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三策,如同三颗投入李家池塘的重磅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
杨傲天在留守府的地位,己然从“有些价值的准女婿”,跃升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智囊”。李渊不仅将三策的具体执行交给了刘文静统筹,更明确指示,杨傲天拥有“参赞”之权,凡涉及三策推进的关键环节,均需听取其意见。这份信任和权力,让李建成心中都泛起了难以言喻的波澜。
然而,杨傲天并未因此志得意满,反而更加谨慎。他深知,这三策无论哪一项,都是足以抄家灭族的隐秘勾当。自己这个“献策者”,在享受巨大红利的同时,也必然成为李家内部某些人眼中的“隐患”和“靶子”。尤其是李建成,那偶尔投来的审视目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根基还不够稳啊。”杨傲天坐在自己别院的书房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光有钱粮铁器还不够,乱世争霸,人才是根本!尤其是那些能征善战、敢打敢拼的猛将!”
他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串如雷贯耳的名字: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徐世勣(李勣)、李靖……这些人,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都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登上隋末的舞台,成为李唐开国的擎天巨柱!
“必须抢在李二之前,至少也要在李家正式起事之前,与这些未来的名将建立联系,留下善缘!”杨傲天眼中闪烁着精光。人才投资,永远是最划算的买卖。不求现在就能招揽他们(那太不现实,也容易暴露李家野心),但至少要让他们知道,在太原,有他杨傲天这么一号人物,识英雄、重英雄!
行动方案迅速在脑中成型:不能大张旗鼓,不能引起朝廷或李家的过度猜疑(尤其是李建成)。必须以“个人游历”、“结交豪杰”的名义进行,而且目标要分散,不能只盯着未来秦王府的班底。
“福伯!”杨傲天唤来老管家杨福。
“少爷有何吩咐?”杨福如今对自家少爷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态度愈发恭敬。
“准备一下,过两日我要出趟远门,嗯……就说去晋阳周边‘游学访友’,体察民情。”杨傲天吩咐道,“带上杨忠、杨勇(两个年轻力壮、身手不错的心腹家丁),再备些上好的金创药、跌打酒,多带些银钱和不易坏的干粮。”
“是,少爷!”杨福不问缘由,立刻应下。
三日后,杨傲天带着杨忠、杨勇,三人三骑,悄然离开了太原城。他的目标,首先是晋阳西南的霍邑(今山西霍州)方向。记忆中,这个时间点,未来的“门神”秦琼秦叔宝,似乎还在隋朝大将张须陀麾下效力,但因张须陀性格刚首,屡受排挤,其麾下将士也多郁郁不得志。杨傲天打算去碰碰运气,看能否“偶遇”到一些失意的军官或伤兵。
一路行来,杨傲天刻意避开官道,专走乡间小路或靠近山林的路径。他换上普通的商旅服饰,收敛起在太原城里的那份矜贵,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游历西方的富家公子。
行至霍邑附近一处小镇,杨傲天听闻镇外山中有一伙山贼,虽劫掠过往商旅,但颇讲“道义”,只取部分财物,从不伤及性命,甚至有时还会接济附近穷苦山民。其首领人称“单二哥”,为人豪爽义气。
“单二哥?单雄信?!”杨傲天心中一动。这位可是未来瓦岗寨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之首!虽然最终投了王世充,与李唐为敌,但其武艺高强,性格忠义,在绿林中声望极高。若能结个善缘,将来未必没有用处。
“走,进山!”杨傲天果断改变行程,带着杨忠杨勇,备上几坛好酒和几匹上好的绢帛,首奔那山寨所在的山林。
山路崎岖,林木茂密。行至半山腰一处险要隘口,果然被几个手持简陋刀枪、衣衫褴褛却眼神精悍的汉子拦住。
“站住!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为首一个疤脸汉子喝道,目光在杨傲天三人身上和驮着的货物上逡巡。
杨忠、杨勇立刻警惕地按住了腰间的刀柄。杨傲天却示意他们稍安勿躁,翻身下马,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拱手道:“诸位好汉请了。在下杨傲天,太原人士,久闻单二哥义薄云天,特备薄礼,前来拜山,望通禀一声。”
“拜山?”疤脸汉子一愣,上下打量着杨傲天。见他衣着虽不华丽,但气质不凡,谈吐有礼,不似寻常商贾,身后两个随从也精悍沉稳,不像是来剿匪的官兵。尤其是听到“单二哥”的称呼,神色缓和了些,“你认识我们单二哥?”
“虽未谋面,但神交己久。”杨傲天笑道,“单二哥扶危济困,义字当先,绿林之中谁人不知?在下途经此地,听闻单二哥威名,心生仰慕,特来拜会。这些酒肉绢帛,权当见面礼,请诸位兄弟笑纳。”说着,示意杨忠解开一匹驮马上的包裹,露出里面的酒坛和上好绢帛。
看到实实在在的好酒和光鲜的绢帛,几个喽啰眼睛都亮了。疤脸汉子见杨傲天态度诚恳,礼物也丰厚,犹豫了一下,道:“你等着,我这就去禀报二哥!”
不多时,一个身材魁梧、面容粗犷、腰间挎着长刀的汉子大步流星地走下山来,身后跟着十几个精悍的喽啰。此人正是单雄信!
“哪位朋友要见我单通?”单雄信声如洪钟,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杨傲天。他见杨傲天年纪轻轻,气质却沉稳,面对自己这绿林魁首也毫无惧色,心中先有了三分好感。
“在下杨傲天,太原人士,见过单二哥!”杨傲天再次拱手,不卑不亢,“久闻二哥大名,今日得见,果然英雄气概!”
“杨兄弟客气了。”单雄信见杨傲天谈吐不凡,又备了厚礼,也抱拳还礼,“不知杨兄弟远道而来,所为何事?若只是慕名而来,单通欢迎!若是替官府做说客……”他眼神一厉,手按在了刀柄上。
“二哥误会了。”杨傲天坦然一笑,“在下只是一介商旅,与官府并无瓜葛。今日前来,一是久仰二哥侠义之名,特来拜会;二来,是听闻二哥和兄弟们在此山中,生活多有不易。在下略备了些伤药、酒水和布匹,算是一点心意,希望能解兄弟们些许燃眉之急。”他指了指带来的礼物,特别是那几大包标注着“金创”、“止血”字样的药包。
“伤药?!”单雄信和他身后的喽啰们眼睛都是一亮。对他们这些刀口舔血的人来说,金银固然重要,但能救命的伤药更是无价之宝!杨傲天这份礼物,可谓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杨兄弟……”单雄信脸上的戒备之色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真诚的感激和豪迈,“好!你这个朋友,我单通交定了!山上简陋,若杨兄弟不嫌弃,请上山喝碗水酒!”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杨傲天欣然应允。
山寨位于一处易守难攻的山坳,房屋简陋,但秩序井然。单雄信设宴款待,虽是粗茶淡饭,但气氛热烈。酒过三巡,杨傲天并未过多打探山寨内情,反而与单雄信谈天说地,聊些江湖轶事、民间疾苦。他见识广博,言语间流露出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和对百姓困苦的同情,更对单雄信等人“替天行道”的行为表示了理解和尊重(当然,点到即止,绝不鼓励造反)。
“杨兄弟年纪轻轻,见识却如此不凡,更难得的是这份体恤民生的仁心!”单雄信拍案赞叹,对杨傲天好感大增,“不知杨兄弟在太原做何营生?”
“家中经营些布匹药材生意,勉强糊口。”杨傲天谦逊道,“不过在下更喜结交天下豪杰,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若单二哥和兄弟们日后路过太原,或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尽管到城南‘杨氏布庄’寻我便是!只要不违道义,力所能及,在下绝不推辞!”他适时抛出了橄榄枝,留下了一个联络点。
“好!痛快!”单雄信端起酒碗,“杨兄弟,你这个朋友,我单通认下了!日后若有差遣,只要不违背兄弟们的道义,单通定当尽力!干了!”
“干了!”杨傲天也豪爽地一饮而尽。
离开山寨时,单雄信亲自相送,还回赠了一些山中的野味和药材。杨傲天知道,这条线算是搭上了。未来瓦岗寨这条线,或许能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
接下来的一个月,杨傲天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猎头,在晋阳周边广撒网。他在一个小县城的驿站,遇到了一个因得罪上司而被革职、穷困潦倒的年轻军官。此人身材高大,沉默寡言,但眼神锐利如鹰,腰间挎着一把磨损严重的横刀。杨傲天请他喝酒,听他讲述在边军与突厥人厮杀的往事,言语间充满了对朝廷赏罚不明、苛待边军的愤懑。
杨傲天没有多问他的名字,只是在他临走时,赠予他一笔丰厚的盘缠和一柄托人从太原带来的上好镔铁横刀,沉声道:“兄台一身本领,埋没于此可惜了。世道艰难,但英雄终有用武之地。这点心意,助兄台寻个前程。他日若有缘,太原再会。”那军官深深看了杨傲天一眼,抱拳一礼,没有多言,转身消失在人群中。(杨傲天猜测此人可能是尉迟恭,但无法确定。)
在汾河渡口,杨傲天“偶遇”了一个带着十几个家丁、押运一批药材的年轻商人。此人谈吐不俗,见识不凡,对天下大势颇有独到见解。攀谈之下,得知他叫徐世勣,字懋功,家道中落,正押运家中最后一批货物去洛阳贩卖,以求东山再起。杨傲天对其见识大为欣赏,不仅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买下了他一批药材,解其燃眉之急,更与他秉烛夜谈,纵论时局。临别时,杨傲天赠言:“懋功兄大才,困于商贾可惜。天下将乱,正是英雄用命之时。太原李家,或许是个去处。”徐世勣眼中异彩连连,郑重道谢:“傲天兄金玉良言,世勣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所成,定不忘今日之情!”
杨傲天甚至还拜访了一些名声不坏的绿林山寨和小股义军首领,或赠予物资,或为其提供一些官府动向的“消息”(利用李家信息网得来的公开信息),不求他们效忠,只留下一个“仗义疏财、见识不凡”的印象,并隐晦地暗示,若遇绝境,可去太原寻他。
这一圈“游学”下来,杨傲天撒出去的钱财不少,收获的却是一张张或明或暗的“人情网”和一份份标注着姓名、特征、特长和初步评价的“人才名单”。他将其中最重要的几份关系(如单雄信、徐世勣等)和名单,作为一份特殊的“投名状”,在返回太原后,单独呈交给了李渊。
“世伯,小侄此次游历,深感民间豪杰辈出,却多因时运不济,报国无门。此乃小侄所遇之部分可用之才,其性情、本领,皆有小侄亲见或多方查证之评述。或可为李家未来招揽贤才,略尽绵薄之力。”杨傲天恭敬地说道。
李渊看着那份详实的人才名单和关系网描述,尤其是单雄信(绿林巨擘)、徐世勣(潜力谋士)等名字,心中再次掀起巨浪!此子不仅智计百出,竟还有如此识人之明和笼络人心的手段!这份名单的价值,丝毫不亚于之前的“盐铁三策”!这是为李家未来的霸业,提前埋下了无数种子!
“傲天……你……你让世伯说什么好!”李渊激动得声音发颤,看向杨傲天的目光,己经不仅仅是欣赏,更带上了一种看待“国士”的郑重。“此功,当记首功!建成、世民,你们看看!这才是为家族深谋远虑!”
李建成接过名单,越看越是心惊,看向杨傲天的眼神更加复杂。李世民则仔细地阅读着每一个名字和评述,眼中闪烁着思索和敬佩的光芒。
杨傲天心中暗笑:“李家的人才储备库,我提前给你们开了个门缝。这份功劳和这份人情,足够我的‘咸鱼宝座’再垫高几尺了吧?”然而,他并未注意到,李建成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冰冷忌惮。杨傲天展现出的能力越强,对他这个李家嫡长子的威胁,似乎就越大。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