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举报我爹,永乐人傻了

第55章 银行开业!本王的信用,就是最大的招牌!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开局举报我爹,永乐人傻了
作者:
结印的猫
本章字数:
5782
更新时间:
2025-07-01

石门山的震撼,并未让刘观这颗在官场浸淫了半辈子的老榆木脑袋开窍。

回到广州城,他立刻行使自己户部侍郎的职权,一头扎进了逍遥王府的账房。

他不相信,一个如此铺张浪费、大兴土木的藩王,在账目上能没有一丝破绽。

他要求查阅逍遥王府治下所有产业的账目,从军费开支到工坊用度,从将士的饷银发放到每一颗螺丝钉的采购,事无巨细。

徐宾和喜儿等人,早己严阵以待。

他们将所有账目分门别类,整理得清清楚楚,每一笔开销都有理有据,每一笔收入都记录在案。

刘观带着从户部带来的几位精于算学的老吏,不眠不休地核对了两天两夜。

他们算盘打得火星西溅,却发现所有账目都完美得像是一件艺术品,逻辑严密,滴水不漏,让他根本无从下手。

就在刘观查账查得焦头烂额,眼圈发黑之时,一个更让他恼火的消息传来。

朱瞻圻宣布,“大明皇家广州银行”,正式开业!

开业当天,广州城最繁华的十字街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新落成的银行是一座三层高的石砌小楼,门口张灯结彩,两头威风凛凛的舞狮正在奋力跳跃,场面热闹非凡。

朱瞻圻当着全城百姓和商贾的面,亲自揭开了银行门口的红布。

他没有急着让人存款,而是邀请所有人,参观银行的地下大金库。

当那扇由冯源大师亲手设计建造的,重达数千斤的钢制大门,在数名壮汉合力转动机关后,发出“嘎吱吱”的沉重声响缓缓打开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座由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地下堡垒,墙壁厚达数尺,内部空间巨大,足以容纳数百万两白银。

“王爷,如此坚固,怕是神仙也难入啊!”有商贾惊叹道。

朱瞻圻笑了笑,对身后的龙大使了个眼色。

龙大立刻指挥手下,推来一门从倭寇船上缴获的佛郎机小炮,黑洞洞的炮口,首指金库的外墙。

人群发出一片惊呼。

“王爷,使不得!这可是您自家的宝贝啊!”

朱瞻圻无视了劝阻,淡淡道:“点火。”

“轰!”

一声巨响,炮弹狠狠撞在墙壁上,火花西溅!

待硝烟散去,众人伸长了脖子看去。

那厚实坚固的墙壁上,只留下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浅浅白点,连墙皮都没能破开。

人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惊叹与喝彩!

这哪里是金库?

这分明是一座攻不破的堡垒!

把钱放在这里,比放在自家祖坟里还安全!

商贾陈万三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激动得满面通红,对着朱瞻圻深深一揖。

“王爷神威!小人愿为银行开个头彩!”

他当场命人抬来十个大箱子,将自己商号十万两的流动资金,全部存入了银行。

他换回的,是一叠由上好纸张印制,盖着逍遥王府朱红大印,还有着复杂防伪花纹的精美“存单”。

在陈万三这个广州商界领头羊的带动下,其他商人们也纷纷效仿,银行门口瞬间排起了长队。

刘观站在街角的人群外,冷眼看着这哗众取宠的一幕。

他对身边的随从嗤笑道:“沐猴而冠,哗众取宠!”

“用王府的权力背书,再找几个托儿,强令商人存款,算什么本事?”

他抱着手臂,眼神轻蔑:“等那些把铜板藏在米缸里的泥腿子知道要把血汗钱交出来时,看他们还笑不笑得出来。”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刘观所料。

那些围观看热闹的普通百姓,虽然对坚固的金库啧啧称奇,但真要让他们把藏在床底下、砖缝里的积蓄拿出来,一个个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钱还是放在自己手里安心。”

“是啊,万一哪天这银行说关就关了,找谁说理去?”

百姓们的观望与犹豫,让那些刚刚存款的商人也开始有些不安。

朱瞻圻似乎早有预料,他再次走上高台,声音传遍全场。

“诸位乡亲!”

“本王知道大家的顾虑。所以,本王不强求大家存款。”

他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本王今日,要发行第一期‘广州港扩建债券’!”

“何为债券?”

“就是本王向大家借钱,用来扩建我们的广州港,让更多的商船能停靠,让大家有更多的活计可做!”

“大家可以用手里的闲钱,一两、二两,哪怕是几文钱,都可以来购买债券!”

“最重要的是!”他加重了语气,“凡购买债券者,年底之时,银行不仅全额返还本金,还将额外支付高达一成的年利!”

“一成!”

人群,炸了。

这个数字,狠狠劈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把钱借给王爷,年底不仅能拿回来,还能凭空多出一成的利钱?

这……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是什么?!

“王爷!此话当真?!”一个胆大的汉子高声问道。

“本王,一言九鼎!”

“而且,”朱瞻圻补充道,“此债券,可在市面上自由交易!急用钱时,也可随时来银行,以九成的价格兑换现银!”

人群中一个角落,刘观听完这番话,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

与民争利!

这是赤裸裸的与民争利!

他正要冲出去,厉声呵斥这荒唐的行径。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迈出脚步,就被眼前疯狂的景象,惊得呆立在原地。

犹豫,瞬间变成了疯狂!

“我买!我买十两的!”

“别挤!都别挤!老子要买一百两的!”

“王爷!给我留一份!我这就回家去取钱!”

百姓们疯了!

他们奔走相告,他们双眼赤红,他们从西面八方涌来,挤向银行那小小的窗口。

有人当场脱下身上的棉袄,只为能往前挤上一步。

有人因为了队,和邻居扭打在一起,头破血流。

那股狂热的劲头,仿佛慢了一步,就会错过几辈子都等不来的天大富贵!

短短三天,原计划发行的第一期五十万两债券,就被抢购一空!

甚至还有许多没买到的人,捶胸顿足,聚集在银行门口不肯离去,恳求王爷再发行一些。

刘观看着那些为了买一张纸片而挤破头的百姓,彻底看不懂了。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在他眼中愚昧无知的“愚民”,会如此狂热地,将自己最后的保命钱,心甘情愿地交给逍遥王,去支持他那些“好大喜功”的建设项目。

夜里,朱瞻圻主动找到了独自坐在驿馆中,失魂落魄的刘观。

“刘侍郎,您现在明白了吗?”朱瞻圻的声音平静无波。

刘观抬起头,眼神茫然。

朱瞻圻给他斟满一杯茶,缓缓道:“本王花的,从来不是银子。”

“本王花的,是广州百万军民的信任。”

“本王用他们的钱,为他们建造更好的港口,修更宽的马路,造更快的船,让他们能出海赚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日子。”

“他们的日子越好,就越信任本王,就越愿意把钱交给本王。”

“这,就是本王的‘银行’,最根本,也最坚不可摧的信誉。”

在银行的筹备和运营中,徐宾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

他将儒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与朱瞻圻那套超前的现代金融理念完美结合,制定了一套详尽而完善的银行管理章程,深得朱瞻圻的赏识。

通过银行吸收存款和发行债券,广州市面上泛滥的白银,被迅速回笼到了这个巨大的蓄水池中。

疯涨的物价,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落。

动荡的市场,也迅速恢复了稳定。

一场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地区的潜在经济危机,就这样被朱瞻圻用超前的金融手段,谈笑间,轻松化解。

刘观看着窗外恢复了平稳,甚至比以往更加繁荣的广州夜市,第一次对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圣贤经济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和这位年轻得过分的逍遥王之间的差距,或许不只是在胆识和手段上。

更是在那对“经济”二字,完全不同维度的认知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