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嬷嬷被他逼问的老脸一红:“老奴是说,这些人不懂场面上的规矩,整日谈闲篇、吃零嘴,又不忌讳男女大妨……”
韩王不耐烦的打断了她:“场面上的事,从来无须内务管事上前。他跟厨娘、洒扫姑娘说上几句话,忙不上男女大妨罢?若是郡君、县君、主子姑娘们有什么不好的,吴嬷嬷还得上心着。”
吴嬷嬷只得称是:“是,老奴谨记在心。”
她心中暗忖:这府中下人,怕是平日里疏于管教,才敢如此放肆。王爷毕竟年轻的很,被这些无法无天的刁奴拿住了也未可知。如今我既来了,定要替贤妃娘娘好好整顿一番。
但王爷不知是忙,还是心中不快,自此日后,竟是一连十六、七日不来静心居了。
一问,都是回了府后歇在了安微园。
莫非,是被府中别的小妖精迷住了?
吴嬷嬷深知,郭郡君如今有孕在身,无法侍候王爷,若是让这些女子钻了空子,岂不是坏了大事?
有陈嬷嬷前车之鉴,吴嬷嬷并不敢去招惹潘王妃潘妙妙,却将目光投向了府中其他出挑的女子。尤其是那些容貌姣好、举止风流的,更是务必警觉。
但她西处打听,却未听到有人传言什么“容貌姣好、举止风流”的姑娘。
这其实是罗管家严加管束的结果,因为王爷有云“乱传他人私事及搬弄是非者,一律打死。”
罗管家私下甚至说,如若有人在宫里来的嬷嬷、姑娘面前搬弄了闲话,一律逐出府去。
故而陈嬷嬷悉心打听了好些天,也只听到小主清晨早起、励志读书、府中歌舞升平、良夜鸡犬不闻等语。
没有任何一个丫鬟、婢女及府中管事的媳妇、姑娘之人勾搭王爷的。
一个都没有。
至于王爷不来静心居,那必是郭郡君侍候的不好了。
王爷不喜郭郡君侍候,这情有可原。毕竟郭郡君身怀六甲了不是?
故而这一日,将静心居诸事打理的条条道道,即便是李贤妃亲自来检验亦无可挑剔,一日杂活均安排完毕之后,吴嬷嬷决心在府中多走动走动。
这些管事铁板一块是显而易见的。
偌大王府,传不出半句闲话,必然藏污纳垢!
吴嬷嬷先去的地方是菱香苑。
她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菱香苑的每一个角落。
这里经过罗管家和陶管事上回整顿,搬弄是非、不怀好意、将洛清郡主引向西苑的张嬷嬷己经发卖了,另外还有一个和张嬷嬷交好的、喜欢挑拨是非的褚嬷嬷虽未抓到什么把柄,也一并放出去了。
所以如今菱香苑是齐嬷嬷一人独大。
而齐嬷嬷也是一个威风凛凛的老嬷嬷。
两位老嬷嬷互相打量了一番,都发现了对方绝非等闲之辈。
“齐嬷嬷名不虚传,将菱香苑打理的不错。”吴嬷嬷棋逢对手,颇为矜持,不好说什么怪话。
环顾了一遍之后,打消了在菱香苑找对头的想法。
“谬赞了。老奴也是受王爷所托,务必将洛清郡主养育。王爷拳拳爱女之心,老奴感佩之至!这菱香苑一针一线、一茶一饭,老奴从不敢懈怠!”齐嬷嬷目光炯炯,义正辞严的说道。
吴嬷嬷被她的气势一压,自觉低了一头。
究竟低在哪儿了?
她想了想,胸脯一挺,铿锵有力的回道:“王爷远见!潘郡君如今送到了庄子里,洛清郡主幼年失祜,教导之责落在了齐嬷嬷身上,这担子不轻啊!好在郭郡君是贤妃娘娘的娘家人,贤良淑德、母家贵重,如今等着给王府添丁,可谓福贵齐全、花好月圆!老奴也是心忧如焚,只恐出了半点差池,有负贤妃娘娘和王爷嘱托!”
齐嬷嬷看她铿锵有力的说了如此一大通,明白吴嬷嬷急于立威。但她要照管小郡主,不能跟后台硬挺的吴嬷嬷别苗头,因此谦逊的说道:“吴嬷嬷辛苦,老奴佩服不己。只是王爷托福了老奴照顾洛清郡主的差事,老奴也只有煎心熬着,日夜不敢或忘啊。”
“都在王府领碗饭食,彼此彼此。”吴嬷嬷倒也不好再为难她。
毕竟,菱香苑中只有一个老嬷嬷和八个粗手大脚的丫鬟,没一个有长相的。
吴嬷嬷心中暗自盘算,这府中女子众多。从前她未到这府里时,就听说王爷荒唐的很。
幸亏贤妃娘娘常来府中,才管住这群狐媚子不在主子前作妖。
但贤妃娘娘在宫中也须打起万分精神来,不能常常分心到韩王府中来。
这群狐媚子若不严加管束,只怕会生出许多是非。
但若是胡寻硬闯,非但找不到各色妖精,反而会得罪王爷。
拿不到真人真事,就不好去贤妃娘娘那里说道。
安顺园的那位绝色县君,如今己殁,留下的洛熙郡主又是个女孩儿,听说王爷宝贝得很。
洛清郡主和洛熙郡主毕竟都是贤妃娘娘的孙女。今日观菱香苑,也有齐嬷嬷这种人物坐镇,倒不好到这两个园子里多查了。
倒是那歌乐坊,平日里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一群小妖精飞来飞去。虽然王府不允许她们随意走动,只能住在歌乐坊中,但这些以色事人的绝色妖姬,还真是一色清水么?没有迷惑王爷的?
她缓步走向歌乐坊,远远便听得丝竹声声,歌声婉转。
吴嬷嬷眉头微皱,心中暗道:“这歌乐坊平日里倒是热闹,可王爷近日不来静心居,莫非是被这些歌姬迷住了?”
她踏入歌乐坊,只见一群歌姬正围坐在一起,笑语盈盈。中间一名嬷嬷身着淡紫色纱裙,眉目如画,娴静温雅,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风流韵味。
吴嬷嬷认得她,正是教习孙嬷嬷。
孙嬷嬷见吴嬷嬷进来,连忙起身行礼,笑盈盈地道:“吴嬷嬷今日怎的有空来我们这歌乐坊?可是有什么吩咐?”
这孙嬷嬷倒是能西处行走,故而与吴嬷嬷是点头之交。
只是她平日里一身素净的管事嬷嬷打扮,吴嬷嬷倒不以为意。
如今看她着着了一身歌姬的华裳,坐在一群歌姬中,如群芳环绕。
眉间华钿细细,绛唇一点微红,竟是艳如芍药,人比花娇,生生将吴嬷嬷衬成了老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