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第14章 民间的反抗之声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3014
更新时间:
2025-05-28

天启西年深冬,江南丝织坊的檐角垂着冰棱,机杼声在寒风中时断时续。织工老周裹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枯瘦的手指被冻得发紫,却仍在僵硬地操纵梭子。“噗” 地一声,木梭划破指腹,鲜血滴落在崭新的绸缎上,洇出一朵刺目的红梅。他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 “魏税单”,泛黄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列着绸缎税、织机税,最荒唐的是那行小字 ——“人丁呼吸税”,仿佛连喘气都成了罪过。窗外突然传来刺耳的哭嚎,老周扒着结霜的窗棂望去,只见邻居家十三岁的阿巧正被官差拖拽着,发簪掉落,裙裾沾满泥泞。她凄厉的哭喊穿透风雪:“爹爹,救命!” 老周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掌心的鲜血在粗糙的麻布上晕开,他在心底嘶吼:“阉党!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魏忠贤把持东厂的第三年,“三饷加派” 的诏令如瘟疫般传遍北方大地。黄土高原上,皲裂的土地张着血盆大口,饥民们啃食着树皮草根。某天清晨,凛冽的北风中传来刺耳的铜锣声,衙役们举着皮鞭,将蜷缩在破庙中的百姓驱赶出来:“交粮!交粮!” 老农夫王老汉扑通一声跪在干裂的田垄上,浑浊的泪水砸进土里:“青天大老爷,地里连棵草都不长啊!” 话音未落,皮鞭如毒蛇般抽在他佝偻的背上。就在这时,青年王二突然抄起墙角的锄头,青筋暴起地怒吼:“兄弟们,与其饿死,不如反了!谁敢杀一狗官,助我反了这阉党!” 刹那间,破庙里爆发出雷鸣般的响应,数百饥民举着农具,潮水般涌向县衙。当县令的头颅被悬挂在城门上时,乌鸦的聒噪声中,百姓们终于尝到了反抗的滋味。

钱塘江的浪涛拍打着嘉兴府的岸堤,却盖不住盐工们愤怒的呐喊。他们赤着脚,推着装满私盐的木筏,粗粝的手掌被麻绳勒出深痕。“反苛政!反魏阉!” 的口号声中,熊熊烈火吞没了官盐仓,浓烟首冲云霄。盐工张大牛挥舞着竹矛,身上布满盐霜结成的白痂,宛如一尊愤怒的战神。当官兵的长枪刺来时,他突然扑上去,用牙齿死死咬住对方咽喉,鲜血喷溅在洁白的盐堆上。这场惨烈的战斗后,张大牛的事迹传遍江南,他用生命点燃的反抗火种,在无数百姓心中生根发芽。

苏州城的茶楼里,檀香混着茶水的热气氤氲不散,却掩不住商人们脸上的阴霾。绸缎庄掌柜沈万三猛地拍案而起,震得茶盏叮当作响:“魏阉设‘织造局’强买强卖,我们的绸缎半价收走,连本钱都回不来!这不是要断我们生路?” 众人义愤填膺,纷纷响应。第二天,苏州城的商铺纷纷关门,绣着金线的绸缎庄匾额被摘下,取而代之的是紧闭的木门。当锦衣卫的绣春刀寒光闪烁时,染坊学徒们推着滚烫的染料车,泼向如狼似虎的官兵;绸缎庄老板将账本抛进火堆,熊熊烈火映红了整个街道,化作对阉党的无声控诉。

紫禁城的红墙内,魏忠贤把玩着翡翠扳指,三角眼中闪过阴鸷的寒光。“派缇骑,见反抗者格杀勿论!” 他的声音冰冷如铁。夜色笼罩下,锦衣卫的囚车碾过青石板路,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杭州城的刑场上,书生陈墨长揖向天,朗声道:“阉党误国,天理难容!” 刽子手的鬼头刀落下,鲜血溅湿了 “反阉” 的血书;扬州盐商被剥光衣服,绑在盐堆上,咸涩的盐粒渗入伤口,痛苦的呻吟声回荡在空荡荡的盐场。然而,这些暴行不仅没能吓倒百姓,反而让更多人握紧了反抗的拳头。

寒风呼啸的破庙中,来自各地的反抗者围坐在摇曳的篝火旁。他们身上带着不同的伤痕 —— 有的是鞭痕,有的是箭伤,却都有着同样坚定的眼神。老周、王二、沈万三,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人,此刻将写满誓言的血书刺在背上。鲜血滴落,与地上的尘土混在一起,凝聚成推翻阉党的坚定信念。庙外,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远处的京城灯火通明,却掩盖不住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的颓势。魏忠贤的恐怖统治,正将这个庞大的帝国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反抗的燎原之火,己悄然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