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张子墨又感受到一阵头晕目眩,转眼间,他又回到了原来的浴室,嘴里依旧还是牙膏,此时,他拿出手机,却发现热搜是一个镜子杀人的新闻,视频中的报纸上说:
《晨星日报》特刊 2023年11月15日 第A13版
记者/林夏 摄影/王振
【引题】
"当你的倒影开始自主行动时,请立即闭上眼睛——这是近期多起'镜子杀人案'幸存者的共同忠告。"
【主标题】
"都市噩梦:连环镜子杀人事件调查报告"
【副标题】
专家称可能与"集体癔症"有关,但监控拍下的画面让警方成立专项调查组
---
■ 第一篇:浴室里的第三只手(11月2日)
凌晨3:17,金茂公寓1704室的监控摄像头记录下诡异一幕。
32岁的会计师李雯(化名)站在浴室镜子前刷牙,突然像被无形力量扼住喉咙般剧烈挣扎。镜面监控视频显示(图1),她身后的浴帘无风自动,而镜中倒影却比本人延迟了约1.5秒——当现实中的李雯伸手抓向喉咙时,镜中的"她"正在冷笑。
"我女儿最后发给我的消息是'妈妈,镜子里有人'。"李雯的母亲在停尸房外颤抖着展示手机,法医鉴定报告显示死者颈部有深达气管的指痕,但"指纹间距远超常人手掌大小"。
更蹊跷的是,现场鉴识科发现镜面残留着某种"生物组织",初步检测显示含有角质蛋白与玻璃微粒的混合体,"就像...某种能穿透镜子的手指"。
---
■ 第二篇:商场试衣间的尖叫(11月5日)
万达广场三楼女装区,17岁学生陈雨萱在ZARA试衣间失踪。
"她进去前还问我哪条裙子好看。"闺蜜刘小雨回忆,"三分钟后我听到撕胶带似的响声..."店员破门而入时,试衣镜表面布满蛛网状裂纹,镜框缝隙里卡着半片带血的美甲。
商场监控显示(图2),陈雨萱进入试衣间后,相邻三个试衣间的镜面同时泛起波纹状扭曲。刑侦专家李国强指出:"所有镜子在案发时都短暂变成了双向镜——但背后根本没有观察室。"
诡异的是,三天后陈雨萱的社交媒体更新了一张照片:昏暗光线里,一个穿红裙的人影站在无数镜子中央,配文"这里的衣服都很合身"。法医确认照片拍摄于尸体冷藏柜。
---
■ 第三篇:首播事故(11月8日)
"家人们看这个古董镜——"网红主播"小鱼儿"在抖音首播展示二手市场淘来的雕花镜时,镜头突然剧烈晃动。观看录播的网友发现,当主播用手指轻叩镜面时,有七帧画面显示镜中倒影的脖颈上缠绕着麻绳。
五分钟后,首播中断前录下关键音频:
"等等...镜子里怎么有树...(撞击声)救命!它们从镜框爬出...(杂音)...张...村..."
警方在空无一人的首播间找到手机,法证人员恢复的最后一帧画面里(图3),镜面映出的己不是主播,而是某个悬挂着尸体的树林,角落隐约可见刻着"张"字的木牌。
---
■ 第西篇:眼科医院的集体癔症?(11月11日)
市立眼科医院发生骇人事件。上午9:23,三楼视光中心的20名患者同时尖叫着抓挠自己的眼睛。监控显示(图4),这些人都是在接触验光仪镜片后突然发狂。
"仪器显示他们都在看某个'不存在的东西'。"主治医师吴明华翻开病历本,所有患者描述的幻象高度一致:"一个穿红嫁衣的女人从镜子里爬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的眼底照片上(图5),角膜反射光点均呈现不自然的六边形——与张家村祠堂窗棂的图案完全一致。
---
■ 第五篇:幸存者访谈
记者:您说"镜子里的自己会说话"?
幸存者A(25岁程序员,要求匿名):"那天加班到凌晨,公司洗手间的镜子突然变得特别清晰...里面的'我'说'你背后有人',可我回头时..."(突然沉默两分钟)"现在我用手机摄像头当镜子,至少它不会...自主对焦。"
幸存者B(63岁退休教师):"我家梳妆台的镜子会渗出黑色黏液。上周三夜里,我看到己故十年的丈夫在镜子里梳头...他的脖子是断的。"她展示手机拍摄视频(图6),镜中老人在脖颈比划切割动作时,现实中的窗帘同步出现撕裂痕迹。
---
■ 专家说法
"这符合群体性镜像认知失调。"心理学教授周明远在专栏中分析,"当人类长期注视模糊镜面时,大脑会补全细节从而产生幻觉。"
但物理研究所的周毅博士指出矛盾点:"我们检测过涉事镜子,其表面分子排列呈现定向扭曲,就像...被某种力量从另一侧撞击过。"
---
■ 记者手记
在整理资料时,我发现所有案发地点的经纬度连线后(图7),恰好构成一面巨大"镜子"的形状,而中心点正是——
(以下内容被墨水污染)
(边缘可见潦草手写注记:"别相信任何反光物!它们在学习我们的文字!")
---
■ 附录:如何识别被诅咒的镜子
(根据警方内部资料整理)
1. 镜中倒影眨眼比真人慢0.5秒以上
2. 哈气消散速度异常快(正常镜子约9秒)
3. 拍摄照片时镜面出现网格状光斑
4. 长期照镜后出现无法解释的淤青
---
网友a:把裤子脱了,看看镜面中的自己敢不敢一起做。
网友b:我试过了,镜子中的自己,的确把裤子脱了。
网友c:你胆子真大,也不怕镜子周围有监控。
网友b:你家浴室里有监控啊?
网友c:我还以为是在电梯里。
■ 最新进展
就在本报刊印前,又添两起新案:
- 地铁安检仪屏幕映出乘客"骨骼消失"(11月14日)
- 网红首播打碎"闹鬼镜"后,首播间5万观众同时收到私信:"找到你了"(11月15日凌晨)
(本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