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第9章 招安闹剧,义军分裂

加入书架
书名:
龙椅歪史:那些跑偏的九五之尊
作者:
苦丁茶2024
本章字数:
2980
更新时间:
2025-06-02

乾符三年(876 年)深秋,凛冽的江风裹挟着寒意掠过长江北岸,蕲州城在暮色中如同一座孤岛,被浓重的肃杀氛围层层笼罩。城墙斑驳的砖石上,还残留着前日激战的血迹,青苔与裂痕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王仙芝率领的起义军如同黑色的潮水,营帐连绵数里,密密麻麻地扎在城外开阔地,旌旗如林,战鼓轰鸣,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空。

城头的唐军士兵瑟瑟发抖,紧握兵器的手掌满是冷汗,望着城外如蚁群般涌动的义军,心中满是恐惧。蕲州刺史裴偓裹紧狐裘,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登上城楼。寒风呼啸着灌进领口,他望着城外黑压压的义军大营,双腿止不住地打颤。城中粮仓见底,求援的信鸽一去不返,绝望如同毒蛇缠绕着他的心。突然,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转身疾步走下城楼,召集幕僚商议招安之策,妄图用这一招保住自己的性命与官位。

王仙芝身披玄铁铠甲,坐在中军大帐的虎皮椅上,手中着起义以来缴获的金错刀。连日征战的疲惫掩盖不住他眼中的锋芒,这些日子攻城略地的胜利,让他的威名在百姓和义军心中愈发响亮。当朝廷使者身着锦袍,趾高气扬地踏入营帐,宣读那封许诺封他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诏书时,王仙芝握着刀柄的手微微颤抖。使者描述的长安繁华、朝廷恩宠,如同蜜糖般诱惑着他,曾经对唐王朝的愤恨,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渐渐模糊。他仿佛己经看到自己身着官服,在朝堂上接受众人朝拜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

正在这时,一阵狂风掀开帐帘,黄巢如同一头暴怒的雄狮冲了进来。他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猩红战袍,腰间悬着寒光闪闪的宝剑,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王仙芝!” 黄巢怒喝一声,声如洪钟,震得帐中众人耳膜生疼。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铁钳般的大手狠狠揪住王仙芝的衣领,将他从椅子上提了起来,“当初我们歃血为盟,要推翻这腐朽朝廷,还百姓太平!如今你为了一己私利,就要抛下这五千兄弟,让他们何去何从?!” 黄巢眼中喷出怒火,脖颈青筋暴起,话音未落,一记重拳便狠狠砸在王仙芝脸上。

营帐内瞬间炸开了锅,义军将领们纷纷站起身,拔出兵器,怒视着王仙芝和朝廷使者。“不能招安!”“我们要杀进长安!” 怒吼声此起彼伏,震得营帐都在摇晃。王仙芝踉跄着后退几步,嘴角渗出鲜血,望着眼前群情激愤的兄弟们,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心中满是懊悔与挣扎。在众人的怒视下,他无奈地挥挥手,打发走了朝廷使者,可这场风波,己然在起义军之间埋下了深深的裂痕。

自那以后,王仙芝与黄巢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昔日并肩作战的情谊支离破碎。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人分道扬镳,起义军也随之分成两支队伍。朝廷得知消息后,弹冠相庆,调兵遣将,企图将义军各个击破。王仙芝率领的部队转战河南,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在陈州城下,他指挥义军与唐军展开激战,箭矢如雨,杀声震天。义军将士们悍不畏死,以一当十,将唐军打得丢盔弃甲。而黄巢则挥师南下,首捣江淮。在采石矶,他率领义军乘着战船,如利剑般劈开江面,与唐军水师展开殊死搏斗。火光映红了江水,喊杀声回荡在夜空,黄巢身先士卒,带领义军大破唐军,占领了一处又一处城池。

与此同时,长安皇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大明宫的马球场上,绿草如茵,彩旗飘扬。唐僖宗李儇头戴嵌玉金冠,身着锦绣华服,慵懒地斜倚在金丝楠木打造的看台上。他手中把玩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眼神痴迷地盯着场上激烈的马球比赛,不时发出阵阵欢笑。当身边的宦官提醒他义军作乱的消息时,他不耐烦地挥挥手,“不过是些草寇,自有将士们去平定,莫要扫了朕的兴致。快想想,下一场赌局用什么彩头才好。” 宫殿外的战火硝烟与宫内的歌舞升平形成鲜明对比,恰似一曲王朝覆灭的哀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