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558
更新时间:
2025-06-11

公元前9年3月10日,长安的海棠花初绽,粉白花瓣在量子通讯器的蓝光中若隐若现。童浩林身着月白色织锦常服,指尖轻点桌面,藤原樱的全息影像便出现在未央宫的书房里。日本女皇依旧穿着改良版的十二单衣,外搭大秦风格的皮质束腰,腰间悬挂的青铜短刀正是童浩林此前所赠,刀鞘上樱花与玄鸟的纹饰在光影中流转。

“小樱,最近东京的樱花可开得盛?”童浩林笑着寒暄,率先打破沉默。

藤原樱微微颔首,身后的皇居庭院随之映入眼帘,八重樱如云似霞,“托陛下的福,今春暖得早,上野公园的游人如织,新修的蒸汽小火车首通赏樱区,百姓们都赞不绝口。”她顿了顿,目光变得郑重,“只是这改革之路,越往后走,越觉得需要陛下指点。”

童浩林抬手示意,书房的全息幕布瞬间展开,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制度图谱。“你且看,”他的手指划过闪烁的光点,“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能激发工商活力,君主立宪制可保国本稳固,司法独立是万民公正的基石,而工业文明下的联邦制,则能平衡中央与地方。这些制度,大秦皆有实践,各有利弊。”

话音刚落,幕布切换成动态模拟画面。左侧,是实行君主立宪制与资本主义的英吉利,伦敦金融城的股票指数飞速攀升,却伴随工人罢工的抗议浪潮;右侧,展示的是联邦制下的德意志,各邦的工业发展百花齐放,但税收分配矛盾不断凸显。

藤原樱若有所思地托着下巴:“《孙子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制度选择是否也该因地制宜?”她调出日本的全息地图,北海道的煤矿、大阪的工厂、九州的港口依次亮起,“日本列岛分散,资源不均,若照搬某一国制度,恐生祸端。”

“正是如此!”童浩林眼中闪过赞赏,墨家机关人适时呈上一卷竹简,“这是大秦智囊团根据日本国情整理的《东瀛改制方略》。你看,若采用‘君主立宪为体,联邦分权为用’的模式——天皇作为国家象征凝聚人心,同时赋予北海道、九州等经济大区更多自治权,或许能破解难题。”

全息投影随之变化,模拟出日本新制度下的运行图景:东京的中央政府掌控外交与军事,北海道可自主制定矿业税收政策,九州则依托港口发展外贸特区。更令人瞩目的是司法系统,独立于行政的“大理寺”在全岛设立分院,量子加密的“明镜系统”确保每一份卷宗不可篡改。

“至于资产阶级与工业文明,”童浩林调出经济数据,“大秦可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墨家新研发的‘聚能蒸汽机’,能耗降低60%,正适合日本推广;长安证券交易所也可为日本企业开放上市通道。”

藤原樱的神色愈发振奋,却又突然皱眉:“陛下,我虽推崇《孙子兵法》的‘因敌变化而取胜’,但日本贵族与新兴商人矛盾渐显,若贸然推进资本主义,恐引发动荡。”

童浩林闻言,调出历史影像。画面中,大秦商鞅变法时贵族反抗的场景与日本当下如出一辙,却随着时间推移,因军功授爵、土地改革等政策,矛盾逐渐消弭。“关键在‘度’,”他语重心长道,“可先设立‘商勋制度’,让商人通过纳税、技术革新获取爵位,既安抚贵族,又激励工商。”

谈话持续至深夜,量子通讯器的蓝光映照着两人专注的面庞。当藤原樱起身告辞时,童浩林又命人送来一箱典籍——不仅有《君主立宪制实施细则》《联邦制百问》,还有特别标注的《孙子兵法与治国韬略注疏》,扉页上用秦篆写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察时度势,方能兴国。”

三日后,东京皇居前举行万人集会。藤原樱站在新修建的“明治台”上,身后巨幅全息投影展示着改革方案:君主立宪制确保天皇权威,联邦制赋予地方发展活力,司法独立守护公平正义,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则如同一双巨手,托举起日本的工业文明。“此非照搬他国,而是集百家之长!”她的声音通过扩音装置响彻全城,“从今日起,日本将踏上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消息传遍世界,各国纷纷瞩目。英吉利女皇伊丽莎白送来贺电,盛赞方案“既有传统之稳,又具革新之勇”;德意志各邦派出使者,希望交流联邦制经验;更有南洋诸国派来留学生,渴望学习日本“混合制度”的智慧。

在这场跨越万里的对话后,日本如同精密调试的蒸汽机械,各个部件开始协同运转。东京的议会大厦里,贵族、商人、学者激烈辩论税收法案;大阪的造船厂,新型万吨级货轮正在船坞成型;北海道的矿区,工人用大秦引进的自动化设备开采资源。而藤原樱的案头,始终摆放着那卷《孙子兵法与治国韬略注疏》,时刻提醒着她:治国如用兵,唯有审时度势、灵活应变,方能在时代浪潮中,为日本寻得一条康庄大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