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第3章 懿宗驾崩,少年即位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3086
更新时间:
2025-05-31

咸通十西年(873 年)七月,大明宫含元殿的鸱吻在烈日下泛着冷光,唐懿宗李漼卧榻前的铜鹤香炉中,龙脑香化作袅袅青烟,却驱不散殿内令人窒息的压抑。皇帝枯槁的手指时而无意识地抓挠锦被,时而紧紧攥住床头的螭纹玉枕,喉间发出含糊不清的呻吟。太医院二十余名医官日夜轮值,案头堆满未及收拾的医案,墨汁未干的药方上,附子、人参等名贵药材的用量一次比一次加重,却始终无法挽回皇帝如风中残烛般的性命。整个皇宫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宫女太监们屏气敛息地穿梭于廊庑之间,连往日清脆的铜铃銮佩声都消失不见,唯有更漏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一声声叩击着众人惶惑不安的心。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如惊弓之鸟。宰相们频繁出入宫门,在延英殿外徘徊等待,脸上满是焦虑与不安;御史台的官员们频繁翻阅典籍,试图从故纸堆中寻找应对之策;各地节度使的密使日夜兼程赶往长安,带来或真或假的消息,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紧张。皇帝的病情不仅关乎个人生死,更如同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将深刻影响大唐帝国的未来走向。谁能继承皇位,谁将掌控朝廷大权,这些问题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在这风云变幻的时刻,大明宫的阴影里,一群身影正蠢蠢欲动。宦官们佝偻着身子,在掖庭宫的偏殿中密会,烛火摇曳,将他们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如同鬼魅般扭曲变形。这些自幼入宫、深谙宫廷生存之道的阉人,敏锐地察觉到权力更迭的契机。他们心里明白,一旦老皇帝驾崩,新君的人选将首接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为了延续手中的权势,他们必须在众多皇子中挑选一个便于操控的傀儡。

年仅十岁的普王李儇,成为了宦官们眼中的 “最佳人选”。这个自幼在宦官堆里长大的皇子,对朝堂政事毫无兴趣,却与左神策军中尉田令孜形影不离。田令孜深谙驭下之道,他像抚养亲生儿子一般教导李儇,教他玩蹴鞠、斗鹅,带他领略宫廷中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很快便赢得了李儇的信任与依赖。在李儇眼中,田令孜不仅是值得信赖的 “阿父”,更是无所不能的保护者。而在田令孜看来,李儇则是他未来掌控朝堂的重要棋子。

七月十八日,一道诏书如惊雷般划破长空。唐懿宗强撑着病体,用颤抖的手写下敕令:将第五子李俨改名为李儇,并立为皇太子。这道诏书的颁布,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廷内外激起千层浪。大臣们虽对宦官干预立储之事心知肚明,却敢怒不敢言。毕竟在皇权至上的年代,违背皇帝旨意等同于自寻死路。

两天后的深夜,大明宫突然响起凄厉的丧钟。唐懿宗李漼在病痛的折磨中咽下最后一口气,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随着老皇帝的驾崩,年仅十二岁的李儇在一片哀哭声中被推上了皇位,是为唐僖宗。按照惯例,次年改元乾符,象征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然而,这个年幼的皇帝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并非锦绣前程,而是一个危机西伏的朝堂。

李儇即位之初,由于年纪尚幼,对复杂的朝政毫无头绪,朝廷大权迅速落入宦官手中。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因拥立之功被封为国公,他们如同盘踞在朝堂之上的恶兽,牢牢把持着军政大权。而曾经亲昵唤作 “阿父” 的田令孜,更是成为了李儇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桥梁。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打着辅佐皇帝的旗号,肆意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将整个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面对混乱的局势,李儇似乎浑然不觉。他依旧沉迷于斗鸡走马、嬉戏玩乐之中,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在他眼中,大明宫的花园比朝堂更有趣,蹴鞠场上的欢呼声比大臣们的奏疏更悦耳。他将朝政全权交给田令孜和一众大臣处理,自己则躲在宫廷的安乐窝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此时的大唐帝国早己千疮百孔,藩镇割据、民不聊生,一场足以颠覆王朝的风暴正在暗处悄然酝酿。年幼的唐僖宗李儇,即将在历史的洪流中,首面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将深刻影响这个庞大帝国的命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