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霸王

第4章 盐铁论·三策定乾坤

加入书架
书名:
隋唐霸王
作者:
臭鱼烂虾啥也不会
本章字数:
6048
更新时间:
2025-07-01

“杨氏曲辕犁”如同一股飓风,迅速席卷了太原城及其周边县乡。

留守府衙雷厉风行,在李渊的亲自督办下,图纸被复制分发到辖下各州县,官府牵头组织工匠日夜赶制。第一批新犁很快投入使用,效果立竿见影。田间地头,农夫们看着只需一头牛就能轻松拉动、翻土又快又深的“神犁”,无不欢欣鼓舞,交口称赞。“杨傲天”这个名字,连同“杨氏曲辕犁”,在太原百姓口中迅速传开,成了“少年英才”、“活人无数”的代名词。

杨傲天在留守府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李渊对他愈发器重,不仅赏赐了金银绸缎,还时常召他入府议事,言语间俨然将他视为重要的子侄辈核心成员。李建成、李世民兄弟见到他,态度也明显客气了许多。李秀宁虽然依旧清冷,但偶尔目光交汇,杨傲天能捕捉到她眼中一闪而过的讶异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然而,杨傲天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光环冲昏头脑。他深知,一件农具带来的声望和好感,在乱世将至的大背景下,是脆弱的。想要真正在李家这条船上站稳,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他需要拿出更多、更硬的筹码。粮食,是根基,但争霸天下,光有粮食还远远不够!

钱!铁!人!缺一不可!

这一日,李渊再次召见杨傲天,地点却非前厅,而是戒备森严的书房。同座的只有寥寥数人: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以及李渊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时任晋阳令的刘文静。气氛凝重,显然是在商议极为机密之事。

“傲天来了,坐。”李渊指了指下首一个位置,语气比往日更加亲近。“今日召你来,是想听听你对当下时局的看法。你心思活络,常有惊人之语,不必拘束,但说无妨。”

杨傲天心中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这既是李渊对他能力的进一步试探,也是他展现更大价值、真正跻身核心圈子的绝佳机会!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目光扫过在座几人。李渊眼神深邃,隐含期待;李建成目光锐利,带着审视;李世民则沉静内敛,目光平和;刘文静则捋着胡须,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世伯,诸位兄长,刘公。”杨傲天拱手,声音沉稳清晰,“小侄斗胆,略陈浅见。当今天下,主上(指杨广)三征辽东,耗尽府库,民力凋敝。山东王薄虽平,然怨气未消,如同遍地干柴,一触即燃。关陇、山东门阀,各怀心思。突厥狼视眈眈。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番话,道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共识,但由一个十八岁的“小世家子”口中说出,且条理清晰,首指要害,还是让李渊等人微微动容。

“然,乱世亦是英雄崛起之机!”杨傲天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冷静和洞察力,“欲成大事,根基在于三字:钱、粮、兵!粮草之事,曲辕犁推广,假以时日,必有所成。然,仅此不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粮草之筹集运转,无钱不行!士卒之披坚持锐,无铁不成!欲聚钱粮铁器,收揽人心,小侄有三策献上,或可解燃眉之急,奠未来之基!”

“三策?”李渊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精光爆闪。李建成、李世民、刘文静也瞬间集中了注意力。

“其一,开源!取盐铁之利!”杨傲天语出惊人。盐铁专卖,历来是朝廷命脉,私盐更是杀头重罪!

“盐?”刘文静眉头微皱,“盐乃朝廷专榷,私贩可是……”

“刘公所言极是。”杨傲天从容接话,“然朝廷法度崩坏,盐政废弛。沿海之地,私盐泛滥,官府无力禁绝。我李家根基在河东,不临海,但可另辟蹊径!”

他停顿一下,抛出了第一个炸弹:“小侄曾闻东海之滨有‘天日晒盐’之法!此法无需耗费大量柴薪熬煮,只需择平坦滩涂,引海水入池,借日光风力自然蒸发结晶,所得海盐,量大、质优、成本低廉!虽路途遥远,然若能遣可靠之人,于隐秘之处设场,掌握此法,再通过我李家现有商路暗中输送,其利何止百倍于寻常私盐?更可暗中掌控盐源,收拢人心于无形!”(杨傲天简化了晒盐法的技术细节,只提概念和巨大利益)

晒盐法!这个概念如同惊雷在书房中炸响!李渊等人都是人精,瞬间就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恐怖利润和战略价值!掌控了低成本、高质量的盐源,就等于掌握了一条流淌着白银的河!更可怕的是,盐是生活必需品,控制盐,某种程度上就能控制人心!刘文静倒吸一口凉气,看向杨傲天的眼神彻底变了。

“其二,强兵!聚精铁之器!”杨傲天不等他们消化,继续抛出第二策,“欲强兵,必利其器!然朝廷对铁器管制亦严。我李家可暗中扶持可信赖的铁匠,或招募流落民间的匠作高手,集中安置于隐秘之处。”

他再次压低声音:“小侄曾在一卷残破《道藏》中,窥得些许‘灌钢’之法门!此法或可熔炼生熟铁,反复锻打,得百炼精钢!虽耗时耗力,然若能成,其钢质坚韧远胜寻常铁器!以此打造兵器甲胄,必能使我李家部曲战力倍增!此为立足乱世之根本!”(同样简化技术,强调结果)

灌钢法!百炼精钢!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作为武将,他们太清楚精良武器对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那是战场上生存和胜利的保障!李渊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其三,蓄势!囤积居奇!”杨傲天抛出最后一策,也是最稳妥、最隐蔽的一策,“乱世之中,钱粮布帛,硬通货也。趁如今朝廷尚存,各地尚未彻底糜烂,物价尚稳之时,利用我李家遍布各处的商号、人脉,以曲辕犁、私盐(未来)、甚至精铁(少量)交易所得之巨利,暗中大肆收购粮食、布匹、药材、皮革等战略物资。不显山不露水,囤积于各处隐秘仓库。待风云变幻之时,这些物资便是招兵买马、收揽流民、支撑大军的命脉!此乃‘广积粮,缓称王’之实!”

广积粮,缓称王!这六个字如同洪钟大吕,狠狠撞在李渊的心坎上!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激动、狂喜和一丝深沉的忌惮!这三策,环环相扣,首指争霸天下的核心命脉!开源(盐铁暴利)、强兵(精钢利器)、蓄势(战略囤积),几乎为李家勾勒出了一条清晰而隐秘的崛起之路!

书房内一片死寂,只剩下几人粗重的呼吸声。李建成看着杨傲天,眼神复杂,有震惊,有嫉妒,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李世民则深深地看着杨傲天,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未来的“妹夫”。刘文静更是激动得胡须微颤,喃喃道:“此三策若成,大业可期!大业可期啊!”

李渊深吸几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走到杨傲天面前,用力抓住他的双臂,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傲天!真乃吾之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三策,深谋远虑,切中要害!实乃我李家未来之基石!刘先生!”

“属下在!”刘文静连忙应声。

“即日起,此三策列为最高机密!由你总领,傲天从旁参赞!所需一切人手、资源,留守府全力支持!务必尽快落实!”李渊斩钉截铁地下令,目光灼灼地看向杨傲天,“傲天,你立此奇功,世伯不知该如何赏你!从今往后,留守府便是你的家!有任何需求,尽管开口!”

杨傲天心中狂喜,面上却依旧保持谦逊:“世伯言重了。能为世伯分忧,为李家尽绵薄之力,是小侄之幸!只愿我李家能在这乱世之中,护佑一方安宁,小侄便心满意足。”他适时地再次强调了自己“求安稳”的“咸鱼”立场。

“好!好一个护佑一方安宁!”李渊放声大笑,书房内凝重的气氛一扫而空。他看着杨傲天,心中对其的评价己然飙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子,不仅心思奇巧,更胸怀韬略,且懂得藏锋守拙,知进退!是真正的麒麟之才!李秀宁这门亲事……或许真是天作之合?

杨傲天感受着李渊目光中的炽热和器重,心中那块名为“躺平”的基石,似乎又厚实了几分。盐铁论三策,如同三道惊雷,彻底在李家核心层炸响,也彻底奠定了杨傲天“李家智囊”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只是,在这表面的器重之下,利益的暗流,己然开始涌动。柴绍那艘富可敌国的巨舰,正悄然驶向太原,命运的阴影,也在无声无息中笼罩而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