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传

第7章 从此他叫刘美

加入书架
书名:
刘娥传
作者:
月眠星河
本章字数:
4428
更新时间:
2025-04-27

“不治了!我不治!我寻个麻绳上吊去!”

外间这低低的谈话声还是被窦美听见了,他怒极坐了起来,转身就要将裤带打个结上吊:“我不治!不治!你哪里也休要去!”

“哥!”刘娥拼命按住他,含泪说道:“你不在了,我今后还能怎样?我在这开封举目无亲,我投奔谁,他们不卖我?还不如让你卖了,万一都能活下来,也好过你死了我再被别人卖了!”

窦美一下子傻了。

他首挺挺的躺了下去,泪珠滚滚。

到了三更,窦美才爬下床,跪在床前,连磕了三个头:“祖宗在上,我窦美不肖,卖了妹子刘娥。今后再不姓窦了,改姓刘。我刘美对天发誓,只要活回来,哪怕遭天打雷劈,也要设法接回妹子刘娥,不让她受一分苦!”

刘娥木然坐在一边,用茶水在床头划了一个字“祯”。

刘美泪如雨下:“妹子,是我错了……是我托大,才那样教你……”

“这正道不让跟随,便跟从天道。上天不赖你我错了就行。”

刘娥站了起来,决然道:“哥,我们总得活下去。我没错!阎王也不能锯了我!”

这个故事刘娥老家的女人都信。

说是一女嫁多夫,阎王要把那女人锯成好几截,一个丈夫分一截。

“我不要!是我不中用!我跟着你就是!”

刘美疯狂的嘶吼。

韩王府的朱漆马车再次停在医馆门口时,刘娥正在后院晾晒百部草。

刘美一脸戚色,瘦得皮包骨。

孙嬷嬷掀开车帘,身后还跟着个穿锦袍的中年人,手里捧着本账簿。

"这是王府的账房先生,"孙嬷嬷指了指中年人,"来考校你的才艺。"

她忽然瞥见刘娥手里的百部草,"哟,还会认药?那得加价。"

“陈掌柜教奴婢认的。”

刘娥乖巧的说道。

账房先生翻开账簿,提笔蘸墨:"先唱个《雨霖铃》听听。"

刘娥清了清嗓子,腕间铜铃轻响。

歌声起时,连后院啄食的麻雀都停了动作。

账房先生笔下不停:"音色上等,记六百两。"

"再来段鼓乐。"孙嬷嬷递过那把旧鼗鼓。

刘娥接过鼓,红绸翻飞间,鼓点如雨打芭蕉。

账房先生点头:"鼓艺精湛,记八百两。"

孙嬷嬷忽然问:"可会抚琴?"

刘娥摇头:"不会,但会配药。"

她指了指晾晒的药材,"川贝、枇杷、百部,都认得。"

账房先生笔下顿了顿:"识药?这得加一千两。"

考校完毕,账房先生合上账簿:"总计六千两,死契。"

他将一纸契约摊开,"终身不得赎身,不得婚配,不得..."

刘娥忽然打断:"能不能...让我哥哥继续在医馆治病?"

账房先生提笔添了行小字:"准其兄长刘美在医馆治病,月钱从刘娥俸禄中扣除。"

孙嬷嬷将契约推过来:"画押吧。"

刘娥蘸了印泥,忽然想起大相国寺的银杏叶。

那些金黄的叶子,如今都化作了这一纸契约。

她按下手印时,腕间铜铃轻响,像是在告别。

“妹子!”

刘美忽然怔怔高呼刘娥。

刘娥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忽然柔声道:“活下去。不然白卖了。”

“好……听你的。”

刘美握了握拳,闭上了眼睛。

刘娥踏进韩王府的角门时,暮色己染红了飞檐。

孙嬷嬷领着她穿过曲折的回廊,檐角铜铃在晚风中叮当作响。

刘娥腕间的铜铃早己摘下,换成了王府统一的银镯。

"这是你的住处。"孙嬷嬷推开一扇雕花木门,里头陈设简单,却比医馆的后院棚子强得多。

床榻上摆着套崭新的襦裙,料子是上等的杭绸。

刘娥刚要道谢,孙嬷嬷己转身往外走:"明日一早,去乐坊报到。"

她忽然回头,"记住,在王府,少说话,多做事。"

夜里,刘娥躺在陌生的床榻上,听着远处传来的丝竹声。

她摸出那把旧鼗鼓,红绸己褪了色,却还留着药草的清香。

窗外的月光漏进来,照在鼓面上,映出几道浅浅的划痕——那是窦美,不,刘美刻的"白首"二字。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这“白首”二字,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也不知道刘美的病怎么样了?

这就是歌中唱的“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刘娥收起鼓,迷迷糊糊睡着了。

次日一早,刘娥换上襦裙,抱着鼗鼓去乐坊。

乐坊里己有十几个姑娘在练功,见她进来,都看起来十分得体的打招呼。

教习嬷嬷是个严肃的老妇人,手里拿着根竹尺:"新来的,先唱个《雨霖铃》听听。"

刘娥清了清嗓子,歌声起时,教习嬷嬷微微怔了一怔。

只见刘娥莲步轻移,朱唇微启,刹那间,仙音袅袅,仿若从缥缈云端悠悠飘来,又如灵泉自幽涧潺潺涌出,带着浑然天成的空灵与纯净,瞬间流淌进众人的心间。

连檐下的麻雀都停止了啁啾。

一众歌姬听得纷纷脸红低头。

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实力派“新来的”,有几个歌姬当时就黑下了脸。

教习嬷嬷点点头,并不欲多夸赞她:"音色不错,就是……"

她忽然皱眉,"怎么有股药味?"

刘娥低头:"在医馆待过,会认些药材。"

教习嬷嬷眼睛一亮:"正好,三郡主近日咳嗽,你每日去给她配些枇杷膏。"

她转身对众姑娘道,"都学着点,多门手艺多条路。"

“是!”

众歌姬一起回答。

“什么多条手艺多条路?三郡主本是王爷最喜欢的安县君生的,如今,安县君被王妃拉了顶罪,罚去冷宫三个时辰就没了。留下了这个女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偏生身子骨又不好,谁得罪了她,王爷就迁怒谁。打量着配药是件好差事呢!”

“就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但是她的歌唱得好啊,王爷就爱能歌善舞的女子陪着,你可别说她的坏话。万一得宠了,谁又能饶你这张嘴?”

“呸!凭什么她得宠?听说是在大相国寺旁边卖艺出生的,哥哥还是个痨病鬼!也不知过了病气没有!大家没事躲远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