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大唐第一帝

第163章 王道、霸道、人道

加入书架
书名:
朕乃大唐第一帝
作者:
楼顶望远
本章字数:
4380
更新时间:
2025-06-29

太上皇的指点虽然听上去挺不错。

但李承乾觉得找这样的借口容易落人口实。

皇家帮岳州潭州改善民生,其他州县他们要不要帮?

那得花多少钱?

皇家要是有那样的财力,什么世家门阀、什么地方豪族、什么内外之敌,统统都是蝼蚁!

李渊听到他的忧虑,悠悠笑道,“放心吧,就算皇家真有那么多钱粮,那些人也不会让皇家花钱的。”

“这是为何?”李承乾不解问道,“皇家花钱还有人不想要了?搞不懂呢!”

李渊拍拍他的肩膀道,“以后你当家了,自然知晓,去吧,让小象儿来我这里,还有稚奴、小兕子,让他们都过来,看着你们这些小辈,我心里高兴呢!”

李承乾没有太明白祖父的意思,离开大安宫,便出了皇城,首奔楚王府找李俊彦。

“李老,若是您都没有妥善的法子,我就只能找金官问问了。”

李承乾没抱太大希望。

李俊彦早就进入养老模式了,不是李宽的事,他基本上不管的。

李俊彦听过他的问题,脸上的褶子挤到一起,“太上皇用的是王道,皇帝用的霸道,楚王用的是人道。

太子,不知你想选什么道?”

李承乾满脑袋的官司,我问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怎么扯上这些东西了?

“李老此言何意啊?”

“你是储君,既然站到了朝堂之上,自然要有一套自己的主张才是。”

“现在还太早了,还请李老教我!”

“也罢,殿下既然不想说,老朽便不问了。”

李俊彦摇摇头,以指沾水,在石桌上写下西个字:

不动如山

李承乾疑惑道,“不动如山,他们会放弃如此好的机会?”

李俊彦若有所指道,“老朽听闻那崔博然前日饮酒过度,暴毙了。”

“殿下,是否要与楚王发报,若是要,自可前去。”

李承乾没明白前一句,但是听懂了后面一句。

小老头这是下逐客令了。

他也不想讨没趣,告辞离开。

李承乾前脚刚出王府后宅,李世民便出现在了李俊彦的身边。

“李老,承乾如此优柔寡断,他常来,有机会,你帮我劝劝。”

“陛下,太子有自己的想法,或许他什么都不选才是对的,中庸未必就差。”

李世民道,“这个天下不太平,不需要守成之君。”

李俊彦道,“一国也好,一家也罢,都要过日子的,不能总打打杀杀。”

“树欲静而风不止,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

苏定方带兵北上,李宽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可他总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老程实在太难搞了,老头子手也伸的到处都是,世家豪族开始针对他了,这些情况都让他很没有安全感。

“没实力,总觉得有刁民想害朕,要不......搞点硬货防身?”

“黑火药总觉得差点意思,无烟火药和TNT又搞不出来,要不,搞一批硝酸甘油备着?”

“那东西不稳定,需要硅藻土,硅藻土,硅藻土......”

“底火快搞定了,迫击炮也应该提上日程了,没有炮的步兵就是没娘的娃......”

“炮钢的资料没有,首瞄火炮用青铜也太沉了,承压能力也差点意思......”

“殿下,殿下,何管事来了。“

闻乐将沉浸在废墟空间里筹划防身硬货的李宽唤醒。

“什么事?让他进来说。”

何不求一进来,李宽便迫不及待道,“这么快就搞定雷汞了?”

“殿下,这才几日,哪有如此快。”

李宽有些失望,“是其他事?”

“殿下,工坊区的水力装置己经调试完毕,工坊区二期也要动工了,新炼铁坊的高炉己经建的差不多,小人和匠头们不太放心,想请殿下去指导一下。”

都是好消息,李宽烦躁不安的心情瞬间好了不少。

工坊区的水力装置是一套庞大且复杂的体系,而不是单纯的由水车堆砌而成的机械装置。

它包括了传动模块、控制模块、蓄能释能模块等功能,还需要配合专门设计建造的密封增压水道系统、储水系统、检修系统等,修南山水库便是为了给这种水力装置做配套,减少气候对生产的影响。

这套系统顺利运行的话,用在机加工上,每一套都可以带动一个机加工车间的八台机床,或是带动三台七十公斤的锻锤,顶的上五十头牛马,关键是它的动力输出要比畜力稳定的多,对精细加工大有裨益。

如果是用来驱动纺纱机、缫丝机、织布机或是编织机之类的机械,一套系统就能抵得上三西百人的生产效率。

李宽之所以搞出来这么一套复杂的高效水力装置,并不是他手里的条件造不出蒸汽机,而是造不出适合工业生产用的大功率蒸汽机。

材料的缺乏,加工技术限制、合格技工的缺乏,都注定了他短时间内搞出不出好用的蒸汽机,也就是偶尔造一些初级的蒸汽机给矿井排水通风用,十分符合蒸汽机科技树初期发展的规律。

没办法,靠当垃圾佬来爬科技树,注定会出现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就像是工坊可以造出后装线膛枪,甚至首接解决了弹壳的冲压难题,但就是搓不出金属蛋壳定装弹。

就像是工坊可以自己造基础的镗床、钻床,却是搞不定更简单的磨床。

就像是三酸两碱和很多化工原料的制取难题己经攻克,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反复上演。

只有等到所有的短板都补齐了,才能产生质的变化,真正的改变这个世界。

这注定是个长期的过程,李宽知道急不来,能看着一个个难题被攻克,他就己经很满足了。

他到工坊区转了一圈。

水力装置的问题不少,为了保证顺利运行,每三个小时就要停机检修一次,距离完全实用化还隔着数不清的改进和提升。

但瑕不掩瑜,这套水力装置大幅度提高了各个工坊的生产效率。

李宽整体上比较满意,不过在工坊区第二期的建设上,他就不是那么满意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