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第2章 皇家贵胄,普王初封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3354
更新时间:
2025-05-31

咸通三年(862 年)五月初八寅时三刻,长安宫城浸在黛青色的晨雾里,太极殿前的铜龟鹤香炉腾起的青烟,与宫墙外飘来的槐花香缠绵交织。尚寝局女官朱缨踏着青砖上凝结的露水疾行,手中鎏金托盘裹着蜀锦帕子,玉碗里的朱砂安神汤却仍在晃荡,在帕子上洇出点点暗红。椒房殿内,鲛绡帐幔层层叠叠,当第一声清亮啼哭撕破寂静,十二架编钟轰然齐鸣,青铜钟体上的蟠螭纹都在震颤,惊起栖在梧桐树上的白鹭,翅尖掠过大明宫飞檐的琉璃瓦,带落几片沾着夜露的花瓣。

唐懿宗李漼跪在承天门的龙纹地砖上,双手接过乳母怀中的襁褓时,龙袍袖口滑落,露出腕间缠着的五色续命丝 —— 那是方才从佛堂取回的祈福之物。新裁的明黄襁褓绣着九爪金龙,龙睛处嵌着的鸽血红宝石在晨光中流转,宛如两滴凝固的血珠。“就叫李俨吧。” 皇帝指尖轻抚过婴儿眉眼,鎏金护甲划过空气发出细微的 “嗤” 声,“朕要这孩子如终南山巅的苍松,承继大唐万里江山。” 乳母抱着小皇子行至窗前,阳光穿透云母窗扉,在孩子眉心投下菱形光斑,恍惚间竟与三清殿壁画上元始天尊的眉间白毫别无二致。

惠妃王氏半倚在嵌螺钿的紫檀木榻上,枕边放着刚绣了一半的虎头鞋,丝线凌乱缠绕。她伸手接过孩子时,腕间的羊脂玉镯与床柱相撞,清越的声响惊得窗外的鹦鹉扑棱棱首叫。“殿下看,儇儿的手指纤长如春笋。” 她将婴儿的小手贴在自己苍白脸颊,珍珠钗上的流苏随着动作轻晃,在纱帐上投下细碎阴影,“日后定是善弄管弦的妙人。”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尚宫局掌事女官捧着紫泥密封的密奏疾步入内。懿宗展开奏章的刹那,窗外乌云翻涌,惊雷炸响,豆大的雨点砸在琉璃瓦上,将宣政殿的金顶都笼进灰蒙蒙的雨幕里。

在龙涎香与乳香萦绕的椒房殿,李儇的童年如曲江池的春水般缓缓流淌。三岁那年上元节,他坐在皇帝膝头,指着朱雀大街上的走马灯,脆生生念出灯面篆字 “长安一片月”,惊得观灯的群臣纷纷伏地叩拜。五岁时,他握着金错刀临摹《兰亭序》,墨汁染脏了龙纹袍角,却让翰林学士们啧啧称奇。每当他在宣政殿蟠龙柱下背诵《贞观政要》,阳光透过藻井洒在他身上,恍惚间真如太宗皇帝转世。可当暮色漫过宫墙,掖庭宫的灯笼次第亮起,年幼的皇子便会偷偷褪去朝服,换上短打,跟着宦官们溜进内教坊。他躲在帷幕后看乐工们调弦弄管,学杂耍艺人翻跟头,连御膳房新来的胡厨揉面,他都要蹲在灶台边看上半个时辰。

咸通十五年仲春,大明宫马球场铺满新割的嫩绿草皮,草汁混着泥土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李儇身着金线绣着瑞兽的织金锦袍,脚蹬乌皮六缝靴,腰间玉带扣上的昆仑奴浮雕栩栩如生。他手持缠枝莲纹球杖跨上追风马,马鬃上系着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赤色鞠球凌空飞起的瞬间,他双腿一夹马腹,追风马如离弦之箭冲出,球杖挥出时,锦袍广袖卷起一阵劲风,鞠球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精准落入三十步外的彩漆球门。场边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神策军指挥使田令孜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却也跟着众人击节赞叹。“若朕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 李儇摘下束发金冠,汗湿的黑发黏在脸颊,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整个大明宫的辉煌都比不上这一场马球的胜利。

优伶石野猪头戴诨裹,手持笏板趋步上前,脸上的油彩在夕阳下泛着诡异的光:“若遇尧、舜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驳放。” 这话惊得田令孜脸色骤变,藏在袖中的手紧紧攥住腰间的鱼符。场中众人屏住呼吸,唯有李儇仰头大笑,笑声惊起栖在球场西角的铜雀。他没注意到,田令孜袖中的手指正悄然攥紧,远处含元殿的鸱吻在暮色中泛着暗红,宛如凝固的血迹。而此刻,大明宫的阴影正缓缓吞噬着脚下的大地。

当李儇在马球场上纵横驰骋时,江南的稻田里,私盐贩子黄巢正带着饥民在泥泞中跋涉,腰间弯刀映着血色残阳;岭南的港口,阿拉伯商人的船队载着丝绸瓷器驶向波斯湾,甲板上堆满的越窑青瓷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而大明宫的丹凤门外,百姓们排着望不到头的长队领取赈灾粮,粥棚上方升起的袅袅炊烟里,混着老弱病残的咳嗽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童谣在夜风中飘荡:“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微弱的声音,却似一颗火星,即将点燃这摇摇欲坠的大唐帝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